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B.乐哉,今日之饮也! C.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
试题答案
D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注],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无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延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飙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迂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
卒时,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选自《明史·海瑞传》,有删改)
【注】脱粟:糙米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老仆艺蔬自给艺:种植 |
B.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 衔:怀恨 |
C.执政阴沮之沮:沮丧 |
D.酹而哭者百里不绝酹:祭奠 |
①发橐金数千,纳之库②属吏惮其威③力摧豪强,抚穷弱
④瑞遂谢病归⑤瑞以身矫之⑥有寒士所不堪者
A.①③⑥ | B.②④⑤ | C.②④⑥ | D.①③⑤ |
A.海瑞为政清廉洁身自爱,他穿布袍吃粗粮糙米,即使为母亲祝寿也才只买了两斤肉,他死时挂的还是葛布帏帐,用的也是破烂竹器。 |
B.海瑞巡视应天十府时,很多贪污的人自动离职,显赫权贵人家把大红门漆成黑色,任江南织造的宦官也减少了车马随从。 |
C.海瑞推行政令雷厉风行,又加上奸民多乘机告状,世家大姓中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因此士大夫的怨言越来越多。 |
D.海瑞巡视应天十府才半年就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当老百姓听说海瑞解职离开时,不仅一路呼号哭泣,还画像来祭祀他。 |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2)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宦者也。晋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其为人。及昭宗为李茂贞所迫,将出奔太原,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因以为河东监军。其后崔胤诛宦官,宦官在外者,悉诏所在杀之。晋王怜承业,不忍杀,匿之斛律寺。昭宗崩,乃出承业,复为监军。
晋王病且革,以庄宗属承业曰:“以亚子(庄宗小字亚子)累公等!”庄宗常兄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庄宗在魏,与梁战河上十余年,军国之事,皆委承业,承业亦尽心不懈。凡所以畜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而成庄宗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自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及诸公子在晋阳者,承业一切以法绳之,权贵皆敛手畏承业。
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庄宗乃置酒库中,酒酣,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出宝带、马为赠,庄宗指钱积呼继岌小字以语承业曰:“和哥乏钱,可与钱一积,何用带、马为也?”承业谢曰:“国家钱,非臣所得私也。”庄宗以语侵之,承业怒曰:“臣,老奴使,非为子孙计,爱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庄宗顾元行钦曰:“取剑来!”承业起,持庄宗衣而泣,曰:“臣受先王顾托之命,誓雪家国之雠。今日为王惜库物而死,死不愧于先王矣!”阎宝从旁解承业手令去,承业奋拳殴宝踣,骂曰:“阎宝,朱温之贼,蒙晋厚恩,不能有一言之忠,而谄谀邪!”太后闻之,使召庄宗。庄宗性至孝,闻太后召,甚惧,乃酌两卮谢承业曰:“吾杯酒之失,且得罪太后。愿公饮此,为吾分过。”承业不肯饮。庄宗入内,太后使人谢承业曰:“小儿忤公,已笞之矣。”明日,太后与庄宗俱过承业第,慰劳之。
卢质嗜酒傲忽,自庄宗及诸公子多见侮慢,庄宗深嫉之。承业乘间请曰:“卢质嗜酒无礼,臣请为王杀之。”庄宗曰:“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也!”承业起贺曰:“王能如此,天下足平也!”质因此获免。
(蒲博:古代的一种博戏,亦泛指赌博。)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王病且革革:急,重 |
B.承业一切以法绳之绳:约束 |
C.承业奋拳殴宝踣踣:跌倒 |
D.太后与庄宗俱过承业第过:经过 |
A.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B.而成庄宗之业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庄宗以语侵之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
D.不能有一言之忠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A.张承业虽是宦官,但他做人的风格深得晋王的喜欢,这也是他后来能够保得住性命并受顾命之托的原因之一。 |
B.张承业在庄宗与后梁相持于河上十多年里,在后方负责招兵买马,聚钱积粮,督促耕织,在前线亦能奋勇杀敌,肝脑涂地。他是庄宗最后能成就霸业的最大功臣。 |
C.张承业不仅责任感强,而且耿直敢谏,在庄宗想从他那里要国家的钱作私用时,宁死不屈,并挥拳怒打拉他的阎宝,其勇气实在可敬。 |
D.张承业也很有智慧,当他知道庄宗很恨卢质时,他假装说要替庄宗杀掉卢质,实质上非常巧妙地保护了卢质,也为庄宗保住了一个安邦定国的人才。 |
①庄宗常兄事承业,岁时升堂拜母,甚亲重之。(4分)
②臣,老奴使,非为子孙计,爱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4分)
