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岂不日戒 B.象弭鱼服 C.夙兴夜寐 D.雨雪霏霏 |
试题答案
D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高祖父众,众父兴,皆为名儒。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乃渡江投歆。太祖①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串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农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单赡养;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宇。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②。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大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竭,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日:“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日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③,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都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
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
注释:①太祖:指曹操。文帝,指魏文帝曹丕。明帝,指魏明帝曹睿。②左冯翊:官名,三国时临晋太守。③五果:核果、肤果、壳果、桧果、角果。这里泛指果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注音和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 ]
A.太祖闻其笃行 |
笃(d():忠厚 |
B.重去子之法 |
重(zh^ng):重要 |
C.其治放此 |
放(f3ng):仿效 |
D.榆皆成藩 |
藩(f1n):行歼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郑为字 |
无以相活 |
B.明帝闻之 |
刻石颂之 |
C.民赣其利 |
其治放此 |
D.一冬间皆成 |
村落齐整如一 |
(3)以下两个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①民皆剽轻,不念产殖 |
②温信者与孤若为比 |
A.①百姓都动荡不安,不考虑农业生产和生养子女
②温和诚实的人家与孤寡老人为邻
B.①百姓都动乱轻狂,不考虑农业生产和生养子女
②温和有威信的人家与孤寡老人为邻
C.①百姓都动荡不安,不考虑农业生产和养殖牲畜
②温和诚实的人家与孤寡老人为邻
D.①百姓都动乱轻狂,不考虑农业生产和养殖牲畜
②温和有威信的人家与孤寡老人为邻
(4)以下句子分为四组,从分句间的关系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又逅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
②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
③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
④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5)郑泽在太守任上,做了许多安民利民的事,全都表现他这些事的一组是
[ ]
①课耕桑 |
②明禁令 |
③兴陂竭 |
|
④树榆果 |
⑤重去子之法 |
⑥制移居之法 |
|
A.①③④⑥ |
B.②④⑤⑥ |
||
C.①④⑤⑥ |
D.②③④⑥ |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针对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都不思生殖,也不愿生养子女的严重情况,郑浑在“重去子之法”的同时,“课使耕桑”,扭转了局势,受到了百姓的由衷爱戴。
B.郑浑在京兆尹任上,为新集百姓制定居住之法,让众、单为伍,信、老为邻;又使其勤耕作,发奸人。由是盗贼止息,民安于农。
C.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租人倍常。等到曹操的大军进人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
D.本文主要选写郑浑一生几件事,通过对他言行的具体记叙,既表现了他治理有方的杰出政绩,也表现了他“清素在公”的优秀品质,他因此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扬。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高祖父众,众父兴,皆为名儒。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乃渡江投歆。太祖①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串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农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单赡养;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宇。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②。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大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竭,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日:“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日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③,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都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
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
注释:①太祖:指曹操。文帝,指魏文帝曹丕。明帝,指魏明帝曹睿。②左冯翊:官名,三国时临晋太守。③五果:核果、肤果、壳果、桧果、角果。这里泛指果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注音和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 ]
