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
D.实验室常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的气体一定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氢气 |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
C.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 |
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他们的性质完全不同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
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 反应前 | 反应后 |
质量变化(不含容量质量) | 34.3g | 32.7g |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
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 |
B.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C.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固体 |
D.向足量且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加入等质量的某稀盐酸 |
明明同学在实验室欲通过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并用排水法来制取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
B.检验收集的气体时,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看是否复燃 |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在装置不变的情况下,只需将氯酸钾换为过氧化氢也可制得氧气 |
在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过程中,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
B.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拿出集气瓶正方桌上 |
C.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
D.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 |
下列图像能正确体现与实验对应关系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稀硫酸直至恰好完全反应 |
C.给盛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试管加热 |
D.少量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
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
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
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镁和碳酸镁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