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研究人员为探究不同遮光强度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生理代谢特征的影响。分别设置轻度遮光(S1,单层遮光,光合有效辐射减弱20%)、中度遮光(S2,双层遮光,光合有效辐射减弱40%)和重度遮光(S3,三层遮光,光合有效辐射减弱60%)三个实验组,并以全光照为对照(CK),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 气孔导度
| 光合速率 | 胞间浓度 | 叶绿素a | 叶绿素b | 叶绿素a/b |
CK | 0.23 | 7.46 | 536.21 | 1.03 | 2.63 | 0.39 |
0.21 | 6.82 | 501.48 | 1.01 | 2.34 | 0.43 | |
S2 | 0.17 | 6.03 | 463.02 | 0.86 | 0.41 | |
S3 | 0.12 | 5.12 | 421.71 | 0.57 | 1.75 | 0.33 |
(1)影响小麦光合作用的环境因子,除了光照条件外,还有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以及水分、矿质营养等,除表格中涉及的因素外,影响小麦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知遮光强度对其他色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不显著,则相对于CK,将S3的小麦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后,_____色的色素带变窄的程度更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麦见光不足导致叶片发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综合表格数据,随遮光强度增加小麦的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题目】鱼塘养殖户通过高密度放养和大量投放饵料饲养鱼苗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但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鱼塘生态环境。为寻找净化鱼塘水质的生态方法,科研人员将鱼塘水泵入藕塘进行研究。
(1)鱼塘生态系统中所有的草鱼属于一个_______。莲藕在藕塘生态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___。
(2)鱼塘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氮、磷等化合物的含量升高,还可能出现有害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来自饵料中_______的分解。
(3)科研人员从上午9:00开始将富营养化的鱼塘水从进水口泵入藕塘,从出水口引回,进行循环处理6h(如图所示)。6h循环水量为鱼塘总水量的10%,每隔2h从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采集水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
时间 位置 指标(mg/L) | 11:00 | 13:00 | 15:00 | |||
进水口 | 出水口 | 进水口 | 出水口 | 进水口 | 出水口 | |
总磷含量 | 0.39 | 0.36 | 0.35 | 0.31 | 0.39 | 0.34 |
总氮含量 | 2.19 | 2.06 | 2.21 | 2.02 | 2.16 | 1.91 |
化学耗氧量(COD) | 10.08 | 8.42 | 10.08 | 8.56 | 9.35 | 7.92 |
①化学耗氧量(COD)是指水体中的有机物等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COD值越高,污染程度_________。
②据表推测,循环藕塘处理可以改善富营养化的鱼塘水质,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③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藕塘能够改善鱼塘水质的原理是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
④ 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测了水中溶氧量(DO),水体中的氧气主要由水中的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时间后,出水口处DO均明显低于入水口,推测DO发生此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该方案的措施是__________。
【题目】某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若其中只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上时,位于性染色体的基因用B/b表示)。将紫花雌株与白花雄株杂交,F1无论雌雄全部为紫花,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后得到的F2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F2 | 紫花(株) | 蓝花(株) | 白花(株) |
雌株 | 607 | 202 | 0 |
雄株 | 303 | 405 | 101 |
(1)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基因A和基因B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在进行杂交实验时,________(需要/不需要)对母本去雄。
(3)亲本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F1雌株能产生________种配子。
(4)F2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让F2蓝花植株随机交配,后代中白花雄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5)若让F2白花植株与F2纯合蓝花植株杂交,请写出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与HIV结构相似,可引起猴出现艾滋病样症状。
(1)CD4+ T细胞作为T细胞的一种,在________中发育成熟后,在其表面蛋白α4β7等物质的介导下识别并结合血管内皮细胞,随后沿着血管进入肠组织。HIV和SIV主要侵染肠组织中的CD4+ T细胞并在其中大量增殖,从而破坏宿主的________免疫。
(2)ART疗法是当前较为常用的艾滋病治疗方法。司他夫定是ART的常用药物之一,其结构与脱氧胸苷相似,但不能参与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可在_________过程中竞争性抑制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与酶的结合,从而抑制HIV或SIV的的增殖,发挥治疗作用。
(3)甲研究小组利用α4β7制备单克隆抗体,以感染SIV的猕猴为动物模型,对如下表所示的两种治疗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检测猕猴的血浆和肠组织中SIV的含量,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阶段Ⅰ | 阶段Ⅱ | 阶段Ⅲ | 阶段Ⅳ | 阶段Ⅴ | |
方案1 | SIV感染 | ART | ART+α4β7抗体 | α4β7抗体 | 无治疗 |
方案2 | SIV感染 | ART | ART+对照抗体 | 对照抗体 | 无治疗 |
注:α4β7抗体不损伤CD4+ T细胞。
①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两种方案中ART均能抑制血浆和肠组织中SIV的增殖,且方案1的整体治疗效果更好。判断依据是________。
②结合实验结果及(1)信息,推测α4β7抗体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
(4)乙研究小组使用本小组保存的SIV和α4β7的另一种抗体(不损伤CD4+ T细胞)重复了上述实验(其它实验材料均与甲研究小组相同)。结果显示,方案1和2的曲线在五个阶段均几乎重合,且与甲小组实验结果中方案2的曲线相似。造成两个研究小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
A. 两个研究小组所用的病毒来源不同
B. 甲研究小组使用的SIV发生过变异,不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
C. 乙研究小组使用的SIV发生过变异,其增殖不受到ART的抑制
D. 甲研究小组使用的α4β7抗体具有某种未知的作用,可以抑制SIV在停药后的增殖
E. 乙研究小组使用的α4β7抗体已失效,不能与CD4+ T细胞表面的α4β7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