A.太祖闻其笃行 |
笃(d():忠厚 |
B.重去子之法 |
重(zh^ng):重要 |
C.其治放此 |
放(f3ng):仿效 |
D.榆皆成藩 |
藩(f1n):行歼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郑为字 |
无以相活 |
B.明帝闻之 |
刻石颂之 |
C.民赣其利 |
其治放此 |
D.一冬间皆成 |
村落齐整如一 |
(3)以下两个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①民皆剽轻,不念产殖 |
②温信者与孤若为比 |
A.①百姓都动荡不安,不考虑农业生产和生养子女
②温和诚实的人家与孤寡老人为邻
B.①百姓都动乱轻狂,不考虑农业生产和生养子女
②温和有威信的人家与孤寡老人为邻
C.①百姓都动荡不安,不考虑农业生产和养殖牲畜
②温和诚实的人家与孤寡老人为邻
D.①百姓都动乱轻狂,不考虑农业生产和养殖牲畜
②温和有威信的人家与孤寡老人为邻
(4)以下句子分为四组,从分句间的关系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又逅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
②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
③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
④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5)郑泽在太守任上,做了许多安民利民的事,全都表现他这些事的一组是
[ ]
①课耕桑 |
②明禁令 |
③兴陂竭 |
|
④树榆果 |
⑤重去子之法 |
⑥制移居之法 |
|
A.①③④⑥ |
B.②④⑤⑥ |
||
C.①④⑤⑥ |
D.②③④⑥ |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针对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都不思生殖,也不愿生养子女的严重情况,郑浑在“重去子之法”的同时,“课使耕桑”,扭转了局势,受到了百姓的由衷爱戴。
B.郑浑在京兆尹任上,为新集百姓制定居住之法,让众、单为伍,信、老为邻;又使其勤耕作,发奸人。由是盗贼止息,民安于农。
C.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租人倍常。等到曹操的大军进人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
D.本文主要选写郑浑一生几件事,通过对他言行的具体记叙,既表现了他治理有方的杰出政绩,也表现了他“清素在公”的优秀品质,他因此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扬。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下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高祖父众,众父兴,皆为名儒。……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乃渡江投歆。太祖①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②。
……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③。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堨,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④,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
……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
(节选自《三国志·郑浑传》)
注:①太祖,指曹操。文帝,指魏文帝曹丕。明帝,指魏明帝曹睿。②左冯(p0ng)翊:官名,三国时临晋(今陕西大荔)太守。③京兆尹: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④五果:核果、肤果、壳果、桧果、角果。这里泛指果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祖闻其笃行 笃:忠厚
B.重去子之法 重:重要
C.其治放此 放:仿效
D.榆皆成藩 藩:行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浑乃渡江投歆 良乃入,具告沛公
B.明帝闻之 此丰民之本也
C.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堨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由是民安于农 觉今是而昨非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兴陂堨,开稻田 陂堨:陂塘和堤坝
B.后稍丰给,无不举赡 举赡:生养子女
C.比年大收 比年:连年
D.浑清素在公 清素:清静朴实
4.郑浑在太守任上,做了许多安民利民的事,全都表现他这些事的是
①课耕桑 ②明禁令 ③兴陂(堨) ④树榆果 ⑤重去子之法 ⑥制移居之法
[ ]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针对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都不思生产,也不愿生养子女的严重情况,郑浑在“重丢子之法”的同时,“课使耕桑”,扭转了局势,受到百姓的由衷爱戴。
B.郑泽在京兆尹任上,为新聚百姓制定居住之法,让众、单为伍,信、老为邻;又使其勤耕作,发奸人。由是盗贼止息,民安于农。
C.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租入倍常。等到曹操的大军进入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
D.本文主要选写郑浑一生几件事,通过对他的言行的具体记叙,既表现了他治理有方的杰出政绩,也表现了他“清素在公”的优秀品质,他因此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扬。
6.将下列文言短文中加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之信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卫飒,字子产,河内修武人也。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王莽时,仕郡历州宰。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郡与交州接境,颇染其俗,不知礼则,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期年间,邦俗从化。先是,含匡、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去郡远者,或且千里,吏事往来,辄发民乘船,名曰:“传役”。每一吏出,徭及数家,百姓苦之。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流民稍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同之平民。又耒阳县出铁石,他郡民庶常依聚会,私不冶铸,遂招来亡命,多致奸盗,飒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人五百余万。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视事十年,郡内清理。二十五年,征还。光武欲以为少府,会飒被疾,不能拜起,敕以桂阳太守归家,待后诏书。居二岁,载病诣阙,自陈困笃,乃收印绶,赐钱十万,后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 给:供应
