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的情况,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
通过实验二,能进一步推算出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
(1)求16g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通过实验一的分析和(1)的计算结果,可计算出样品中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则16g干燥的样品中已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g.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
6
H
8
O
6
,它是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每个分子中共有________个原子,其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下列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的化学性比较活泼
B.
在标准状态下,氧气不易溶于水
C.
发生反应时都放出热量
D.
氧气具有可燃性
根据下列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两个方法中相对较好的是______,其理由是______.(只需写一点)
(3)若用A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若用A装置制氧气前,经检验得知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但加过固体,塞上双孔胶塞,滴下反应液后,把导管放在水中,导管口却无气泡出现.在维持装置和试剂都不变的基础上,______(填操作方法)才能使C装置导管口出现气泡.
(5)小明做实验中手碰到A装置锥形瓶的外壁感到发烫,说明发生的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将10℃时,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填“B”或“C”);
(2)70℃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较,A______B(填“>”或“<”或“=”).
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吸附池内的活性炭起______作用,在乡村没有活性炭,常加入______来净水;
(2)家庭生活中可以用______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若该地区源水中含有较多的MgCl
2
,请写出在源水处理流程中加入CaO时有关化学方程式①______;
②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
C.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
D.
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生化学变化
家中用的食醋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A.
蓝色
B.
无色
C.
紫色
D.
红色
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NaOH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
2
CO
3
,加适量的Ca(OH)
2
溶液经过滤即可除去
B.
a g甲物质与b g乙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丙物质的质量一定等于(a+b)g
C.
用熟石灰与某化肥一起研磨,未闻到刺激性气味,但它仍可能是氮肥
D.
河水经沉淀、过滤的方式净化处理后仍然是混合物
“观察、分析、归纳”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步骤.有A、B、C、D四种物质,他们可能是Cu、CuO、CuSO
4
和FeSO
4
在小明的实验中可见到它们的踪影.
实验Ⅰ:将黑色粉末A置于试管中,加入20mL稀硫酸,A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B.
实验Ⅱ:向蓝色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产生红色固体C和浅绿色溶液D,且反应过程中还有氢气气泡产生.
试帮助小明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能说明实验I中A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稀硫酸有剩余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写出一个反应物中有CuO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0
9404
9412
9418
9422
9428
9430
9434
9440
9442
9448
9454
9458
9460
9464
9470
9472
9478
9482
9484
9488
9490
9494
9496
9498
9499
9500
9502
9503
9504
9506
9508
9512
9514
9518
9520
9524
9530
9532
9538
9542
9544
9548
9554
9560
9562
9568
9572
9574
9580
9584
9590
9598
211419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