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B.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C.往者不可谏
D.鸟兽不可与同群

试题答案

B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蓝  调

朱以撒

①在漫长委婉的海岸线上,暮色渐渐地飘落下来。已经是深秋的海滩,清寒随之而起。依然是裸足在沙滩上走,这些洁净的细碎颗粒,被温热的脚底揉搓着、摩擦着,沉了下去,显出一串歪歪斜斜的脚印。

  ②眼前的蔚蓝色调,至少可以和这几个词联系在一起——空旷、清澈、洋溢,还有岑寂、萧瑟。永远持有一种节奏的是那一层层皱纹般的海浪,带着摩擦的力道,涌到沙滩上,消失,又复始。这种单调和机械般的持续,让人体会到了自然界的耐性,无始无终。简单产生了大美,在我们的视野里、耳听中,也就是这种推移的单调,表达了一种敞开式的阔大,毫无掩饰,不会是习惯地躲在面具的后面,把假相给人。一座城市被海洋环抱着,本来是可以设计成为个性城市的,却很遗憾,格局狭促,街巷潦草,多拐弯抹角少畅快通达,多花里胡哨少单纯简约。

  ③我住在海边,懒得跟车到市里转上一圈。海与海有许多不同,城市和城市却有太多的雷同,它们反蓝调而行,它们和嘈杂、拥挤、脏乱这些词有关,也和脂粉、艳冶连在一起。一座城市和环抱它的海洋如此大的区别,可见生活是以相互对照的方式展开的。一个人从城市到海边,开始了几天止息的、向下的、解脱的日子。心境、举止,连说话的口吻、言说的内容都有所更变。夕阳眼看着又一次西颓,有些亚麻色的光线,让眼前荡漾着的蓝色液体,更多了一层心理上的冰凉。所谓的休闲就是这样,休闲服、沙滩鞋只是改换了肢体上的行头,更要紧的是自身的节奏律动,像被抽走了绷紧的那根筋,一下子松松垮垮。

④远处有人在昏暗中吹着一只小号。缓缓地把一个柔和圆转的中音送了出来,而后是主旋律随之跃起。吹奏者的技巧不高,只是心气随和,透过空旷,传到耳边已经十分的柔软。烧烤的营地里燃起了篝火,舔着夜色的火舌将暗中的一角轻轻撩开。这是我少年时熟悉的一串动感,只有在学期末了,该考的全都过去了,才会有心思举办一场篝火晚会。少男少女围坐在篝火旁,唱歌或者起舞,没有忧虑,却有无数漫无边际的幻想。一个人成长并有生存意识之后,他的劳累就开始了,像一首歌,没有休止符,调子又那么高,唱起来尤其吃力。人在篝火前,就有一些年少,像眼前千万年的海水,每一次目击都是汪洋恣肆,一直没有能力看出有何变故——不变也是会让人生出感慨的,因为不变比变要更困难。这些在篝火前满脸稚气的少男少女,也许下次来时,已经是计较油盐的小丈夫或者少妇了。似乎一只小号曲未了,人事已多错舛。

  ⑥我还看过一本地理杂志,撰写者显然亲身到达了这几个地方,他提到了塞班、圣托里尼、塞舌尔、马尔代夫,在他细腻的描述中,我感到了他的陶醉。这是一种纯粹之蓝,与我今生所见过的蓝调不可相比。那是我从未见过的蓝调啊,我不知用哪一个词汇可以贴近,它们在词汇之外,在人的破坏之外。许多的河流污染了,对此我并不惊奇,河流毕竟太小,一家造纸厂、石板材厂就足以改变它的颜色。可是大海大洋,它的浩瀚无边,天水相接,能使大海变色,这需要多大的一种能量。每一个临海的国家,都有被怀疑的理由,就像常在海边走的沙滩鞋,一定会被海水浸润。古代的海洋是什么样的色调,如果要追问,就有一堆类似的问题要牵扯出来——天空、云彩、空气、气候是否都如这般混混沌沌?那时的眼力可以穿透到多远?你我都回答不了这些问题。追问远古永远是浪漫的,远古的环境绝不像今日的生存环境,让人在追问中变得不开心了

