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实验装置】

【交流与讨论】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    ▲     
(2)装置③的作用是:    ▲     
(3)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25 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    ▲     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 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    ▲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初中的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①_______;②_______。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______________,不同变化是______________,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淑平同学在我市某食品厂生产的盒装饼干中,发现盒内有一小包东西,其上标有“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淑平决定对这包干燥剂展开探究。
(1)她将这袋干燥剂全部倒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触摸杯壁,感觉有点热。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物和滤液。
(2)联系到空气成分和CaO的性质,她对白色沉淀物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1: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2: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3:只有 CaCO3
假设4:只有Ca(OH)2
其中假设____(填序号)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了判断其它几种假设的合理性,该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沉淀物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否定假设____________。
②为了得到最后结论,他再取少量沉淀物放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静置后,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只有假设______合理。
(4)从此,淑平同学明白了:
①“请勿食用”是因为该干燥剂吸水后具有_________性且_________热。
②该干燥剂吸水后会变质,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CaCO3。写出CaO变质生成CaCO3的最后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空气中的水份、氧气等能引起食品变质。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方法)等包装方法可以防止或延缓食品变质。

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
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H2S;   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   猜想4:有CO2、H2S、      
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              ,振荡。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       ,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
量。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                       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 
        (填写化学式),理由是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你愿意选择方案      (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反思](1)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           溶液。
(2)小亮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0  60906  60914  60920  60924  60930  60932  60936  60942  60944  60950  60956  60960  60962  60966  60972  60974  60980  60984  60986  60990  60992  60996  60998  61000  61001  61002  61004  61005  61006  61008  61010  61014  61016  61020  61022  61026  61032  61034  61040  61044  61046  61050  61056  61062  61064  61070  61074  61076  61082  61086  61092  61100  2114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