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以速度v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F,物体将仍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B.
若施加与v方向相同且不断增大的拉力F,物体将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
C.
若施加与v方向相反且不断增大的拉力F,物体将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D.
无论施加怎样的力,速度如何变化,物体的惯性不变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②在做该实验时,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也可以测量两个分力完成这个实验.下面几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两个分力完成这个实验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把两条细线中的一条与弹簧测力计连接,然后同时拉着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结点伸长到O点位置,并用眼睛观察使橡皮条的方向基本位于两条细线夹角的平分线上,读出弹簧测力计数值,即F
1
和F
2
的值
B.把两条细线中的一条与弹簧测力计连接,然后同时拉着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结点伸长到O点位置,读出弹簧测力计数值为F
1
,放回橡皮条,再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到另一条细线上,同时拉着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结点伸长到O点位置,读出弹簧测力计数值为F
2
C.用弹簧测力计连接一条细线拉橡皮条,使橡皮条结点伸长到O点位置,读出弹簧测力计数值F
1
后,再换另一条细线与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橡皮条结点伸长到O点位置,读出弹簧测力计数值F
2
D.把两条细线中的一条与弹簧测力计连接,然后同时拉着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结点伸长到O点位置,记下两条细线的方向和弹簧测力计读数F
1
,放回橡皮条,再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到另一条细线上,再同时拉着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结点伸长到O点位置,并使两条细线位于记下来的方向上,读出弹簧测力计数值为F
2
③如图丙,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结点O,使其位于E处,此时(α+β)=90°,然后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E处,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
A、增大B的读数,减小β角 B、减小B的读数,减小β角
C、减小B的读数,增大β角 D、增大B的读数,增大β角.
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F=30N的水平向右的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开始运动的第5s末撤去水平力F,此时物体的位移为25m(g=10m/s
2
),求:
(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撤去F时物体的速度?
(3)撤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的距离?
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s内的加速度
C.
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
BC
>a
OA
>a
AB
D.
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而BC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如图,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则
A.
弹簧的伸长量为
B.
弹簧的伸长量为
C.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弹簧的弹力与物体所受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已知其在互相垂直方向上的分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0时刻物体的速度为3m/s
B.
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2N
C.
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m/s
D.
该物体在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电梯上升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A.
6m
B.
39m
C.
0m
D.
30m
杂技运动员匀速往上爬竹杆和顺着竹杆匀速下滑这两种运动中,关于运动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向上
B.
都向下
C.
往上爬杆时向上,下滑时向下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如图,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电阻不计,导轨间距为l,左侧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区域cdef内存在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宽度为s.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MN置于导轨上,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受到F=0.5v+0.4(N)(v为金属棒运动速度)的水平力作用,从磁场的左边界由静止开始运动,测得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均匀增大.(已知l=1m,m=1kg,R=0.3Ω,r=0.2Ω,s=1m)
(1)分析并说明该金属棒在磁场中做何种运动;
(2)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若撤去外力后棒的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满足v=v
0
-
x,且棒在运动到ef处时恰好静止,则外力F作用的时间为多少?
(4)若在棒未出磁场区域时撤去外力,画出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随位移的变化所对应的各种可能的图线.
汽车沿一直线单向运动,第一秒内通过5m,第二秒内通过10m,第三秒内通过20m后停下,求
(1)前两秒内的平均速度.
(2)后两秒内的平均速度.
(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
0
2538
2546
2552
2556
2562
2564
2568
2574
2576
2582
2588
2592
2594
2598
2604
2606
2612
2616
2618
2622
2624
2628
2630
2632
2633
2634
2636
2637
2638
2640
2642
2646
2648
2652
2654
2658
2664
2666
2672
2676
2678
2682
2688
2694
2696
2702
2706
2708
2714
2718
2724
2732
176998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