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关于《飞向太空的航程》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从本文全文来看,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
      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B.“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但读者急于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
      事,作者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历程,正好满足了读者的这一需
      求。
C.作者把“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这一事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使现实事件
      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和凝重感。
D.这篇文章按照逻辑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试题答案

D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天外星球播种地球生命

    科学家们表示,陨石撞击地球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恐怕已让反抛至太空的地球细菌抵达了遥远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

    这项说法恰好颠覆了胚种论。根据该理论,地球生命起源于外来的彗星或陨石上的微生物。任职加州莫非特田市美国航空航天局安姆斯研究中心的行星科学家摩尔表示,上述两种理论皆认为,生物在太阳系中散布的方式,非常类似细菌在一间拥挤的教室内相互追赶,他说:“只要一颗行星上出现了生命,所有的行星都会出现生命。”

    我们已知,火星与月球上发生的撞击足以将岩石抛掷到太空中,最后掉落在地球表面,成为小型陨石;地球岩石要飞散至太阳系边缘则较不容易,因为这些物体必须先摆脱强大的太阳引力。  

    为了要找出6500万年前造成齐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大撞击,有多少岩石能抵达外太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然后追踪数百万碎片弹射的路径。发现类似规模的撞击事件,曾在地球历史上出现过数次。

    研究团队同时观察,有多少地球碎片能抵达公认较适合生命生长的环境,例如土星的卫星泰坦星、木星的卫星欧罗巴星。“我以前认为机率微乎其微。”领导该研究团队且任职于加拿大温哥华哥伦比亚大学的行星科学家葛雷德曼表示。

    但是研究的结果却让葛雷德曼相当惊讶。在500万年内,约有100个左右的物体抵达欧罗巴星,且约有30个抵达泰坦星。2006年3月16日,他在得州联盟市举行的月球与行星科学研讨会中,发表了这项模拟结果。

    然而,经历了突发的高温环境,以及抛入太空后的加速度作用,细菌还能存活下来吗?

    研讨会中诸多研究学者对上述问题持肯定的立场。佛罗里达大学微生物专家尼克森

即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安姆斯研究中心内,利用房子大小的喷射器进行相关测试。

    为了模拟陨石的撞击力,他与同事们将弹珠大小的弹丸,以每秒5公里的速度发射至带有细菌孢子的水盘,再以泡沫塑料承接向上飞散的破瓦残碟。该研究团队发现,约有万分之一的细菌得以存活下来,摩尔表示:“这项实验结果是建立在相当精准的计算之上的。”

    许多天文学家相信,细菌在太空中经历宇宙辐射的曝晒旅程后,依旧能存活,其上

依附的细菌几乎一定会因落地的撞击力而相继死亡。

    “但是在泰坦星上则是不同的结果。”葛雷德曼如此表示。该卫星外围浓厚的大气层会使陨石破碎成块,同时减缓碎块下降的速度,葛雷德曼说:“这形成了相当良好的安全网。”他补充说,“着陆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还会融化冰层,制造出一个为时不久但能让这些天外访客栖居的水池。” 

    在研讨会上,有人询问葛雷德曼:假设少数细菌真能安全抵达泰坦星的陆面,在该卫星大约零下170摄氏度的酷寒环境中,细菌是否能生存?“这就有劳诸位来解答了,”葛雷德曼告诉听众们,“我只不过是一个送货的‘小弟弟’。”   

  (选自《海外文摘》2007年第2期)

5.下列关于“胚种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胚种论”认为外来的彗星或陨石上的微生物是地球生命的起源。

   B.“胚种论”认为生物在太阳系中散布的方式,非常类似细菌在一间拥挤的教室内相互追赶。

   C.只要一颗行星上出现了生命,所有的行星都会出现生命。

   D.陨石撞击地球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已让反抛至太空的地球细菌抵达了遥远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相信,细菌在太空中经历宇宙辐射的曝晒旅程后,依旧能存活。

