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对下列加粗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寒:温暖
  间或一轮:偶尔
B.尘堆:小草
  不事:更改
C.窈:幽深
  折罪:抵罪、赎罪
D.然:庄重
  享:神享用祭品

试题答案

B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小题。

  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风流为一时之冠。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蒲①,曰:“南风不竞②。”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怒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③!”遂拂衣去。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安曰:“吉人辞寡。其少言,知之。”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而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工草隶善丹青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

(《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樗蒲:古代的一种类似后代掷骰子的赌博游戏。

  ②南风不竞:事出《左传·襄公一八年》。古人迷信,常用乐律来占卜出兵的吉凶。一次,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晋国的乐师师旷说:我屡次唱北方的曲调,又唱南方的曲调。南风不竞(南方的曲调不强),象征死亡的声音多,楚国一定不能建功。这里比喻坐在南边的要输。

  ③荀奉倩:人名。即荀粲字奉倩。刘真长:人名。

(1)

对下列句子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谢安 诣:拜访

B.

献之寒温而已       寒温:问候起居的客套话,可理解为寒暄。

C.

青毡我家旧物       旧物:先人的遗物

D.

尝书壁为方丈大字     方丈:佛寺的主持。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吉人辞寡  衣人衣者怀人之忧

B.

客问其   知之

C.

遂拂衣去  追不及

D.

其少言   鲍叔不我不肖

(3)

下列句中省略部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献之)尝观门生樗蒲

B.

(王献之)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

C.

(王献之)工草隶,善丹青

D.

羲之甚以(王献之)为能

(4)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王献之年幼时就享有盛名,受到卑贱门生的评论,他深以为耻,遂拂袖而去。

B.

王献之机警沉着而有智谋,当小偷即将把房内物品全都拿走时,他缓缓说出的一句话,竟吓得小偷全都慌忙逃走。

C.

王献之不仅工于草书和隶书,而且还长于绘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七八岁时这种才能就逐渐显露出来,令其父王羲之大加赞叹。

D.

王献之书画别具一格,变化多端,桓温曾让他在扇上写字,由于书写笔误,趁机做画,画面妙不可言。

(5)

请用“/”为下列文段断句。

工 草 隶 善 丹 青 七 八 岁 时 学 书 羲 之 密 从 后 掣 其 笔 不 得 叹 曰此 儿 后 当 复 有 大 名 尝 书 壁 为 方 丈 大 字 羲 之 甚 以 为 能 观 者 数 百 人。

(6)

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风流为一时之冠。

(2)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答谢民师书

苏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①,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②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③,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④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⑤?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⑥,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⑦,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雨堂字⑧,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

  [注]①自还海北:作者被贬到海南赦免后渡海北还。②左右:对人的尊称。③疑若不文:怀疑似乎不需要讲究文采。④扬雄:西汉学者。⑤“此正所谓”四句:意谓文辞艰深而内容浅易就是雕虫篆刻,不仅扬雄的赋是这样,他的《太玄》《法言》部属于这一类。⑥变其音节:指不用赋的格律形式而改写散文。⑦《诗经》的风雅中有一些表达忧怨之情的篇章,汉人称为“变风”“变雅”。⑧惠力:惠力寺。法雨堂:殿堂名。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近奉,亟辱问讯        违:离别

B.

起居佳胜,感慰深矣     审:明白

C.

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     坐:因为

D.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浅易之说 文:文采

(2)

下列各组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数赐临,倾盖如故 ②生孩六月,慈父

B.

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 ②舍郑以为东道主

C.

①岂能有益左右 ②其身也,则耻师焉

D.

①非人所能口舌定贵贱也 ②夫夷近,则游者众

(3)

下列各项,不属于作者赞同的写文章的法则的一项是

[  ]

A.

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B.

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C.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

D.

辞达而已矣

(4)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文章开头寒暄几句,流露被贬的感慨,同时也对谢民师的热情相待以及两人的文章知交表示特别高兴。感情曲折变化,内容环环相扣。

B.

作者从评说谢民师的文章入手,畅谈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叙议结合,旨在明理。作者以行云流水为喻,生动而富于形象,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C.

文章罗列了屈原、贾谊、司马相如等作家,论其优劣,以明“辞达”的内涵。作为反证,作者分析扬雄的失误,认为他主要在于没有很好地掌握“辞达”这一要领。

D.

全文平易自然,流畅婉转,行文曲折舒缓,含而不露,须悉心品味,方能领略其中的奥妙,如陈年美酒,初入口也许一般,但稍许回味,才觉甘醇无限。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