B.使输租赋,同之平民 输:缴纳
C.二十五年,征还 征:出征
D.会飒被疾,不能拜起 被:遭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根据选文语境,对下列加粗词语的理解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飒下车,修庠序之教(刚下了马车)
B.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被制止了)
C.视事十年(视察政事)
D.郡内清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建武二年,修建了大司徒邓禹的府第
B.举能案剧,除侍御史——推荐贤能的人,审查繁难的案件,被任命为侍御史
C.流民稍还,渐成聚邑——流浪外地的人渐渐回来,逐步形成了一个集镇
D.载病诣阙,自陈困笃——抱病来到朝廷,(向皇帝)亲自说明了疲乏病重的情况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卫飒担任桂阳太守时“郡内清理”的一组是( )
①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 ②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
③颇染其俗,不知礼则 ④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
⑤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 ⑥习其风土,不出田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卫飒从小就勤奋好学,虽然家境贫寒,从师学习时没有干粮,但他能够勤工俭学,靠出卖劳动力来养活自己,并坚持学习。这种艰苦的人生阅历,使他后来做官以后,能够体恤民情,获得了很好的政治声誉。
B.卫飒做了桂阳太守以后,非常重视教育,做了很多教化的工作。为了减轻当地人民沉重的徭役负担,组织人力挖通山路,设立驿站,开通邮路。外出的人民纷纷返回故里,安居乐业。
C.桂阳境的耒阳有铁矿,铸造铁器;这样又招徕许多亡命之徒,导致更多的不法事件。卫飒于是上书起用监理铁矿的官员,制止了私铸铁器的行为。
D.汉光武帝十分赏识卫飒的政治才能,想把他任命为太子的老师,但朝廷聚会的时候,有人嫉恨卫飒,暂时不能任命,光武帝让卫飒回家等诏书。可惜过了两年,卫飒因病重已不能做官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卫飒,字子产,河内修武人也。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王莽时,仕郡历州宰。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郡与交州接境,颇染其俗,不知礼则,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期年间,邦俗从化。先是,含匡、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去郡远者,或且千里,吏事往来,辄发民乘船,名曰:“传役”。每一吏出,徭及数家,百姓苦之。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流民稍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同之平民。又耒阳县出铁石,他郡民庶常依聚会,私不冶铸,遂招来亡命,多致奸盗,飒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人五百余万。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视事十年,郡内清理。二十五年,征还。光武欲以为少府,会飒被疾,不能拜起,敕以桂阳太守归家,待后诏书。居二岁,载病诣阙,自陈困笃,乃收印绶,赐钱十万,后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 给:供应
B.使输租赋,同之平民 输:缴纳
C.二十五年,征还 征:出征
D.会飒被疾,不能拜起 被:遭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根据选文语境,对下列加粗词语的理解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飒下车,修庠序之教(刚下了马车)
B.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被制止了)
C.视事十年(视察政事)
D.郡内清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建武二年,修建了大司徒邓禹的府第
B.举能案剧,除侍御史——推荐贤能的人,审查繁难的案件,被任命为侍御史
C.流民稍还,渐成聚邑——流浪外地的人渐渐回来,逐步形成了一个集镇
D.载病诣阙,自陈困笃——抱病来到朝廷,(向皇帝)亲自说明了疲乏病重的情况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卫飒担任桂阳太守时“郡内清理”的一组是( )
①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 ②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
③颇染其俗,不知礼则 ④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
⑤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 ⑥习其风土,不出田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卫飒从小就勤奋好学,虽然家境贫寒,从师学习时没有干粮,但他能够勤工俭学,靠出卖劳动力来养活自己,并坚持学习。这种艰苦的人生阅历,使他后来做官以后,能够体恤民情,获得了很好的政治声誉。
B.卫飒做了桂阳太守以后,非常重视教育,做了很多教化的工作。为了减轻当地人民沉重的徭役负担,组织人力挖通山路,设立驿站,开通邮路。外出的人民纷纷返回故里,安居乐业。
C.桂阳境的耒阳有铁矿,铸造铁器;这样又招徕许多亡命之徒,导致更多的不法事件。卫飒于是上书起用监理铁矿的官员,制止了私铸铁器的行为。
D.汉光武帝十分赏识卫飒的政治才能,想把他任命为太子的老师,但朝廷聚会的时候,有人嫉恨卫飒,暂时不能任命,光武帝让卫飒回家等诏书。可惜过了两年,卫飒因病重已不能做官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