  ⑦月亮升上了海面,使沙滩上那些毫无关联的景、物都浑然一体,带着水淋淋的清洁。立秋之后,沙滩上已经没有行者的影踪了,越往后的日子,它越发走向冷清,在冷清中慢慢清洗盛夏带来的杂沓和纷乱,沉淀污浊,在冷下去的氛围中,大海得到了歇息。

⑧只有很少数的人乐意反季节而行,这使他们行走在静谧之中。当我孤零零面对如此浩大的海面,并不会有孤寂感——人之初始大抵也是如此。让一个人变成一滴晶莹的宿露,会比化为一缕青烟更有诗意,更为透亮,当它垂落海中,刹那被无声地收藏着。

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两种“蓝调”?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像一首歌,没有休止符,调子又那么高,唱起来尤其吃力。

答:                                                                                             

(2)追问远古永远是浪漫的,远古的环境绝不像今日的生存环境,让人在追问中变得不开心了。

答:                                                                              

作者在第二段中写海浪的“单调”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简单产生了大美”,这“大美”是开放阔大,是真诚坦荡,是畅快通达,是单纯简约,是热闹至极的曲折表达。

B.“生活是以互相对照的方式展开的”,这说明城市和海洋互相彰显着对方的美,暗示城市和海洋各具鲜明的个性与美的特质。

C.“似乎一只小号曲未了,人事已多错舛”,作者运用想象和夸张手法,着意表现了人生的无常,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失落感。

D.“使大海变色”“需要多大的一种能量”,但大海的眼色还是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含蓄地揭露了人类发展对自然的破坏力之大。

E.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如以大海的简约来对比城市的拥挤、脏乱,以大海的静谧来突出城市的喧嚣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蓝  调

朱以撒

①在漫长委婉的海岸线上,暮色渐渐地飘落下来。已经是深秋的海滩,清寒随之而起。依然是裸足在沙滩上走,这些洁净的细碎颗粒,被温热的脚底揉搓着、摩擦着,沉了下去,显出一串歪歪斜斜的脚印。

  ②眼前的蔚蓝色调,至少可以和这几个词联系在一起——空旷、清澈、洋溢,还有岑寂、萧瑟。永远持有一种节奏的是那一层层皱纹般的海浪,带着摩擦的力道,涌到沙滩上,消失,又复始。这种单调和机械般的持续,让人体会到了自然界的耐性,无始无终。简单产生了大美,在我们的视野里、耳听中,也就是这种推移的单调,表达了一种敞开式的阔大,毫无掩饰,不会是习惯地躲在面具的后面,把假相给人。一座城市被海洋环抱着,本来是可以设计成为个性城市的,却很遗憾,格局狭促,街巷潦草,多拐弯抹角少畅快通达,多花里胡哨少单纯简约。

  ③我住在海边,懒得跟车到市里转上一圈。海与海有许多不同,城市和城市却有太多的雷同,它们反蓝调而行,它们和嘈杂、拥挤、脏乱这些词有关,也和脂粉、艳冶连在一起。一座城市和环抱它的海洋如此大的区别,可见生活是以相互对照的方式展开的。一个人从城市到海边,开始了几天止息的、向下的、解脱的日子。心境、举止,连说话的口吻、言说的内容都有所更变。夕阳眼看着又一次西颓,有些亚麻色的光线,让眼前荡漾着的蓝色液体,更多了一层心理上的冰凉。所谓的休闲就是这样,休闲服、沙滩鞋只是改换了肢体上的行头,更要紧的是自身的节奏律动,像被抽走了绷紧的那根筋,一下子松松垮垮。

④远处有人在昏暗中吹着一只小号。缓缓地把一个柔和圆转的中音送了出来,而后是主旋律随之跃起。吹奏者的技巧不高,只是心气随和,透过空旷,传到耳边已经十分的柔软。烧烤的营地里燃起了篝火,舔着夜色的火舌将暗中的一角轻轻撩开。这是我少年时熟悉的一串动感,只有在学期末了,该考的全都过去了,才会有心思举办一场篝火晚会。少男少女围坐在篝火旁,唱歌或者起舞,没有忧虑,却有无数漫无边际的幻想。一个人成长并有生存意识之后,他的劳累就开始了,像一首歌,没有休止符,调子又那么高,唱起来尤其吃力。人在篝火前,就有一些年少,像眼前千万年的海水,每一次目击都是汪洋恣肆,一直没有能力看出有何变故——不变也是会让人生出感慨的,因为不变比变要更困难。这些在篝火前满脸稚气的少男少女,也许下次来时,已经是计较油盐的小丈夫或者少妇了。似乎一只小号曲未了,人事已多错舛。

