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其反应式为:

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二人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甲:

步骤一:用某种物质处理新鲜肝脏,使其分散成为单个细胞。

步骤二:用含C6H12O6的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三: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入两支试管内。

现  象:1、2两支试管均变浑浊。

结  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乙:

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方法步骤一中的处理剂为                    

(2)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请分析其结果出错的原因:

                                               

(3)现给你如下试剂: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继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

步骤三:                                                           

步骤四: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 现象:                                                          

结论:                                                          

② 现象:                                                           

结论:                                                          

③ 现象:                                                          

结论:                                                          

36、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氨基酸中,谷氨酸是产量最大的种类之一。

(1)谷氨酸的R基为—CH2—CH2—COOH,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携带谷氨酸的转运RNA如图所示,可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 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常用的菌种有北京棒状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黄色短杆菌等,下列生物中与这些菌种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区别的有__________。

A.噬菌体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C.禽流感病毒

D.肺炎双球菌  E.酵母菌  F.硝化细菌    G.乳酸菌

(4)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主要有葡萄糖、氨水、磷酸盐、生物素等,发酵装置如下图所示。可以判断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某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中出现了大量的乳酸,其原因很可能是          ;请写出有关反应式         

(5)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是细菌生长所需的          ,而且起到调节培养液          的作用,所以应该分次加入。

(6)某厂的发酵液曾不慎被噬菌体污染,菌群死亡殆尽,但人们却侥幸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种,细菌这种新性状的产生来自于             

(7)下图所示连续培养的方法,以一定的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又以同样的速度放出旧的培养液,此工艺流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试阐述其原因                                                    

33、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             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             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             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             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             ,F1代是否可育?             ,可用             处理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0  24220  24228  24234  24238  24244  24246  24250  24256  24258  24264  24270  24274  24276  24280  24286  24288  24294  24298  24300  24304  24306  24310  24312  24314  24315  24316  24318  24319  24320  24322  24324  24328  24330  24334  24336  24340  24346  24348  24354  24358  24360  24364  24370  24376  24378  24384  24388  24390  24396  24400  24406  24414  9715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