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去民之所恶 去:去除 B.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旌:表明 C. 解姊子负解之势 负:依靠 D.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知晓 |
试题答案
D
|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6题。
治安策
夏、殷、周为天子皆数十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过阙则下,过庙则趋,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冀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及秦而不然。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1.对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过阙则下,过庙则趋 庙:佛教的寺院
B.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 狱:审案
C.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艾:通“刈”,割
D.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 得:恰当、得法
2.下列各句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B.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
C.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
D.“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3.下列各句加粗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子乃生,固举以礼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过阙则下,过庙则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从本文看,下列句子全都不属于秦灭亡根本原因的一组是( )
①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
②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
③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
④胡亥之性恶
⑤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
⑥天下之命,县于太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5.下面对原文的表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总结秦灭亡的教训,目的是为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文章通过夏、殷、周与秦对太子教育方法及结局的比较,指出了国家选择太子、教育太子的重要意义。
B.作者认为,古代君王非常重视对太子的教育。这种教育从太子出生就开始了。幼儿时期,由三公、三少用孝仁礼义来教导他,选品行端庄的人来陪伴他。
C.秦对太子的教育与古代不同,太子胡亥年龄很大时才让赵高作他的老师,并且教给他的除了对人施用酷刑,就是灭人三族,所以胡亥即位后视人命如草芥。
D.作者通过对比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早对太子进行教育,为他选择左右近臣。教育得法,左右近臣正直,太子才会正直,太子正直,天下就安定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治安策
夏、殷、周为天子皆数十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过阙则下,过庙则趋,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孩提有识,三公、三少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卫冀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及秦而不然。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1.对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过阙则下,过庙则趋 庙:佛教的寺院
B.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 狱:审案
C.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艾:通“刈”,割
D.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 得:恰当、得法
2.下列各句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B.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
C.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
D.“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3.下列各句加粗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子乃生,固举以礼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过阙则下,过庙则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从本文看,下列句子全都不属于秦灭亡根本原因的一组是( )
①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
②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
③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
④胡亥之性恶
⑤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
⑥天下之命,县于太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5.下面对原文的表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总结秦灭亡的教训,目的是为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文章通过夏、殷、周与秦对太子教育方法及结局的比较,指出了国家选择太子、教育太子的重要意义。
B.作者认为,古代君王非常重视对太子的教育。这种教育从太子出生就开始了。幼儿时期,由三公、三少用孝仁礼义来教导他,选品行端庄的人来陪伴他。
C.秦对太子的教育与古代不同,太子胡亥年龄很大时才让赵高作他的老师,并且教给他的除了对人施用酷刑,就是灭人三族,所以胡亥即位后视人命如草芥。
D.作者通过对比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早对太子进行教育,为他选择左右近臣。教育得法,左右近臣正直,太子才会正直,太子正直,天下就安定了。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日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学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谓有病不能上山打柴,是疾病的代词),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a)能至否乎?”(b)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c)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以有为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1)对下列各句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寡人如就见者也(如:应当)
B.君命召,不俟驾(俟:等待)
C.乡党莫如齿(齿:年龄)
D.使数人要于路(要:要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3)文中a、b、c三处有无省略?选出对省略情况判断正确的一项
[ ]
(4)根据原文,以下四句话中符合说话者实际状况的一句是
[ ]
A.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
B.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C.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D.今病小愈,趋造于朝。
(5)本文体现了孟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与态度,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孟子认为凡是大有作为的国君,一定会有他不能召唤的臣子,才能表现出国君尊德乐道的风范。
B.国君虚情假意地说要来见孟子,却又以有疾怕风为托辞,要让孟子明早去见他。孟子对国君摆架子的作法很反感,也以有疾为借口,拒绝到朝廷朝见国君。
C.孟子认为国君如果要向贤能的臣子咨询国事,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绝不能摆国君的架子,要臣子到朝廷去拜见国君。
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德高望重,就轻慢了地位和年龄比自己低的臣子。
(6)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①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②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但免官而已。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蔽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选自《三国志》)
注:①泉陵,地名。②先主,指刘备。
1.对下列句子中加 粗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 除:免官
B.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安:保卫安全
C.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数:计算数量
D.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 非:错误
2.下列各句中,加 粗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 B.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C.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D.神守举止,有如平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诸葛亮对蒋琬评价的一组是( )
①蒋琬,社稷之器 ②其为政以安民为本 ③愿主公重加察之 ④公琰托志忠雅 ⑤后事宜以付琬 ⑥琬出类蔽萃,处群僚之右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蒋琬是蜀国名臣,诸葛亮非常了解他,也十分器重他;蒋琬曾几度领兵出征,诸葛亮总是为他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二人配合十分默契。
B.刘备到广都,看到蒋琬不理政事,喝得大醉,因此大发雷霆,要惩办蒋琬,幸而诸葛亮竭力劝谏,才使蒋琬免于被杀。
C.诸葛亮逝世后,蒋琬表现出出众的才华,他镇定稳重,处乱不惊,渐渐树立起了威信。
D.蒋琬与杨戏谈话一事,显示了蒋琬待人宽厚,气度宽宏,明辨事理,不听谗言,为人正直的品德。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但免官而已。
(2)琬出类蔽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
何并字子廉,祖父以吏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并为郡吏,至大司空掾,事何武。武高其志节,举能治剧,为长陵令,道不拾遗。
徙颍川太守,代陵阳严诩。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责,终不大言。郡中乱,王莽遣使征诩,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在路边设宴饯行),诩据地哭。掾史曰:“明府吉征,不宜若此。”诩曰:“吾哀颍川士,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是时颍川钟元为尚书令,领廷尉,用事有权。弟威为郡掾,赃千金。并为太守,过辞钟廷尉,廷尉免冠为弟请减死罪一等(由死罪减一个等次),愿蚤就髡钳(刑罚名,这里泛指刑罚)。并曰:“罪在弟身与君,律不在太守。”元惧,驰遣人呼弟。阳翟轻侠赵李、李款多畜宾客,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
并下车求勇猛晓文法吏且十人,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敕曰:“三人非负太守,乃负王法,不得不治。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赵、李桀恶,虽远去,当得其头,以谢百姓。”钟威负其兄,止洛阳,吏格杀之。亦得赵、李他郡,持头还,并皆县头及其具狱于市。
(选自《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
1.选出加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明府吉征,不宜若此 吉征:受到吉祥的征召。
B.阳翟轻侠……多畜宾客 轻侠:不怕死的强盗。
C.持吏长短,从横郡中 长短:偏义词,长处。
D.并皆县头及其具狱于市 具狱:罪状。
2.选出对加粗词语的意义说明正确的一项( )
A.两个“且”不同,两个“以”相同。
B.两个“且”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C.两个“且”相同,两个“以”不同。
D.两个“且”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3.选出加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举能治剧,为长陵令 剧:混乱的地方。
B.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吊:哀悼。
C.弟威为郡掾,赃千金 赃:贪污。
D.赵季、李款多畜宾客 畜:结交。
4.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项,选出全都表现何并有才干的一项( )
①举能治剧,为长陵令,道不拾遗 ②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③罪在弟身与君,律不在太守 ④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
⑤钟威负其兄,止洛阳,吏格杀之 ⑥亦得赵、李他郡,持头还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5.选出说明有错误的一项( )
A.何并打击豪强,态度鲜明,执法严厉,而且办事周密细致。
B.严诩知道接任的是何并,忧心忡忡,这说明他柔弱无能。
C.朝廷大赦,钟威本可免死,因对抗官府的处置,故而被杀。
D.赵季、李款得以鱼肉乡里,横行一方,与吏治的腐败有关。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