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课外小组同学用含有泥沙和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向一只60 g的烧杯中加入35 g样品,然后分5次加入盐酸,每次加入盐酸40 g(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每次反应完全后,称量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次数 | 1 | 2 | 3 | 4 | 5 |
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g | 132.8 | 170.6 | 208.4 | 246.2 | 286.2 |
已知:(1)第5次加酸后,烧杯底部剩余不溶固体2.1g。泥沙成分为SiO2,它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2)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
(2)反应结束时得到氯化钠的质量。
(3)碳酸钠样品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 mL 5%(溶液浓度) H2O2溶液,各滴入2 滴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 |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
② |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 5%H2O2溶液和5 mL 10%H2O2溶液 | 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①的目的是 。
实验中滴加CuSO4溶液的目的是 。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对于H2O2分解反应,Fe2(SO4)3溶液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2(SO4)3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如图所示,同学们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了比较。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5)通过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_________方法的应用。
元素组成物质。根据给定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下列物质由氢、碳、氧、磷、钙、钠、铁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若某固体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分别生成甲、乙不同的气体。则该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为鉴别甲乙气体,下述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别用燃着木条检验 |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c.分别通入水中 | d.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 |
(2)若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若A、B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A→B→C,则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某物质与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物质中一定含____元素。
(5)若某元素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化合物A,又知B与A组成元素相同。工业上用B
和H2在300-350℃时反应可制得A和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性。
(2)人们常用“铜墙铁壁”来形容物体的坚固。但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各种反应,
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了化学反应。防止铁制栏杆锈
蚀的一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根据下图所示回答: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 ____ ,滤渣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铁两种金
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是铁,乙是锌
B.铁消耗硫酸的质量比锌大
C.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小于铁的质量
D.充分反应后,稀硫酸一定都有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