  ⑥我还看过一本地理杂志,撰写者显然亲身到达了这几个地方,他提到了塞班、圣托里尼、塞舌尔、马尔代夫,在他细腻的描述中,我感到了他的陶醉。这是一种纯粹之蓝,与我今生所见过的蓝调不可相比。那是我从未见过的蓝调啊,我不知用哪一个词汇可以贴近,它们在词汇之外,在人的破坏之外。许多的河流污染了,对此我并不惊奇,河流毕竟太小,一家造纸厂、石板材厂就足以改变它的颜色。可是大海大洋,它的浩瀚无边,天水相接,能使大海变色,这需要多大的一种能量。每一个临海的国家,都有被怀疑的理由,就像常在海边走的沙滩鞋,一定会被海水浸润。古代的海洋是什么样的色调,如果要追问,就有一堆类似的问题要牵扯出来——天空、云彩、空气、气候是否都如这般混混沌沌?那时的眼力可以穿透到多远?你我都回答不了这些问题。追问远古永远是浪漫的,远古的环境绝不像今日的生存环境,让人在追问中变得不开心了

  ⑦月亮升上了海面,使沙滩上那些毫无关联的景、物都浑然一体,带着水淋淋的清洁。立秋之后,沙滩上已经没有行者的影踪了,越往后的日子,它越发走向冷清,在冷清中慢慢清洗盛夏带来的杂沓和纷乱,沉淀污浊,在冷下去的氛围中,大海得到了歇息。

⑧只有很少数的人乐意反季节而行,这使他们行走在静谧之中。当我孤零零面对如此浩大的海面,并不会有孤寂感——人之初始大抵也是如此。让一个人变成一滴晶莹的宿露,会比化为一缕青烟更有诗意,更为透亮,当它垂落海中,刹那被无声地收藏着。

1.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两种“蓝调”?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像一首歌,没有休止符,调子又那么高,唱起来尤其吃力。(2分)

答:                                                                                             

(2)追问远古永远是浪漫的,远古的环境绝不像今日的生存环境,让人在追问中变得不开心了。(2分)

答:                                                                             

3.作者在第二段中写海浪的“单调”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简单产生了大美”,这“大美”是开放阔大,是真诚坦荡,是畅快通达,是单纯简约,是热闹至极的曲折表达。

B.“生活是以互相对照的方式展开的”,这说明城市和海洋互相彰显着对方的美,暗示城市和海洋各具鲜明的个性与美的特质。

C.“似乎一只小号曲未了,人事已多错舛”,作者运用想象和夸张手法,着意表现了人生的无常,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失落感。

D.“使大海变色”“需要多大的一种能量”,但大海的眼色还是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含蓄地揭露了人类发展对自然的破坏力之大。

E.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如以大海的简约来对比城市的拥挤、脏乱,以大海的静谧来突出城市的喧嚣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B.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C.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D.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春与秋代序   安陵君许寡人

B.

乘骐骥驰骋兮  至丹荆卿为计

C.

惟草木零落兮  师道不传也久矣

D.

不抚壮弃秽兮  后人哀之不鉴之

(3)

下列与“恐年岁之不吾与”一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

不拘于时,学于余

(4)

下列对有关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我既有这众多的内在美德啊,又加上美好的才能。

B.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太阳和月亮忽然不肯停留,春天和秋天轮流着相互交替。

C.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想到草木也有凋零之时啊,便害怕美人也将衰老。

D.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乘着骏马奔驰啊,随我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开路!

(5)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而飞,其翼若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腹犹果然;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二虫又何知!

(1)

写出文中加粗的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意思。

垂________

反________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而飞         怒:愤怒的样子。

B.

《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C.

