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将淀粉与KI的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A.
加入碘水不变蓝色
B.
加入碘水变蓝色
C.
加入AgNO
3
溶液不产生黄色沉淀
D.
加入AgNO
3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
制备Fe(OH)
3
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
3
溶液加热煮沸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
渗析是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便的方法
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做制冷剂
B.
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
C.
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
D.
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
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A.
HCl、 CuCl
2
、 Ba(OH)
2
B.
NaOH、CuSO
4
、 H
2
SO
4
C.
NaOH、H
2
SO
4
、 Ba(OH)
2
D.
NaBr、 H
2
SO
4
、Ba(OH)
2
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
二甲醚和乙醇
B.
丁酸和乙酸乙酯
C.
2-甲基丁烷和戊烷
D.
苯甲酸甲酯和邻甲基苯酚
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
2-
与M
+
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11
B.
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
C.
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D.
A和M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相等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0.1mol·L
-
1
Na
2
CO
3
溶液中:c(OH
-
)=c(HCO
3
-
)+c(H
+
)+c(H
2
CO
3
)
B.
0.1mol·L
-
1
CH
3
COONa溶液中:c(Na
+
)=c(CH
3
COO
-
)+c(OH
-
)
C.
浓度均为0.1mol·L
-
1
的CH
3
COONa、NaOH和Na
2
CO
3
三种溶液的pH大小顺序:pH(NaOH)>pH(Na
2
CO
3
)>pH(CH
3
COONa)
D.
向0.1mol·L
-
1
CH
3
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c(CH
3
COO
-
)>c(Na
+
)>c(OH
-
)=c(H
+
)
已知BaCO
3
和BaSO
4
均为难溶电解质,其溶度积分别为Ksp(BaCO
3
)=5.1×10
-9
mol
2
·L
-2
,Ksp(BaSO
4
)=1.1×10
-10
mol
2
·L
-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aSO
4
可做钡餐而BaCO
3
不能是因为Ksp(BaSO
4
)<Ksp(BaCO
3
)
B.
在制腈纶纤维的1L溶液中含SO
4
2-
为1.0×10
-3
mol,则加入0.01molBaCl
2
不能使SO
4
2-
完全沉淀
C.
在清理有关仪器的BaSO
4
沉淀时,常加入饱和Na
2
CO
3
溶液,使BaSO
4
转化为BaCO
3
再用酸处理
D.
用稀H
2
SO
4
洗涤BaSO
4
效果比用水好,BaCO
3
也能用此法处理
使20mLNaOH溶液和20mL氨水分别与0.1mol/L的盐酸反应,若反应完全时,都消耗盐酸20mL,则原来的NaOH溶液和氨水
A.
电离程度相同
B.
pH值相同
C.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
c(OH
-
)相同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碳酸钙分解
B.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C.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D.
铁的燃烧
0
1418
1426
1432
1436
1442
1444
1448
1454
1456
1462
1468
1472
1474
1478
1484
1486
1492
1496
1498
1502
1504
1508
1510
1512
1513
1514
1516
1517
1518
1520
1522
1526
1528
1532
1534
1538
1544
1546
1552
1556
1558
1562
1568
1574
1576
1582
1586
1588
1594
1598
1604
1612
203614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