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钙试样品中的Ca(OH)2含量(含有的杂质为CaCO3),共做了三次实验,使一定质量的该试样分别与同一种盐酸反应,所得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所取式样的质量(g) | 17.4 | 17.4 | 17.4 |
所取稀盐酸的质量(g) | 80 | 100 | 125 |
生成CO2的质量(g) | 2.64 | 4.4 | 4.4 |
(2)求原试样中Ca(OH)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经测知,第2次实验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通过计算求出实验所取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
(4)已知20℃时,Ca(OH)2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17%,求20℃时Ca(OH)2的溶解度.
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得气体中加入 ① | ② | 有二氧化碳 |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______.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______,原因是______
______
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______.
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即过氧化氢),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分别加入到A、B两个试管中 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加入等质量(少量)的________,观察现象 |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 ________ | 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 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