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某一旅游景区内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0°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80kg,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5.0s内沿斜面下滑的位移x=25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
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求:(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a;
(2)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
(3)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008年8月9日,中国选手陈燮霞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 公斤、总成绩212 公斤夺得举重48公斤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举重运动是力量与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项目,就“抓举”而言,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铃,发力,下蹲支撑,起立,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如下图所示照片表示了其中几个状态,现测得轮子在照片中的直径为1.0cm,在照片上用尺量出从发力到支撑,杠铃上升的距离为h
1
=1.3cm,已知运动员所举杠铃的直径是45cm,质量为150kg,运动员从发力到支撑历时0.8s.g=10m/s
2
.(从发力到支撑过程:可简化为先匀加速上升达到最大速度,再竖直上抛达到最高点)
试估算
(1)从发力到支撑这个过程中杠铃实际上升的高度h=?
(2)从发力到支撑这个过程中杠铃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3)若将运动员发力时的作用力简化为恒力,则该恒力有多大?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倾角θ=37°,长方体木块A的MN面上钉着一颗小钉子,质量m=1.5kg的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将沿斜面下滑.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取g=10m/s
2
,sin37°=0.6,cos37°=0.8)
关于速率和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物体有恒定的速率时,速度仍可能变化
D.物体有恒定的速度时,速率仍可能变化
在一水平面上静止放着一长L=10cm、质量M=50g的金属板,在板上有一质量为m=50g的小铝块,铝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
=0.03,金属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0.01.现让铝块在金属板上由A端以初速度v
0
=0.4m/s(相对于水平面)开始运动,求铝块从开始运动到脱离金属板所经历的时间t.(取g=10m/s
2
)
2003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载人宇宙飞船,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第三个实现“飞天”梦想的国家.在某一次火箭发射实验中,若该火箭(连同装载物)的质量M=3.00×10
5
kg,启动后获得的推动力恒为F=4.50×10
6
N,火箭发射塔高H=125m,不计火箭质量的变化和空气阻力,取g=10m/s
2
).
求:
(1)该火箭启动后获得的加速度.
(2)该火箭从启动到脱离发射塔所需要的时间.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黄珊汕第一次参加蹦床项目的比赛即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假设表演时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运动,通过传感器将弹簧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计算机上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10m/s
2
,依据图象给出的信息,回答下列物理量能否求出,如能求出写出必要的运算过程和最后结果.
(1)蹦床运动稳定后的运动周期;?
(3)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离开弹簧床上升的最大高度;
(2)运动员的质量;
(4)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
一圆环A套在一均匀圆木棒B上,A的高度相对B的长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A和B的质量都等于m,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mg).开始时B竖直放置,下端离地面高度为h,A在B的顶端,如图所示.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当木棒与地面相碰后,木棒以竖直向上的速度反向运动,并且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设碰撞时间很短,不考虑空气阻力,问:在B再次着地前,要使A不脱离B,B至少应该多长?
弹簧秤挂在升降机的顶板上,下端挂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当升降机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始终是16N.如果从升降机的速度为3m/s时开始计时,则经过1s,升降机的位移可能是(g取10m/s
2
)( )
A.2m
B.3m
C.4m
D.8m
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现在用
1
10
s
的闪频相机拍摄下的不同时刻的小球所处的位置照片如图所示,测得小球的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如下表,则:
s
1
s
2
s
3
s
4
8.20cm
9.30cm
10.40cm
11.70cm
有甲、乙两个同学计算小球的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
a
1
=
s
2
-
s
1
T
2
,
a
2
=
s
3
-
s
2
T
2
,
a
3
=
s
4
-
s
3
T
2
,
a=
a
1
+
a
2
+
a
3
3
;
乙:
a
1
=
s
3
-
s
1
2
T
2
,
a
2
=
s
4
-
s
2
2
T
2
,
a=
a
1
+
a
2
2
;
撇开本题所给的数据从理论上讲,甲、乙两位同学的计算方法中______(填写“甲、乙”)方法更好,则小球的加速度值为______ m/s
2
,经过A点处速度为______m/s.
0
5954
5962
5968
5972
5978
5980
5984
5990
5992
5998
6004
6008
6010
6014
6020
6022
6028
6032
6034
6038
6040
6044
6046
6048
6049
6050
6052
6053
6054
6056
6058
6062
6064
6068
6070
6074
6080
6082
6088
6092
6094
6098
6104
6110
6112
6118
6122
6124
6130
6134
6140
6148
176998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