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精英家教网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1)数据分析  黄河流经
 
游的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
 
(疏松或坚实),植被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2)实地考察  黄河下游素有“
 
”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
 
(加快或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
 
(升高或降低),易发生
 
灾害.
(3)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物措施:
 

(4)黄土高原上分布广泛的三种黄土地貌是黄土塬、
 
 
分析: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解答:解:(1)黄河中游穿行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这里不少地区是国内闻名的贫困地区.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
(2)黄河从桃花峪到入海口为下游.黄河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3)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丙.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
(4)黄土高原在降雨比较集中的气候条件下.加上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强烈的流水侵蚀,造成了特殊的黄土沟谷地形与塬、墚、峁等,造成了高原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形特点.
故答案为:(1)中;疏松;稀少;(2)地上河;减慢;升高;洪涝;(3)丙;严重;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4)黄土梁;黄土峁.
点评:考查黄土高原的开发和治理,要理解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