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存者偷生,死者长已矣
③兰亭已,梓泽丘墟
④太后日:“敬诺,年几何?”

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试题答案

C
相关题目

走过荒原

  ①诗歌总是使人难忘。我已经很少阅读诗歌了,然而诗歌中的一些意象,比如日本俳句中的菊花与刀,前苏联诗歌中的路,英国诗歌里的夜莺与云雀,却无论如何挥之下去。

  ②类似的自然还有荒原。少年时读过的唐诗,诸如“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片孤城万仞山”、“远目不堪空际送”这样的句子,我至今耳熟能详;而T·S·艾略特的《荒原》,“四月是最残酷的月份,在荒原上/孕育出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混合在一起,用春雨/搅动那些迟钝的根。/冬日使我们温暖,它以遗忘的雪/覆盖大地,用干枯的块茎/喂养弱小的生命……”十多年过后,我还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

  ③是什么使荒原让我如此刻骨铭心?某年某月,当我在北京听到根据日本民歌改编的吉他曲《荒城之恋》时,竟禁不住潸然泪下--既感叹中日文化之间难以言说的千丝万缕,更为飘然逝去的岁月无限感伤。想来,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名篇所蕴含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精妙的语言,广阔的文化语境,对人类生活和文明的深邃的洞察;而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荒原意象带给我的强烈对比和无限想像--少年时居住在江南小镇,杏花春雨中感受荒原的粗犷、苍凉和沉寂,无法不怦然心动;读到艾略特,我正在喧嚣的上海,荒原的辽阔与地老天荒、荒原上那些卑贱的、渺小的生命之坚韧的律动,让我觉得在大都市所有的寻梦和挣扎都是在自寻烦恼--成为真正的大地之子,或许是当时潜意识的梦想。

  ④然而,认真想来,如果不考虑诗歌的审美,我所谓的想像和潜意识是否有点矫情?因为实际上,大概在五年前,我曾因一个项目来到了西部;我本有很多机会去看看荒原、直面荒原甚至走过荒原的,可是,总是因为怕错过一些所谓的商机而最终未能成行。扪心自问,即使经过诗歌无尽的洗礼,我是否依然俗不可耐?我的诗情画意是否仅仅耽于想象之中?而诸如荒原这样的景致,如果仅仅在想像中被人记起,如果记忆后仅仅是抒情、观赏或者把玩的对象,这是不是人类和自然的悲哀?可以没有荒原吗?

  ⑤这使我想起很多人对流浪歌曲的喜爱。大概是以三毛的《橄榄树》为滥觞,流浪的歌吟便充斥于华语歌坛,仿佛整个华人世界就是流浪的故乡。时至今日,歌坛对于流浪的缠绵之情依然经久不散。然而,现实的问题是,那些词曲作者,那些歌手,有多少像三毛一样羁旅天涯、浪迹世界的感受?又有多少愿意去真正地流浪?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过是在城市呆烦了之后,因为休闲以及一些商业目的,到另一座城市或乡村逍遥地作了一番“伪流浪”。

  ⑥荒原的情形与此并没有两样。荒原的确是粗犷的,但粗犷的另一面可能是严酷;荒原是苍凉的,但苍凉的背后隐藏着凄苦;荒原是沉寂的,但沉寂并不是宁静;荒原上生命在坚韧地律动,然而却又是如此孱弱;荒原上的爱情或许激烈奔放,但那爱情却绝对包涵着无奈;荒原有大美存焉,然而大美又怎么能替代人间烟火?所以,高适、岑参们的“边塞诗”究其实是远戍边地的无奈的宣泄;艾略特如果不是在慕尼黑隔岸观火,估计也没有抒写荒原的闲情;至于像我这一类修炼不到家的凡人俗子,无病呻吟是常有的事。因此,荒原经常是停留于艺术的虚幻和人们的想像中,走过荒原大多是一种形式,一种见证。有多少人抛弃了尘世的欢乐向荒原迁徙?所以,荒原似乎总是亘古不变,荒原似乎就这样一直在地老天荒。

  ⑦但是,追求平等与福祉应该是人类无法舍弃的权利和义务,我们有什么理由听任荒原一直荒芜下去?仅仅为了审美的满足,而后抱着某种优越感去俯视荒原上的同类,这是不是太不公平?由此,就分外觉得福利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可贵:研究贫困的荒原,走进寂寥的荒原,然后去想办法改造荒原。这样,即使一片荒原都不存在了,所谓的艺术因之失去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却难道不是人类与自然一大真正的进步?所以,我渴望走过已经不再是荒原的“荒原”,企盼所有的荒原都像我的家乡一样山清水秀,也期待诗歌再现的荒原一片绿色。

