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防控甲型H1N1流感形势严峻,幸喜浙江省第一批甲流疫苗10月26日已调拨到金华,下列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其宿主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RNA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

B.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利用人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侵入人体细胞但并不能侵入植物的细胞主要是因为人细胞没有细胞壁,而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细胞外被没有关系

D.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侵入人体细胞是因为病毒细胞膜与人体细胞膜的细胞外被在结构相似,且都具有流动性。

2、

3、组成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DNA)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A.葡萄糖、蛋白质、DNA                 B.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糖

C.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麦芽糖、多肽、核苷糖

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转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扩散进入细胞内
C.主动转运可发生在细胞逆浓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要依靠膜上的转运蛋白
D.易化扩散和渗透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转运蛋白

5、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体积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也增强

B.⑤与⑥的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也相同

C.虽然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但其细胞内的物质合成与分解仍能进行

D.细胞的衰老与死亡通常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6、将人体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a、b、c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液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                              

A.a>b>c

B.a>c>b

C.a<b<c

D.a<c<b

7、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这说明

A.葡萄糖是能源物质               B.ATP是能源物质

C.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        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8、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马铃薯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在马铃薯片X上出现泡沫,在马铃薯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

A.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B.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因为没煮过的马铃薯片酶能使过氧化氢不起作用

C.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解马铃薯片中的酶

D.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马铃薯中含有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但酶会在高温中失活

9、用含18O葡萄糖跟踪动物细胞需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

10、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酸)→糖类(醛)         B.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C.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D.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11、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

A.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

C.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D.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

12、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那么,血影的主要成分有

A.无机盐、蛋白质     B.蛋白质、糖类   C.脂肪、蛋白质   D.磷脂、蛋白质

13、图纵轴为生成物量,横轴为反应时间,其中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图是(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14、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厌氧呼吸。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产生了等量的。那么,它在这两种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A.12      B.21      C.31      D.13

15、关于ATP?ADP+Pi+能量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B.所有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能量只来自细胞呼吸

C.这一反应在活细胞中始终进行

D.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16、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C5化合物(RuBP)及ATP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A.上升、下降、上升                             B.下降、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上升                             D.上升、下降、下降

17、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互适应,下列说话不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内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B.人体皮肤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少于肝细胞,因此可推断肝细胞代谢比皮肤细胞旺盛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依靠厌氧呼吸获得能量

D. 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其细胞只能通过C6H12O6→2C2H5OH+2CO2+ATP获能

18、下列物质进出红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组是(     )

  ①CO2   ②K+   ③蔗糖  ④甘油  ⑤葡萄糖  ⑥乙醇  ⑦蛋白质

   A.①②⑥⑦      B.②③④⑦      C.①③④⑤      D.①④⑤⑥

19、一小段小肠制成的袋,其中装有物质M和能分解M的一种酶。此袋放在盛于容器中的蒸馏水中如下图。第二天检查水时,发现其中只含有物质X。根据这一观察,不能作出下列各结论中的哪一条?

A.酶分解了物质X     

B.袋中的物质M被分解了     

C.X是物质M的组分    

D.物质X能穿过小肠壁

20、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1、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正确关系是

A.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B.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C.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D.不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2、A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培养着的细胞,结果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如B图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抑制DNA的复制

B.促进细胞分裂

C.促进DNA的高度螺旋化                    

D.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3、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化为各种细胞的未可分裂细胞称为干细胞。对上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增殖       

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C.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

D.b过程形成的细胞直接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

24、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H、0、N、P是ATP、染色质、核糖体、磷脂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酶等结构或物质中肯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酶
C.细胞外被、转运蛋白、唾液淀粉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D.假设某基因在控制合成两条多肽链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数为α,则两条多肽链中的肽键数也为α

25、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知,这种细胞器内不可能完成的以下生化反应是(     )

A.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C.C3H4O3(丙酮酸)+3H2O→3CO2+10[H](4NADH+FADH2)+能量

D.CO2+H2O→(CH2O)(糖类物质)+O2

26、胰岛素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胰岛素和一个多肽(如右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前胰岛素原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B.由前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过程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