   B.研究证实,经历了突发的高温环境,以及抛入太空后的加速度作用,约有万分之一的细菌得以存活下来。

   C.因为卫星外围浓厚的大气层会使陨石破碎成块,同时减缓碎块下降的速度,所以这将有的于陨石上依附的细菌到达卫星后存活。   

   D.少数细菌能安全抵达泰坦星的陆面,只是细菌是否能生存还是个未知数。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表示,在天外星球播种地球生命完全是有可能的。

   B.地球细菌要想达到天外星球需要克服突发高温、加速度、宇宙辐射、落地撞击力等一系列的考验。   

   C.2006年3月16日,葛雷德曼在得州联盟市举行的月球与行星科学研讨会中,发表的模拟结果因其科学性,将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

   D.虽然人们相信细菌可以从地球到达遥远的天外星球,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弄不明白。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人类首次“登陆”
  火星人类终于“踏上”了火星。名为“火星500”的首个火星登陆模拟计划目前正在成为世人的关注焦点。目前,已分批送出了两批宇航员“去火星”,其中包括中国志愿者王跃。这个模拟项目庞大而细腻,模拟了人类登陆火星后的各种活动和迹象,主要关注宇航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上周,这些“远征勇士”终于“抵达”了火星,并进行了模拟火星活动。
模拟30年后的工作   
  莫斯科时间14日下午1时,第一批两名宇航员成功“登陆”火星。这算是今后人类真正在火星上留下脚印之前,尝试迈出的“一小步”。
  经过8个月“与世隔离”的“航行”,俄罗斯和意大利的两名宇航员终于穿上了沉重的白色宇航服和笨拙的宇航靴,离开太空舱,小心翼翼地踩上火星红色的土地。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位处莫斯科的研究中心肉。
  与此同时,在相隔不远的太空控制中心,俄罗斯和欧洲最项尖的太空专家们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发来的同期视频,他们眼见着两位宇航员走起了太空步,耳边传来类似走在火星表面上时才发出的“咔嚓”声。
  “我们今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达维多夫( Vitaly Davydov)说,“宇航员们感觉良好。”不过,他也说,他们身着重达32千克的太空服,还得背着硕大的氧气管,摇摇晃晃地走在坑坑洼洼的沙地中并不容易。
  两人试验性地走了几步,然后将俄罗斯和中国的国旗,以及欧洲航天局(ESA)的旗帜插在了“火星”地面上,随后又采集了一些土壤样品。目前,人类的计划是,在2040年之前,能够在真正的火星上做这些事情。
  此次“火星登陆”原计划要行走93分钟,但是最后缩减为8分钟。目前,没有人对这一变动作出解释。
宇航员面临多重压力 
  “火星500”计划总共将持续520天,模拟从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着陆火星到返回地球的过程。
  2月1日,模拟飞行器“到达”火星。2月14日,试验登陆舱与主舱“分离”,第一小组“登陆”火星,其他人则留在“轨道”上。2月18日,小组人员进行更换。
  这是一个多国合作项目,实验实体是在莫斯科的俄罗斯科擎院的生物医学问题研究中心进行的,实验则由欧盟航天局设计组织。参加“火星500”项目的六名志愿者宇航员分别来自俄罗斯、中国、法国和意大利。中国志愿者、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教员王跃作为第二批“登陆”人员在当地时间18日替换已登陆的意大利志愿者。
  这是人类第一次模拟登陆火星,实验主要集中模拟长途太空旅行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在历时500天的模拟飞行中,这六名20到30岁的宇航员们都身处模拟太空舱内,与外部的联系都十分有限。实验甚至特意设计了一段长达20分钟的登陆延误。因此,宇航员们必须体验长时间的隔离、长途跋涉及机械故障等多重压力。
  成功“登陆”火星之后,除了提取样品之外,小组还将测量模拟火星的磁极,以及用当年俄罗斯人登陆月球时所设计的测量工具来做一些地面实验。
  目前,俄罗斯已经表示将可能和美国宇航局合作,在20到30年内向火星发射真正的飞行器,不过经过这次模拟登陆测试,一些宇航官员认为,这个时间可能会缩短一些。“20年将会是准备这一太空旅行的合适的时间。”达维多夫说,“我觉得这很可能实现。”(摘自2011年2月20日《新京报》,记者:金煜)
1.这篇新闻的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在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2.在“模拟30年后的工作”一部分中,作者先说这是“一小步”,后来又引用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达维多夫的话,说“我们今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样说是不是矛盾?为什么? 
                                                                                      
