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制的刀剑等;砺:磨刀石) 而致千里(致:到达)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动词,游;绝:横渡) B.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 吾师道也(师:从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书、数、礼、乐、射、御)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之:这些;贤:才干) 而耻学于师(耻:认为可耻) 惑之不解(解:解决)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他们的;教:教育) 小学而大遗(小:小的东西,形容词作名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故:因此) |
试题答案
B[ ]
而致千里(致:到达)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动词,游;绝:横渡)
B.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
吾师道也(师:从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书、数、礼、乐、射、御)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之:这些;贤:才干)
而耻学于师(耻:认为可耻)
惑之不解(解:解决)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他们的;教:教育)
小学而大遗(小:小的东西,形容词作名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故:因此)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木直中绳,輮(使……弯曲)以为轮,其曲中规
②吾尝跂(攀登)而望矣
③故不积跬(半步)步,无以至千里
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穿透)
⑤驽马十驾,功(功夫)在不舍
⑥金就砺(磨刀石)则利
⑦虽有槁暴(枯干),不复挺者
⑧劝(勉励)学
⑨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
[ ]
A.①③⑥⑧ B.②④⑤⑦
C.②③⑧⑨ D.①④⑥⑨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
B.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奋发,指鼓起翅膀
C.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D.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重:重视,看重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已:完毕
B.木直中绳——中:符合
C.鞣以为轮——为:成为
D.金就砺则利——就:凑近
2.下列各句在句式方面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
B.冰,水为之(判断句)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宾语前置)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省略句)
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用法及词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取之于蓝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寒于水④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4.下列句中加粗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
B.位卑则足羞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5.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虽然有的枯干了,不再挺直,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了这样。
B.即使又枯干了,也不再重新挺直,这是使它弯曲成了这个样子。
C.虽然有的枯干了,不再挺直,这是使它弯曲成这样的缘故。
D.即使又枯干了,也不再重新挺直,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了这样。
6.上文中,作者所表明的学习态度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学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
B.假舆马者/假:利用
C.锲而不舍/锲:雕刻
D.而绝江河/绝:断绝
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粗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蟹六跪而二螯
D.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3.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4.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
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
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君子日: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中:合乎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断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借助
2.下列句子中加粗“之”字的用法与“鞣使之然也”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
B.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C.蚓无爪牙之利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论述,条理清楚,说理透彻。
B.文章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君子之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是因为后天善于思考、探索。
C.文章第四段通过骐骥和驽马、朽木和金石、螃蟹和蚯蚓三组对比,阐述了要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的道理。
D.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理解。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面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学不可以已 |
已:同“矣”,句末语气词 |
B.青,取之于蓝 |
蓝:草名,叶子可制成染料 |
C.金就砺则利 |
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
D.不积跬步 |
跬:古代的半步 |
2.对下列加粗的字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A.两个“中”相同,两个“水”也相同
B.两个“中”相同,两个“水”不相同
C.两个“中”不同,两个“水”相同
D.两个“中”不同,两个“水”也不同
3.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下列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①虽有槁暴
②君子生非异也
[ ]
A.①虽然有些槁枯 |
②君子的本性没有什么差别 |
B.①虽然有些槁枯 |
②君子生下来没有什么不同 |
C.①即使又晒干了 |
②君子生下来没有什么不同 |
D.①即使又晒干了 |
②君子本性没有什么差别 |
5.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翻译正确的是
[ ]
A.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B.青色,是从蓝色中提炼出来的,但比蓝色更深
C.青色,是从蓝草中拿出来的,但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D.靛青,是从蓝色中拿出来的,便比蓝色更深
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劝学》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习不可以停止。同时这句话也表明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B.文中用“青蓝”“水冰”两个比喻,说明人经过学习会获得提高和发展。
C.“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两个比喻说明学习可以培养美德(直而不邪),增长智慧(利而不愚)。
D.以马行路和雕刻设喻,旨在说明学习要用心专一,切忌浮躁。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