 C.前胰岛素原、胰岛素原和胰岛素三者空间结构虽不同,但功能相同,均能降血糖

  D.前胰岛素原水解时水中的氢用于形成一NH2和一COOH

27、右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其中A、B、C为三只保温瓶,A瓶装有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1 L;B、C瓶装有未经煮沸的质量分数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1 L,其它实验条件如图所示,24 h后观察并记录3个温度计数据。以下与此实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瓶的溶液煮沸的目的是排除溶液的空气,营造无氧环境;注入液体石蜡的目的是隔绝空气

       B.设置C瓶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C.预期最可能实验结果是保温瓶温度数据高低,B>A>C

       D.实验后,A、B、C瓶内溶液pH大小比较,B>A>C

28、下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分析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A.三个处理条件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
B.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制剂的量不同
C.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D.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29、(10分)请据下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

(1)依次写出C、E两个时期的名称___ _____。

(2)RNA和蛋白质合成时期为[  ]__ _____;DNA复制时期为[  ]____ ____;核仁消失时期为[  ]____ ____;核仁、核膜重新形成时期为[  ]____ _____。

(3)抑制肿瘤的药物通过抑制DNA复制来发挥作用,则其有效作用过程应在[  ]___ ___时期进行。

(4)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分裂最大差异在于____ ____和       方式不同,引起两者差异相关的是____ ___和____ ____两种细胞器。

30、(7分)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1 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 r-氨基丁酸和1 mol 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3一1和图3一2。

图3-1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3-2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

(注:酶浓度固定)                              (注:反应物浓度过量)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3一1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

(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酶的浓度增加50%或降低反应温度10℃,请在图3一1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CO2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并分别说明原因。

(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酶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3-2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并说明其原因。

评卷人

得分

 

 

三、判断题

 

(每空? 分,共? 分)

 

 

31、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 %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能看到的现象是 

①液泡变小,颜色由浅变深  ②液泡变小,颜色由深变浅  ③细胞质膜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④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清晰  ⑤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的溶液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

32、学某生做CO2与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若下图甲为实验组,则对照组应为

 

 

3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有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34、下列有关使用显微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的原因是低倍镜观察视野大,易找到所要观察的目标,直接用高倍镜因视野小而不易找到目标

B.在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如因太暗而影响观察时应开大光圈和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

C.在低倍镜下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时,在视野的右上方有一结构因太小看不清,此时应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即可

D.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时,用低倍镜观察的效果比用高倍镜观察要好,原因是洋葱鳞片的外表皮细胞比较大,用低倍镜观察放大倍数适中

3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旺盛,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期

36、右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其中A、B、C为三只保温瓶,A瓶装有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1 L;B、C瓶装有未经煮沸的质量分数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1 L,其它实验条件如图所示,24 h后观察并记录3个温度计数据。以下与此实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瓶的溶液煮沸的目的是排除溶液的空气,营造无氧环境;注入液体石蜡的目的是隔绝空气

       B.设置C瓶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C.预期最可能实验结果是保温瓶温度数据高低,B>A>C

       D.实验后,A、B、C瓶内溶液pH大小比较,B>A>C

37、(13分)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

呼吸熵(Q)=

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玻璃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蚕豆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1号玻璃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于发芽蚕豆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左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                   

(2)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蚕豆的呼吸商,由此还要利用2号玻璃瓶来测定发芽蚕豆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请根据1号图及题干中的器材与试剂,说出2号图装置与1号图的不同                                   ,以此可以测出                                         量。

(3)若1号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2号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左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       如果呼吸商小于1时,说明      

(4)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须设3号装置。应对3号装置作何处理:                 。如3号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右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5)如果该发芽的种子已带一定量的小叶,要了解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还利用上述装置1,则需要注意:

①实验的变量因素是    ;实验试剂选用    ,理由是                        

②在十分合适的某光照强度条件下,实验进行一定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A,则该墨滴一定向   移动。

 

 

 0  21700  21708  21714  21718  21724  21726  21730  21736  21738  21744  21750  21754  21756  21760  21766  21768  21774  21778  21780  21784  21786  21790  21792  21794  21795  21796  21798  21799  21800  21802  21804  21808  21810  21814  21816  21820  21826  21828  21834  21838  21840  21844  21850  21856  21858  21864  21868  21870  21876  21880  21886  21894  9715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