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应用 | B.化学与健康安全 |
①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去除油污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③小苏打可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 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火 ②在室内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适量服用钙片能治疗佝偻病 |
C.化学与资源利用 | D.化学与微观奥秘 |
①铁表面刷漆防止铁生锈 ②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③NH4HCO3 属于盐,是复合肥 | ①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③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
A. A B. B C. C D. D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羊毛和棉花 | 鉴别 | 点燃,闻气味 |
B | 蔗糖和 NH4NO3 固体 | 鉴别 | 加少量水溶解,测量溶液温度 |
C | KCl 溶液中少量 CuCl2 | 除杂 | 滴加适量 NaOH 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过滤 |
D | 空气中 NaOH 变质程度 | 检验 | 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过滤,加酚酞,观察现象 |
A. A B. B C. C D. D
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实验小组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进行如下活动。
(查阅资料)
I.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4KI+O2+2CO2==2K2CO3+2I2乙:4KI+O2+2X=4KOH+2I2
⑴请将上述方程式补充完整,X的化学式是_____。
Ⅱ.KOH与NaOH都属于碱,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进行实验)实验1:探究变质的原理
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⑵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_____。
(进行实验)实验2:探究变质的条件
分别取适量KI于燃烧匙中,再分别放入盛有不同物质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若干天后观察。
(解释与结论)
⑶对比实验_____(填序号),可以得出KI变质一定与水有关。对比实验_____(填序号),可以得出KI变质一定与氧气有关。
⑷从上述实验可推知,KI变质的条件是_____。
(提出问题)CO2的作用是什么?
(进行实验)
分别取10mL同浓度的KI溶液于3支试管中(试管编号1,2,3),再向试管2中通入CO2,向试管3中滴加几滴盐酸,分别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几分钟后,观察溶液的颜色。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序号 | 1 | 2 | 3 |
溶液pH | pH=8 | pH=6 | pH=4 |
溶液颜色 | 无色 | 浅黄色 | 黄色 |
(解释与结论)
⑸①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_____。②CO2在KI变质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⑹探究KI变质条件时,同学们排除了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
(拓展应用)
测定实验中使用的盐酸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
⑺向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40g,再逐滴加入该盐酸,用pH计测定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值。图2为滴加盐酸的质量与溶液pH的关系图。
①a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
②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请以此次测定的数据,列式计算该盐酸的实际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⑻该盐酸的实际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上标出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可能原因:_____(不考虑测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