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人握住竖直竹杆往上爬,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人所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B.
人握旗杆所用的力越大,所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C.
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
人受的摩擦力的摩擦力大小等于人所受的重力大小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两个平衡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若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后,又逐渐恢复到原值,则该物体的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某个定值
B.
速度一直增大,直到某个定值
C.
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D.
加速度一直增大到某个定值
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而将电现象与磁现象联系起来的科学家是
A.
法拉第
B.
奥斯特
C.
麦克斯韦
D.
赫兹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4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匀加速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1
=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
2
=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3.0s.试估算: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如图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a-t图象),图中斜线部分的“面积”A表示
A.
位移
B.
初速度
C.
末速度
D.
速度的变化量
如图,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纸带上每五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实际点未画出),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分别为:S
OA
=6.00cm、S
AB
=6.80cm、S
BC
=7.60cm、S
CD
=8.40cm、S
DE
=9.20cm、S
EF
=10.00cm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交流______V,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_s;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注意在答题卷上写上单位);
(3)打下C点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
某校组织高一学生外出举行“校园文化游”活动.坐在行驶的火车上时,物理老师问同学们:“假设此时火车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哪一位同学能运用身边的物品,估测出火车的加速度呢?”小明和小丽两同学最先用正确的方法估测出了加速度.他们的测定方法如下:
①小明利用一把小铁锁做实验进行估测,他的方法是:用塑料绳把一只小铁锁(可看成质点)吊起来,并悬挂在行李架上,使悬挂点正好在小桌边缘的正上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塑料绳的悬挂点到小铁锁的距离L、小铁锁偏离后离桌子的竖直高度h和水平距离s,通过计算便可估测出列车的加速度;
②小丽同学则是利用铁路两旁的电线杆来进行观察和测算,
她的方法是:用手表估测出火车从第一根电线杆到第二根电
线杆的时间t
1
,从第二根到第三根的时间t
2
,若已知相邻两根电线杆的间距均为s,则通过计算也可估测出列车的加速度.
现在请你运用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的有关知识并根据两位同学的测定方法分别推算出列车运动的加速度a表达式.
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图上标出了F
1
、F
2
、F、F′四个力,其中__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比较力________与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基本相同,说明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得到了验证.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通过细绳套用一个弹簧秤拉和用两个弹簧秤拉,只要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即可
(B)在实验前,一定要将弹簧秤调零
(C)实验中,弹簧秤和所拉的绳套一定要和木板平行
(D)如果手头只有一个弹簧秤,通过改变方法也可以完成实验.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压为________V的电源工作,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________接通电源,________ 释放纸带.若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则每________秒打一个点.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在水平路面上以4m/s
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
(1)汽车在4s末的速度大小;
(2)汽车在这4s内的位移大小.
0
2088
2096
2102
2106
2112
2114
2118
2124
2126
2132
2138
2142
2144
2148
2154
2156
2162
2166
2168
2172
2174
2178
2180
2182
2183
2184
2186
2187
2188
2190
2192
2196
2198
2202
2204
2208
2214
2216
2222
2226
2228
2232
2238
2244
2246
2252
2256
2258
2264
2268
2274
2282
176998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