③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也!(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性沉敏,有姿仪,博考经史,多所贯综,美谈论,善属文。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遇太宗行藉田①之礼,文本上《藉田颂》。及元日临轩宴百僚,文本复上《三元颂》,其词甚美。文本才名既著,李靖复称荐之,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文本自以出自书生,每怀谦抑。平生故人,虽微贱必与之抗礼。居处卑陋,室无茵褥帷帐之饰。事母以孝闻,抚弟侄恩义甚笃。太宗每言其“弘厚忠谨,吾亲之信之”。是时,新立晋王为皇太子,名士多兼领宫官,太宗欲令文本兼摄。文本再拜曰:“臣以庸才,久逾涯分,守此一职,犹惧满盈,岂宜更忝春坊②,以速时谤?臣请一心以侍陛下,不愿更希东宫恩泽。”太宗乃止,仍令五日一参东宫,皇太子执宾友之礼,与之答拜,其见待如此。俄拜中书令,归家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曰:“非勋非故,滥荷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亲宾有来庆贺,辄曰:“今受吊,不受贺也。”又有劝其营产业者,文本叹曰:“南方一布衣,徒步入关,畴昔之望,不过秘书郎、一县令耳。而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言者叹息而退。
注:藉田:古代帝王于春耕前耕农田的活动,作出鼓励农耕的样子。②春坊:指太子宫里。
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 直:值班,当值
B.抚弟倒恩义甚笃 笃:深厚,真诚
C.畴昔之望,不过秘书郎、一县令耳 畴昔:往时,往昔
D.岂宜更忝春坊,以速时谤 速:加快,加速
|
A.①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 ②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
B.皇大子执宾友之礼与之答拜,其见待如此 ②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C.①臣以庸才,久逾涯分 ②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D.①太宗乃止,仍令五日一参东宫 ②羲之之书晚乃善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岑文本“忠谨”的一组是 ( )
①及元日临轩宴百僚,文本复上《三元颂》,其词甚美
②居处卑陋,室无茵褥帏帐之饰
③平生故人,虽微贱必与之抗礼
④非勋非故,滥荷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
⑤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
⑥事母以孝闻,抚弟倒恩义甚笃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岑文本谦虚谨慎,不含慕权势。太子是储君,兼任太子的属官,可以巩固自己的权势,但他不愿这样做;对升任中书令也不喜反忧,因为他担心责重位高,不能胜任。
B.岑文本学识渊博,能够融会贯通,又善于写文章。他所作的《藉田颂》《三元颂》深受人们的称赞,因此唐太宗很器重他,让他担任秘书郎,掌管国家的机密。
C.岑文本廉洁朴素,不看中财富。虽居高官,他却住在地势简陋的地方,屋里连褥垫、账幔之类的装饰都没有;有人劝他置产业,他却为承受朝廷的俸禄多而不安。
D.岑文本深得唐太宗的信任。这不仅因为他的才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的忠谨仁厚,所以太宗希望他能够多与太子沟通,并且叫他担任中书令,真是用心良苦。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本才名既著,李靖复称荐之,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朗,专典机密。
(2)非勋非故,滥荷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
(3)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②,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③,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还京,拜光禄大夫。卒,赠齐州刺史。 (选自《北史》)
【注】①鞍桥:马鞍。②汉祖扪足:汉高祖在楚汉战争中,曾有一次被射中了胸膛,为了不动摇军心,就装作被射中了脚趾头,摸着脚趾头而向士兵喊话,激励他们对敌作战。③马援、充国:马援,东汉名将,有“马革裹尸”的典故;赵充国,西汉名将。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洪仲让之而不为报 让:责备
B.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逆:背对
C.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规:谋划
D.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听:接受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 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
B.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
C.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请洪仲,洪仲让之而不为报
D.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
9.下列选项中属于表现傅永“善用谋略”和“勇猛坚毅”的一组是( )
A.①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②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
B.①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 ②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
C.①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②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
D.①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 ②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表现了傅永从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到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的转变。傅永年轻时没什么文化,连一封信也不会答复。后发奋读书,从而使自己变得“兼有才干”。
B.涡阳之围时,傅永提出抗敌措施,因不为其他人所认可而吃了败仗。虽处败势,傅永仍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由此,傅永后来虽被免官,但很快又被诏任官职。
