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角度来考虑下列反应原理,不属于同类的是
A.
实验室制氯气
B.
实验室制备氨气
C.
实验室制氢气
D.
实验室制一氧化氮
将分别盛有硝酸银溶液、氯化铜溶液和熔融氧化铝(混有Na
3
AlF
6
)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银、铜、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2:3
B.
3:2:1
C.
6:3:2
D.
6:3:1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产生沉淀的是
A.
通入硫化氢气体
B.
加入氯化钠溶液
C.
加入硫化钠溶液
D.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在1mol/L的FeCl
3
溶液中,Fe
3+
的个数小于N
A
B.
1 mol单质铜与足量硫或氯气反应失去电子数均为2N
A
C.
1mol碳烯(:CH
2
)中含有电子数为8N
A
D.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NO与11.2 L O
2
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的分子数为N
A
将金属锌投入足量的稀硝酸中,锌完全反应,若参加反应的锌和HN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HNO
3
被还原的产物可能是
A.
NO
B.
NO
2
C.
NO和N
2
O
D.
N
2
O和NH
4
NO
3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5℃时,pH=3的1.0 L NaHSO
3
溶液中,含Na
+
数目为0.001 N
A
B.
2.3 g甲苯和丙三醇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0.2N
A
C.
标准状况下,2.24 L溴乙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0.7 N
A
D.
5.6 g Fe投入100mL 3.5 mol/L硝酸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3 N
A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B.
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
C.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进行定容
D.
利用蒸馏进行物质的分离时,成败的关键是通过对温度的观察来控制对馏出物的收集
在铜制品上的铝制铆钉,在潮湿空气中容易腐蚀的原因可说明
A.
形成原电池,铝作负极
B.
形成原电池,铜作负极
C.
形成原电池时,电流经导线流向铜
D.
铝铆钉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鉴别碳酸钠、碳酸氢钠两种溶液的最合适的方法是
A.
两种溶液各取少许,分别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是碳酸钠溶液
B.
两种溶液各取少许,分别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有沉淀生成的是碳酸钠溶液
C.
两种溶液各取少许,分别加热,能产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是碳酸氢钠溶液
D.
任取一种溶液少许,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有浑浊产生的是碳酸钠溶液,否则是碳酸氢钠溶液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一定是两性物质
B.
焰色反应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C.
物质的氧化性就是非金属性,是得电子的性质,物质的还原性就是金属性,是失电子的性质
D.
已知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 2Al +2NaOH +2H
2
O =" 2" NaAlO
2
+ 3H
2
↑由化学方程式便知,铝是还原剂,水和氢氧化钠是氧化剂
0
1530
1538
1544
1548
1554
1556
1560
1566
1568
1574
1580
1584
1586
1590
1596
1598
1604
1608
1610
1614
1616
1620
1622
1624
1625
1626
1628
1629
1630
1632
1634
1638
1640
1644
1646
1650
1656
1658
1664
1668
1670
1674
1680
1686
1688
1694
1698
1700
1706
1710
1716
1724
203614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