题目内容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__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分子原子离子”)

2)图1表示过氧化氢、氧气、水和硫酸的循环图。

从宏观角度看,图1中四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看,图1中四种物质都是由_____构成的。

1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图2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已知(次氯酸),写出溴单质(Br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答案】离子 原子 氧元素 分子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解析】

1)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氯离子构成;汞由汞原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故填:离子;原子。

2)①从宏观角度看,H2SO4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H2O2由氢、氧二种元素组成,H2O由氢、氧二种元素组成,O2由氧元素组成,它们都含有氧元素;从微观角度看,H2SO4由硫酸分子构成,H2O2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H2O由水分子构成,O2由氧分子构成,故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故填:氧元素;分子。

②图1b是过氧化氢转化为氧气,即过氧化氢分解得到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故填:

3)图2表示氯和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写出溴单质(Br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填: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古籍中的化学。

1)春秋末期齐国的工艺官书《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的溶液来洗涤丝帛。这种溶液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写化学式,水除外)。(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贝壳灰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2)《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拔罐法通常利用燃烧酒精等排去罐内空气。酒精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川盐法志》记载。敞锅熬盐主要步骤为:

①将黄卤(所含杂质主要为氯化钡)和黑卤(所含杂质主要为硫酸镁)按比例混合后过滤;

②滤液放入敞口锅中加热浓缩,析出粗盐;
花水冲洗粗盐制得精品盐。

步骤1发生的化学反应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______(写出微粒的符号)。

步骤2中析出粗盐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用花水冲洗粗盐,主要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_____(写化学式),要保证既除去杂质,又不影响食盐的产率,则花水应当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蒸馏水 B饱和氯化钠溶液 C饱和氯化钡溶液 D饱和氯化镁溶液

4)青铜是铜锡合金,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曾记载了炼锡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2C+SnO22CO↑+Sn.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