C.义阳之战,再次显示了傅永胸怀韬略、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的性格。他以“汉祖扪足”的典故激励士兵,一句“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充分表现了他强烈的自尊心。
D.晚年的傅永对自己担任的恒农太守一职很不喜欢,常发牢骚,在用人方面他不擅长,因此在任期间没有什么声誉。而他死后朝廷追封官爵,可见还是一个被肯定的人物。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②,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③,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还京,拜光禄大夫。卒,赠齐州刺史。(选自《北史》)
【注】①鞍桥:马鞍。②汉祖扪足:汉高祖在楚汉战争中,曾有一次被射中了胸膛,为了不动摇军心,就装作被射中了脚趾头,摸着脚趾头而向士兵喊话,激励他们对敌作战。③马援、充国:马援,东汉名将,有“马革裹尸”的典故;赵充国,西汉名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洪仲让之而不为报 让:责备
B.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逆:背对
C.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规:谋划
D.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听:接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 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
B.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
C.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请洪仲,洪仲让之而不为报
D.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
3.下列选项中属于表现傅永“善用谋略”和“勇猛坚毅”的一组是( )
A.①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②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
B.①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 ②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
C.①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②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
D.①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 ②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表现了傅永从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到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的转变。傅永年轻时没什么文化,连一封信也不会答复。后发奋读书,从而使自己变得“兼有才干”。
B.涡阳之围时,傅永提出抗敌措施,因不为其他人所认可而吃了败仗。虽处败势,傅永仍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由此,傅永后来虽被免官,但很快又被诏任官职。
C.义阳之战,再次显示了傅永胸怀韬略、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的性格。他以“汉祖扪足”的典故激励士兵,一句“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充分表现了他强烈的自尊心。
D.晚年的傅永对自己担任的恒农太守一职很不喜欢,常发牢骚,在用人方面他不擅长,因此在任期间没有什么声誉。而他死后朝廷追封官爵,可见还是一个被肯定的人物。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②,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还京,拜光禄大夫。卒,赠齐州刺史。 (选自《北史》)
【注】①鞍桥:马鞍。②汉祖扪足:汉高祖在楚汉战争中,曾有一次被射中了胸膛,为了不动摇军心,就装作被射中了脚趾头,摸着脚趾头而向士兵喊话,激励他们对敌作战。③马援、充国:马援,东汉名将,有“马革裹尸”的典故;赵充国,西汉名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规:规定
B.洪仲让之而不为报 让:责备
C.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逆:迎击
D.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听:接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
B.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三军莫不壮之
C.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让之而不为报
D.晓而获其尸/贼俯射永,洞其左股
3.下列选项中属于表现傅永“善用谋略”和“勇猛坚毅”的一组是( )
A.①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②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
B.①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②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
C.①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②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
D.①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②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表现了傅永从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到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的转变。傅永年轻时没什么文化,连一封信也不会答复。后发奋读书,从而使自己变得“兼有才干”。
