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下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 CaCO3、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 g,经 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 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m1=m2,则原样品中无CaCO3 |
B.若m1<m2,则原样品中一定有CaCO3 |
C.若<m2<m1,则原样品中一定有CaO |
D.若<m2<m1,则原样品中一定无CaO |
.如下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某种液体,将气球中的某种固体小心的倒入试管中,不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一组物质是
A.硝酸铵和水 | B.锌粒和稀盐酸酸 |
C.氢氧化钠和水 | D.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实验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每一个同学。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 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D.探究CO2的性质 |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
D.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
为了探究”影响双氧水制氧气的速率”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双氧水的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双氧水的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时无明显现象,说明它们一定没有反应 |
B.某同学用石灰石与盐酸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时未见浑浊,可能是盐酸浓度过大 |
C.某同学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满,说明装置一定漏气 |
D.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时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说明一定没有变质 |
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① | 证明变质 | 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
② | 确定成分 |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③ | 测定纯度 |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浓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
④ | 除去杂质 |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方案或实验事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Fe(OH)3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液体显红色 |
B.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 |
C.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变为蓝色 |
D.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会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
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猜想或假设 | B.提出问题 | C.制定计划 | D.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