  ⑧然而,遗憾的是,就在写作本文的此刻,阿富汗南部的荒原正笼罩在战火之中,坎大哈和扎兰季在悲伤地哭泣。或许,我所有期待终归只是一种妄想,荒原,将可能永远无法逃脱荒原和寂寥的宿命。

(1)

第三段中“强烈对比”,从审美角度说,是指□□美和□□美的鲜明对比。

(2)

用一句话概括第②③段的大意:________

(3)

为什么要写“很多人对流浪歌曲的喜爱”(第⑤段)这一段?

________

(4)

文章说:荒原和表观荒原的作品:能给人“审美的满足”,其美感具体体现在

(5)

根据文意,下列判断正确的两项是

A.

“成为真正的大地之子”,是作者始终不渝的真挚愿望,也是他喜爱荒原作品的一个原因。

B.

第⑥段加粗的“隔岸观火”在这里指远离了荒原,用全新的视角思考荒原,才能真切地反映那里的严酷、凄苦和生命的孱弱而艰难以及爱情的无奈。

C.

文末“也期待诗歌再现的荒原一片绿色”,寄托了作者打破艺术窠臼,期待创新之作的美好愿望。

D.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希望人们研究荒原:定进荒原,改造荒原,使荒原不再荒芜。

E.

本文谈的是诗歌中的意象问题,重点分析了中外著名的荒原作品令人青睐的原因及其审美价值之所在。

F.

作者反对抱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去描写人类的原始和落后状态。

(6)

第⑤段中有这么一个句子:“流浪歌吟便充斥于华语歌坛,仿佛整个华人世界就是流浪的故乡。”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加以分析,说明这句蕴含的感情。

(7)

第①段中说到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不少意象,常有较为周定的意义。请举其中的一个意象,并用一句话对其意义作简要说明。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走过荒原

  ①诗歌总是使人难忘。我已经很少阅读诗歌了,然而诗歌中的一些意象,比如日本俳句中的菊花与刀,前苏联诗歌中的路,英国诗歌里的夜莺与云雀,却无论如何挥之下去。

    ②类似的自然还有荒原。少年时读过的唐诗,诸如“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片孤城万仞山”、“远目不堪空际送”这样的句子,我至今耳熟能详;而 T· S·艾略特的《荒原》,“四月是最残酷的月份,在荒原上/孕育出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混合在一起,用春雨/搅动那些迟钝的根。/冬日使我们温暖,它以遗忘的雪/覆盖大地,用干枯的块茎/喂养弱小的生命……”十多年过后,我还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

  ③是什么使荒原让我如此刻骨铭心?某年某月,当我在北京听到根据日本民歌改编的吉他曲《荒城之恋》时,竟禁不住潸然泪下———既感叹中日文化之间难以言说的千丝万缕,更为飘然逝去的岁月无限感伤。想来,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名篇所蕴含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精妙的语言,广阔的文化语境,对人类生活和文明的深邃的洞察;而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荒原意象带给我的强烈对比和无限想像———少年时居住在江南小镇,杏花春雨中感受荒原的粗犷、苍凉和沉寂,无法不怦然心动;读到艾略特,我正在喧嚣的上海,荒原的辽阔与地老天荒、荒原上那些卑贱的、渺小的生命之坚韧的律动,让我觉得在大都市所有的寻梦和挣扎都是在自寻烦恼———成为真正的大地之子,或许是当时潜意识的梦想。

  ④然而,认真想来,如果不考虑诗歌的审美,我所谓的想像和潜意识是否有点矫情?因为实际上,大概在五年前,我曾因一个项目来到了西部;我本有很多机会去看看荒原、直面荒原甚至走过荒原的,可是,总是因为怕错过一些所谓的商机而最终未能成行。扪心自问,即使经过诗歌无尽的洗礼,我是否依然俗不可耐?我的诗情画意是否仅仅耽于想象之中?而诸如荒原这样的景致,如果仅仅在想像中被人记起,如果记忆后仅仅是抒情、观赏或者把玩的对象,这是不是人类和自然的悲哀?可以没有荒原吗?

