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土壤盐碱化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某研究小组从盐碱地某种农作物的根际土壤采样,筛选鉴定出具有固氮及分泌IAA能力的多功能菌株,并对其盐碱耐受性进行了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分离纯化固氮菌所用的培养基配方(pH7.0~7.5)如表所示:
KH2PO4 | MgSO4·7H2O | NaCl | CaCO3 | 甘露醇 | CaCO4·2H2O | 蒸馏水 |
0.2g | 0.2g | 0.2g | 5.0g | 10g | 0.1g | 1000mL |
该培养基无氮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该培养基需要添加琼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将菌株接种于添加有色氨酸的牛肉膏蛋白胨(LB)培养基中培养数天,测定菌株分泌的IAA量。推测培养基中添加色氨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测定菌株的耐盐碱水平,需在______________不同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菌株,每组重复3次。
(4)对土壤样品______________后涂布平板,可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目。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
【题目】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______,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无机盐、水)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特有的成分有______。
(2)进行②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原因是______。从______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釆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______。
(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接种针挑取______(填“菌落A”或“菌落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振荡培养1~2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______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
②吸取1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5mL融化并冷却至4550℃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为A、B、C、D、E。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组别 | 所含氨基酸 | ||||
A | 组氨酸 | 苏氨酸 | 谷氨酸 | 天冬氨酸 | 亮氨酸 |
B | 精氨酸 | 苏氨酸 | 赖氨酸 | 甲硫氨酸 | 苯丙氨酸 |
C | 酪氨酸 | 谷氨酸 | 赖氨酸 | 色氨酸 | 丙氨酸 |
D | 甘氨酸 | 天冬氨酸 | 甲硫氨酸 | 色氨酸 | 丝氨酸 |
E | 半胱氨酸 | 亮氨酸 | 苯丙氨酸 | 丙氨酸 | 丝氨酸 |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