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质量/g | 16 | 70 | 1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待测 | 45 | 36 |
| A.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 B. | 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
| C. | 表中“待测”值为6 |
| D. | 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
在20℃时,将一种可溶性盐与一种不溶性物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30g,投入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剩余固体15.6g,此15.6g固体加入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还剩余5g固体,则该可溶性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 )
| A. | 26.5g | B. | 31.25g | C. | 36.0g | D. | 无法计算 |
观察室验图象,得到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 图1:在100g Cu﹣Zn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根据氢气质量可知Zn的质量分数为50% |
| B. | 图2: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物质大,在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
| C. | 图3: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可知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
| D. | 图4:将CO2通过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先变浑浊,后生成Ca(HCO3)2而变澄清 |
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
①CaO+H2O═Ca(OH)2;
②Mg(OH)2MgO+H2O;
③Ba(OH)2+2HCl═BaCl2+2H2O;
④Zn+H2SO4═ZnSO4+H2↑;
⑤2Mg+O22MgO.
| A. |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 | B. |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
| C. | 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②③ | D. | 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 |
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选项 | 物质 | 不同类物质 | 余下物质类别 |
A | 干冰、白酒、加碘盐、食醋 | 干冰 | 混合物 |
B | Ca(OH)2、H2O、NaOH、K2CO3 | H2O | 碱 |
C | KCl、NH4Cl、NaHSO4、P4(白磷) | P4(白磷) | 盐 |
D | 甲烷、乙醇、硝酸钾、葡萄糖 | 硝酸钾 | 有机物 |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
| B. | 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
| C. | 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
| D. | 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 |
在某些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至关重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有气泡逸出时,立即收集 |
| B. | 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 |
| C. | 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将铜、银放入稀盐酸中,通过观察其表面是否产生气泡 |
| D.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
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l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 NaCl的溶解度 | B. | 溶质的质量 | C. | 溶剂的质量 |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 碘 |
| ||
溶剂 | 水 | 酒精 | 汽油 | 苯(有毒) |
溶解性 | 微溶 | 可溶 | 易溶 | 易溶 |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 A. | 水 | B. | 酒精 | C. | 汽油 | D. | 苯 |
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①地壳中,通常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金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铁比金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
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