  ⑤这使我想起很多人对流浪歌曲的喜爱。大概是以三毛的《橄榄树》为滥觞,流浪的歌吟便充斥于华语歌坛,仿佛整个华人世界就是流浪的故乡。时至今日,歌坛对于流浪的缠绵之情依然经久不散。然而,现实的问题是,那些词曲作者,那些歌手,有多少像三毛一样羁旅天涯、浪迹世界的感受?又有多少愿意去真正地流浪?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过是在城市呆烦了之后,因为休闲以及一些商业目的,到另一座城市或乡村逍遥地作了一番“伪流浪”。

  ⑥荒原的情形与此并没有两样。荒原的确是粗犷的,但粗犷的另一面可能是严酷;荒原是苍凉的,但苍凉的背后隐藏着凄苦;荒原是沉寂的,但沉寂并不是宁静;荒原上生命在坚韧地律动,然而却又是如此孱弱;荒原上的爱情或许激烈奔放,但那爱情却绝对包涵着无奈;荒原有大美存焉,然而大美又怎么能替代人间烟火?所以,高适、岑参们的“边塞诗”究其实是远戍边地的无奈的宣泄;艾略特如果不是在慕尼黑隔岸观火,估计也没有抒写荒原的闲情;至于像我这一类修炼不到家的凡人俗子,无病呻吟是常有的事。因此,荒原经常是停留于艺术的虚幻和人们的想像中,走过荒原大多是一种形式,一种见证。有多少人抛弃了尘世的欢乐向荒原迁徙?所以,荒原似乎总是亘古不变,荒原似乎就这样一直在地老天荒。

  ⑦但是,追求平等与福祉应该是人类无法舍弃的权利和义务,我们有什么理由听任荒原一直荒芜下去?仅仅为了审美的满足,而后抱着某种优越感去俯视荒原上的同类,这是不是太不公平?由此,就分外觉得福利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可贵:研究贫困的荒原,走进寂寥的荒原,然后去想办法改造荒原。这样,即使一片荒原都不存在了,所谓的艺术因之失去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却难道不是人类与自然一大真正的进步?所以,我渴望走过已经不再是荒原的“荒原”,企盼所有的荒原都像我的家乡一样山清水秀,也期待诗歌再现的荒原一片绿色。

  ⑧然而,遗憾的是,就在写作本文的此刻,阿富汗南部的荒原正笼罩在战火之中,坎大哈和扎兰季在悲伤地哭泣。或许,我所有期待终归只是一种妄想,荒原,将可能永远无法逃脱荒原和寂寥的宿命。

    1.(2分)第三段中“强烈对比”,从审美角度说,是指□□美和□□美的鲜明对比。(各填一个字或各填两个字)

    2.(3分)用一句话概括第②③段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为什么要写“很多人对流浪歌曲的喜爱”(第⑤段)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文章说:荒原和表观荒原的作品:能给人“审美的满足”,其美感具体体现在

    5.(4分)根据文意,下列判断正确的两项是……………………………………(    )(    )

      A.“成为真正的大地之子”,是作者始终不渝的真挚愿望,也是他喜爱荒原作品的一个原因。

      B.第⑥段加点的“隔岸观火”在这里指远离了荒原,用全新的视角思考荒原,才能真切地反映那里的严酷、凄苦和生命的孱弱而艰难以及爱情的无奈。

      C.文末“也期待诗歌再现的荒原一片绿色”,寄托了作者打破艺术窠臼,期待创新之作的美好愿望。

      D.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希望人们研究荒原:定进荒原,改造荒原,使荒原不再荒芜。

      E.本文谈的是诗歌中的意象问题,重点分析了中外著名的荒原作品令人青睐的原因及其审美价值之所在。   

      F.作者反对抱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去描写人类的原始和落后状态。

   6.(3分)第⑤段中有这么一个句子:“流浪歌吟便充斥于华语歌坛,仿佛整个华人世界就是流浪的故乡。”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加以分析,说明这句蕴含的感情。

    7.(3分)第①段中说到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不少意象,常有较为周定的意义。请举其中的一个意象,并用一句话对其意义作简要说明。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粱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

下列两句中的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奈何取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  ]

A.

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

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

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

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2)

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锱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呕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之所指是

[  ]

A.

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更后来的人;④是指秦人。

B.

①②④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更后来的人。

C.