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人类登陆火星所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人类首次“登陆”火星  
  人类终于“踏上”了火星。名为“火星500”的首个火星登陆模拟计划目前正在成为世人的关注焦点,目前,已分批送出了两批宇航员“去火星”,其中包括中国志愿者王跃。这个模拟项目庞大而细腻,模拟了人类登陆火星后的各种活动和迹象,主要关注宇航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上周,这些“远征勇士”终于“抵达”了火星,并进行了模拟火星活动。
模拟30年后的工作
  莫斯科时间14日下午1时,第一批两名宇航员成功“登陆”火星。这算是今后人类真正在火星上留下脚印之前,尝试迈出的“一小步”。
  经过8个月“与世隔离”的“航行”,俄罗斯和意大利的两名宇航员终于穿上了沉重的白色宇航服和笨拙的宇航靴,离开太空舱,小心翼翼地踩上火星红色的土地。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位处莫斯科的研究中心内。
  与此同时,在相隔不远的太空控制中心中,俄罗斯和欧洲最顶尖的太空专家们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发来的同期视频,他们眼见着两位宇航员走起了太空步,耳边传来类似走在火星表面上时才发出的“咔嚓”声。
  “我们今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达维多夫(VitalyDavydov)说,“宇航员们感觉良好。”不过,他也说,他们身着重达32千克的太空服,还得背着硕大的氧气罐,摇摇晃晃地走在坑坑洼洼的沙地中并不容易。
  两人试验性地走了几步,然后将俄罗斯和中国的国旗,以及欧洲航天局(ESA)的旗帜插在了“火星”地面上,随后又采集了一些土壤样本。目前,人类的计划是,在2040年之前,能够在真正的火星上做这些事情。
  此次“火星登陆”原计划要行走93分钟,但是最后缩减为50分钟。目前,没有人对这一变动做出解释。
宇航员面临多重压力
  “火星500”计划总共将持续520天,模拟从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着陆火星到返回地球的过程。
  2月1日,模拟飞行器“到达”火星。2月14日,试验登陆舱与主舱“分离”,第一组小组“登陆”火星,其他人则留在“轨道”上。2月18日,小组人员进行更换。
  这是一个多国合作项目,实验实体是在莫斯科的俄罗斯科学院的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进行的,实验则由欧盟航天局设计组织。参加“火星500”项目的六名志愿者宇航员分别来自俄罗斯、中国、法国和意大利。中国志愿者、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教员王跃作为第二批“登陆”人员在当地时间18日替换已登陆的意大利志愿者。
  这是人类第一次模拟登陆火星,实验主要集中模拟长途太空旅行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在历时500天的模拟飞行中,这六名20到30岁的宇航员们都身处模拟太空舱内,与外部的联系都十分有限。实验甚至特意设计了一段长达20分钟的登陆延误。因此,宇航员们必须体验长时间的隔离、长途跋涉及机械故障等多重压力。
  成功“登陆”火星之后,除了提取样品之外,小组还将测量模拟火星的磁极,以及用当年俄罗斯人登陆月球时所设计的测量工具来做一些地面实验。
  目前,俄罗斯已经表示将可能和美国宇航局合作,在20到30年内向火星发射真正的飞行器,不过经过这次模拟登陆测试,一些宇航官员们认为,这个时间可能会更缩短一些。“20年将会是准备这一太空旅行的合适的时间。”达维多夫说,“我觉得这很可能实现。” (摘自2011年2月20日《新京报》,记者:金煜)
1.这篇新闻的第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在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模拟30年后的工作”一部分中,作者先说这是“一小步”,后来又引用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达维多夫的话,说“我们今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样说是不是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前半部分和“宇航员面临多重压力”部分的内容,简要概括人类登陆火星所要克服的困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