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见下表。
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概念与特征 | 形成条件 | |
辐 射 雾 | 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 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 ① 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 ② 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 ③ 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 ④ 有充足的凝结核。 |
平 流 雾 |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 ① 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 ② 暖湿空气的湿度大; ③ 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2/s); ④ 大气稳定。 |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_________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_________雾。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_________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问题。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问题。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问题。
降雨量(mm) | 降雨 强度 | 混交林地 | 坡耕地 | 荒草地 | 油松幼林地 |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
33 | 弱 | 111 | 0.1 | 155 | 41.3 | 153 | 1.7 | 154 | 18 |
14 | 很强 | 29 | 0.5 | 327 | 39.4 | 71 | 0.8 | 212 | 25 |
19 | 强 | 28 | 0.3 | 113 | 1.2 | 51 | 0.4 | 52 | 0.6 |
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有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问题。
降雨量(mm) | 降雨 强度 | 混交林地 | 坡耕地 | 荒草地 | 油松幼林地 |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径流量(L) | 泥沙量(kg) | ||
33 | 弱 | 111 | 0.1 | 155 | 41.3 | 153 | 1.7 | 154 | 18 |
14 | 很强 | 29 | 0.5 | 327 | 39.4 | 71 | 0.8 | 212 | 25 |
19 | 强 | 28 | 0.3 | 113 | 1.2 | 51 | 0.4 | 52 | 0.6 |
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表所示。完成问题。
5月~10月 | 11月~次年4月 | |||
平均温(℃) | 降水(mm) | 平均温(℃) | 降水(mm) | |
甲地 | 27 | 1650 | 25 | 22 |
乙地 | 27 | 890 | 26 | 77 |
两地的纬度约在( )
A.15°S~20°S之间 B.15°N~20°N之间
C.25°S~30°S之间 D.25°N~30°N之间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表所示。完成问题。
5月~10月 | 11月~次年4月 | |||
平均温(℃) | 降水(mm) | 平均温(℃) | 降水(mm) | |
甲地 | 27 | 1650 | 25 | 22 |
乙地 | 27 | 890 | 26 | 77 |
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