置杯焉则胶      胶:粘住不动。

D.

百里者,宿舂粮   适:去,往。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海运将徙于南冥

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B.

水之积不厚

其自视亦若此矣

C.

置杯则胶

怯夫慕义,何处不勉

D.

二虫又何知

,能以足音辨人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__________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___________

(3)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B.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从。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C.  渔樵于江渚之上。

  D.一一咏,亦足以畅抒幽情。

3.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因此寄托自己的情怀,而不受自身肉体的束缚

  B.所之既倦——对(自己)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用以抒发内心感慨,人们的这种情趣是一样的

  D.趣舍万殊——(人们)所好所恶,各不相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B.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从。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C.渔樵于江渚之上。  
D.一一咏,亦足以畅抒幽情。
3.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因此寄托自己的情怀,而不受自身肉体的束缚。  
B.所之既倦——对(自己)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用以抒发内心感慨,人们的这种情趣是一样的。  
D.趣舍万殊——(人们)所好所恶,各不相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甘茂亡秦之齐,出关遇苏子,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 苏子曰:“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弃逐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曰:“善。请重公于齐。”

乃西说秦王曰:“甘茂,贤人,非恒士也。其居秦,累世重矣,自崤塞、纑谷,地形险易尽知之。彼若以齐约韩、魏,反以谋秦,是非秦之利也。”秦王曰:“然则奈何?”苏代曰:“不如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彼来置之槐谷,终身勿出,天下何从图秦。”秦王曰:“善。”与之上卿,以相迎之齐。甘茂辞不往。

苏代谓王曰:“甘茂,贤人也。今秦与之上卿,以相迎之,茂王之赐,故不往,愿为王臣。今王何以礼之?王若不留,必不德王。彼以甘茂之贤,得擅用强秦之众,则难图也!”齐王曰:“善。”赐之上卿,命而处之。

——《战国策·秦策》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非士也。                                        恒,一般,普通。

       B.彼若以齐韩、魏。                          约,约束,节制。

       C.苏代谓齐王曰                                 伪,假,不真实。

       D.茂王之赐                                        德,感激。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爱余明之照四壁者?                     吾又怨乎今之人?

      B.甘茂亡秦之齐。                           吾今报府。

      C.弃逐秦而出关                              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D.彼来置之槐谷                              于其身也,耻师焉。

3.下列对句子成分省略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0090408

 
      A.幸以(余光)赐妾。                       B.(此)何妨于处女?

      C.(吾)请重公于齐。                       D.(秦王)以相迎之齐。

4.下列是对文中句子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

    ①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

    ②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

      A.①你们何必珍爱照在四壁上的那一点余光呢?幸而你们将那一点余光赐给了我。

       ②我自认为我对你们还是有用的,为什么一定要赶我走呢?

      B.①你们为何心痛那一点余光照在四壁上呢?希望把那一点余光赐给我吧。

       ②从以前到现在,我一直给你们很多好处,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我呢?

      C.①你们何必吝惜照在四壁上的那一点余光呢?希望将那一点余光赐给我。

       ②我自认为我对你们还是有用的,为什么一定要赶我走呢?

      D.①你们何必吝惜照在四壁上的那一点余光呢?希望将那一点余光赐给我。

②自以前到如今,我一直对你们有好处,何必要离开我呢?

5.下列对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一代名将甘茂在准备逃亡齐国的路上,恰好遇到了苏代,他抓住机会,通过一个故向苏代表达了自己愿意依附的愿望,由此,从人生的低谷中走了出来。

      B.苏代答应帮助落魄的甘茂后,奔走于秦国与齐国之间,先后游说了秦王和齐王,巧利用各种利害关系,使两个国家都重视甘茂,终使甘茂重新获得了官位。

      C.苏代游说秦王与齐王,基本上用了相同的策略:一是直言甘茂贤能,极力推荐;二施以心理恐吓,极力威胁。苏代以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了两位国王。

      D.尽管秦王悬以重礼厚禄和上卿的高位,并派苏代以宰相的身份前往齐国迎聘甘茂秦,但甘茂为了感激齐王的赏赐之恩,拒绝回秦,最终留在齐国任上卿。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