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实验方法制得氮气,并测定其密度,从而导致了科学上的某项重大发现。请你参与他的科学发现过程,填写如下空格:
实验一:利用空气分离出氮气:
实验步骤 | 解释或结论 |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通过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 ;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 。 |
(2)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但不能有新的气体生成(可以加热)。 | 请写出能用于除去氧气的物质名称(写1种即可): 。 |
(3)收集气体,并测定该气体的密度 | 密度为:1.2572克/升 |
实验二: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混合加热可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测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克/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讨论:瑞利教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两种方法测得的氮气密度均有微小的差异,请你分析出现这个微小差异的两种可能原因:① ;② ;
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来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 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过氧化钙还能与水反应缓慢、持续地放出氧气,可作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 小明依据 ,提出猜想Ⅰ。
猜想Ⅰ: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过程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松开手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②固定试管的仪器名称: ③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④收集满一瓶气体,盖上玻璃片,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⑤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 。 ⑥检验气体,方法是 。 |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作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
右表是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碘酸钾受热时容易_ 。
(2)“含碘量”指的是碘_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配 料 表 | 精制海盐、碘酸钾 |
含 碘 量 | 20~40mg/kg |
卫生许可证号 | 粤卫碘字[2002]第001号 |
分装日限期 | 见封口 |
储 存 方 法 | 密封、避光、防潮 |
食 用 方 法 | 烹调时,待食品热后加入碘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