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科学发展史上,不少物理学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陈述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B.
密立根最早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定了电子的电量
C.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某同学用一个测力计(弹簧秤)、木块和细线去粗略测定木块与固定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斜面的倾角不大,不加拉力时,木块放在斜面上将保持静止.
(1)该同学是否要用测力计测出木块所受的重力(答“要”或“不要”);
(2)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3)推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系统可以减短战机起跑的位移,假设弹射系统对战机作用了0.1s时间后,可以使战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然后战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m/s
2
,经过10s,达到起飞的速度50m/s的要求,则战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弹射系统所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
今年8月18日,在北京奥运会上,何雯娜为我国夺得了奥运历史上首枚蹦床金牌.假设在比赛时她仅在竖直方向运动,通过传感器绘制出蹦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曲线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已知,依据图象给出的信息,能求出何雯娜在蹦床运动中的物理量有
A.
最大加速度
B.
最大动能
C.
运动稳定后,离开弹簧床后上升的最大高度
D.
运动稳定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距离
如图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左图所示的位置,经过5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A.
1.6m/s
2
B.
8.0m/s
2
C.
2.2m/s
2
D.
5.1m/s
2
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传送带上,上、下两端相距S=7m.当传送带以u=4m/s的恒定速率逆时针转动时,将一个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
1
=0.25的物块P轻放于A端,求:
(1)P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若传送带顺时针以相同速率转动,P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又是多少?
(3)B端恰与一水平足够长木板相连,且与物块动摩擦因数μ
2
=0.2,在(1)(2)两问中物体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分别为多少?(忽略物体在连接处速率变化,重力加速度取g=10m/s
2
.)
某测绘规划技术人员在一次对某学校操场进行测量,他从操场上某点A处开始,先向南走了30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40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60m到达D处.则
(1)这人散步的总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2)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最终位置,应该用位移还是用路程?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设计呢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定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______;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______小车的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等于”).
(2)本实验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较,是因为______.
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设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甲经2s停止,共前进了24m,乙经3s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A.
9m
B.
18m
C.
36m
D.
27m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
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不变
C.
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加
D.
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增加量
0
3385
3393
3399
3403
3409
3411
3415
3421
3423
3429
3435
3439
3441
3445
3451
3453
3459
3463
3465
3469
3471
3475
3477
3479
3480
3481
3483
3484
3485
3487
3489
3493
3495
3499
3501
3505
3511
3513
3519
3523
3525
3529
3535
3541
3543
3549
3553
3555
3561
3565
3571
3579
176998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