①③相同,都是指唐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

D.

①④相同,都是指唐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4)

下列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

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

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

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5)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回答问题

颜回攫甑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选自《论语》)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孔子乎陈、蔡之间    穷:困窘,这里指包围

B.

食熟,孔子而进食    谒:拜请

C.

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馈:喂,这里指向尊长进食

D.

者煤炱入甑中      向:介词,“对”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孔子穷陈、蔡之间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B.

①颜回索米,得爨之

②所信者目也,目犹不可信

C.

①所恃者心

②君子之至于斯,吾未尝不得见也

D.

①向煤炱入甑中

②知之不如好之者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颜回攫甑”的故事发生在孔子及其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的那一段时期。

B.

颜回将饭做好以后,因为饥饿难当,便偷偷地吃了一口,然后请孔子进食。

C.

孔子看见颜回抓饭吃,于是便假装没看见,假托自己所做的梦含蓄地批评了颜回。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信者不疑,疑者不信”的原则,不能只凭表象判断是非。

(4)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颜回攫甑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选自《论语》)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孔子乎陈、蔡之间     穷:困窘,这里指包围

B.

食熟,孔子而进食     谒:拜请

C.

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  馈:喂,这里指向尊长进食

D.

者煤炱入甑中       向:介词,对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孔子穷陈、蔡之间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B.

①颜回索米,得爨之

②所信者目也,目犹不可信

C.

①所恃者心

②君子之至于斯,吾未尝不得见也

D.

①向煤炱入甑中

②知之不如好之者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颜回攫甑”的故事发生在孔子及其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的那一段时期。

B.

颜回将饭做好以后,因为饥饿难当,便偷偷地吃了一口,然后请孔子进食。

C.

孔子看见颜回抓饭吃,于是便假装没看见,假托自己所做的梦含蓄地批评了颜回。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信者不疑,疑者不信”的原则,不能只凭表象判断是非。

(4)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

解释下面加粗词的意义。

①遥襟畅    甫:

四美具     四美:

③识盈虚之有  数:

④时运不齐    不齐:

(2)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作者在此所说的“兴”指什么?又因何而“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是怎样由兴致勃勃想到悲凉身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两段文字总的来说表现出王勃怎样的思想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对文段中出现的修辞,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

“睢园绿竹”“邺水朱华”,都用了事典,含蓄而凝练地写出宴会的豪华和人物的高雅。

B.

“气凌彭泽之樽”“光照临川之笔”,运用了借代修辞手法,“彭泽”“临川”都是称名的代用,分别代指陶渊明和谢灵运。

C.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云间”两个词语义双关,既指时间又代人物。

D.

“怀帝阍而不见”,作者运用了借代手法,借“帝阍”来措辞,表意婉曲。“帝阍”在此意为皇帝的宫门。

(6)

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犹似屈原和贾谊。

B.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7)

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描写宴会的“娱游”之乐,乐在“爽籁纤歌”“群贤毕至”“良辰美景”。

B.

“天高地迥”一联从结构上看是过渡句,表明作者由“乐”转而写“悲”。

C.

选文作者用“北辰”“帝阍”“宣室”等词语来代指国君,并且表达虽远离京城,仍不同流合污的气概。

D.

从修辞角度来看,这段大量运用对偶的句式,写出了上下浑成、虚实相衬的意境美。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交易新声,得幸于武宗①,恃恩自恣。宣宗②初亦召供奉。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③,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④。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⑤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⑥法也。”卒不赦程。

  注:①武宗:唐武宗李炎。②宣宗:武宗的儿子李忱。?③倚嫔御歌:为妃嫔唱歌伴奏。④京兆:京兆尹,指京城长安的地方官。⑤苑:皇帝的花园。⑥高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1)

下面对加粗词的解释都错的一组是

①恃恩自(放肆)

②不得永陛下(奉承)

眦睚杀人(瞪眼,发怒,指极小的仇怨)

④乐将(演奏)

⑤以是为(怨恨)

[  ]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⑤

D.

④⑤

(2)

对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

下面句中加粗的“以”字与“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中的“以”字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他工辈程艺天下无双

B.

动上意

C.

吾两人在也

D.

举所佩玉,示之者三

(4)

下面例句中加粗的“负”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罗程陛下

②宁许以秦曲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

④廉颇闻之,肉袒

⑤秦贪,其强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④⑤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