B.涡阳之围时,傅永提出抗敌措施,因不为其他人所认可而吃了败仗。虽处败势,傅永仍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由此,傅永后来虽被免官,但很快又被诏任官职。
C.义阳之战,再次显示了傅永胸怀韬略、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的性格。他以“汉祖扪足”的典故激励士兵,一句“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充分表现了他强烈的自尊心。
D.晚年的傅永对自己担任的恒农太守一职很不喜欢,常发牢骚,在用人方面他不擅长,因此在任期间没有什么声誉。而他死后朝廷追封官爵,可见还是一个被肯定的人物。
5.断句和翻译。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顷之,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穆宗)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硃丹其门,闻瑞至,黝之。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长教士地,不当屈——恰当
B.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憎恨
C.瑞遂谢病归——感谢
D.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看见
2.下列句子中,能直接表现海瑞为官“刚正不阿”的一组是( )
①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
③发橐金数千,纳之库
④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⑤力摧豪强,抚穷弱
⑥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⑦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⑦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瑞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让老仆人种菜自给,就是为母亲祝寿,也只买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已久,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大臣们争着把物品送给海瑞,皇帝十分愤怒,因而当海瑞上疏时,下令把他抓了起来。
C.海瑞巡抚应天十府时,下属官员十分忌怕他,有的甚至自动离职,那些显赫的权贵听说海瑞来了,把红门改漆成黑色。
D.海瑞被人弹劾改任南京粮储之职,正好碰上仇恨他的高拱掌管吏部,高拱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使得海瑞告病还乡。
4.(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诸 司 素 偷 惰 瑞 以 身 矫 之 提 学 御 史 房 寰 恐 见 纠 擿 欲 先 发 给 事 中 钟 宇 淳 复 怂 恿 寰 再 上 疏 丑 诋 瑞 亦 屡 疏 乞 休 慰 留 不 允 十 五 年 卒 官 赠 太 子 太 保 谥 忠 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飙发凌厉②,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
卒时,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选自《明史·海瑞传》,有删改)
注:①脱粟:糙米饭。②飙发凌厉:气势猛然。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老仆艺蔬自给艺:种植 |
B.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衔:怀恨 |
C.执政阴沮之沮:沮丧 |
D.酹而哭者百里不绝酹:祭奠 |
①发橐金数千,纳之库 ②属吏惮其威 ③力摧豪强,抚穷弱
④瑞遂谢病归 ⑤瑞以身矫之 ⑥有寒士所不堪者
A.①③⑥ | B.②④⑤ | C.②④⑥ | D.①③⑤ |
A.海瑞为政清廉洁身自爱,他穿布袍吃粗粮糙米,即使为母亲祝寿也才买了两斤肉。他死时挂的还是葛布帷帐,用的也是破烂竹器。 |
B.海瑞巡视应天十府时,很多贪污的人自动离职,显赫权贵人家把大门漆成黑色,任江南织造的宦官也减少了车马随从。 |
C.海瑞推行政令雷厉风行,又加上奸民多乘机告状,世家大姓中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因此士大夫的怨言越来越多。 |
D.海瑞抚吴才半年就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当老百姓听说海瑞解职离开时,不仅一路呼号哭泣,还画像来祭祀他。 |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5分)
(2)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飙发凌厉②,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
卒时,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选自《明史·海瑞传》,有删改)
注:①脱粟:糙米饭。②飙发凌厉:气势猛然。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老仆艺蔬自给艺:种植 |
B.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衔:怀恨 |
C.执政阴沮之沮:沮丧 |
D.酹而哭者百里不绝酹:祭奠 |
①发橐金数千,纳之库 ②属吏惮其威 ③力摧豪强,抚穷弱
④瑞遂谢病归 ⑤瑞以身矫之 ⑥有寒士所不堪者
A.①③⑥ | B.②④⑤ | C.②④⑥ | D.①③⑤ |
A.海瑞为政清廉洁身自爱,他穿布袍吃粗粮糙米,即使为母亲祝寿也才买了两斤肉。他死时挂的还是葛布帷帐,用的也是破烂竹器。 |
B.海瑞巡视应天十府时,很多贪污的人自动离职,显赫权贵人家把大门漆成黑色,任江南织造的宦官也减少了车马随从。 |
C.海瑞推行政令雷厉风行,又加上奸民多乘机告状,世家大姓中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因此士大夫的怨言越来越多。 |
D.海瑞抚吴才半年就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当老百姓听说海瑞解职离开时,不仅一路呼号哭泣,还画像来祭祀他。 |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5分)
(2)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