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句中加粗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的文章,就是写出来了,对读者毕竟有什么好处?
B.这篇小说在抗日战争中,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读起来,还有深刻的意义。
C.他一谈起往事,总不免感叹人生叵测,世情险恶。
D.尽管你怎样费尽心机,也不能把这被动局面扭转过来,它只能以失败告终。

试题答案

C
相关题目

阅读回答问题

倒言·说七

  阳山君相卫,闻王之疑己也,乃伪谤樛竖以知之。淖齿闻齐王之恶己也,乃矫为秦使以知之。齐人有欲为乱者,恐王知之,因诈逐所爱者,令走王知之。子之相燕,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言不见。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诚信。

  有相与讼者,子产离之,而无使得通辞,倒其言以告而知之。卫嗣公使人为客过关市,关市苛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吏乃舍之。嗣公谓关吏曰:“某时有客过而所,与汝金,而汝因遣之。”关吏乃大恐,而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阳山君卫        相:做宰相

B.

谤樛竖以知之     伪:假装

C.

因诈逐所爱者,令王知之 走:赶走

D.

有相与者,子产离之   讼:诉讼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矫为秦使以知之

②度我至军中,公

B.

①乃伪谤樛竖知之

②乃矫为秦使知之

C.

①有相与讼,子产离之

②廉颇,赵之良将也

D.

①恐王知,因诈逐所爱者

②闻王疑己也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阳山君、淖齿和那个齐人都是不诚实的人,他们分别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窥探君主的心思。

B.

子之做燕相时,用撒谎的方式问侍从跑出去的是不是白马,通过侍从们的回答来了解侍从中那些不诚实的人。

C.

有对互相诉讼的人,子产把他们隔离开来,使他们无法互相通话,然后将他们的话反过来通知对方,结果了解到了实情。

D.

有一次卫嗣公通过关口上的集市,管理关市的官吏刁难他,他就用金贿赂了关吏,关吏才放他过关。

(4)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淖齿闻齐王之恶己也,乃矫为秦使以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相与讼者,子产离之,而无使得通辞,倒其言以告而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天论

荀子

  天行有,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也?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

(1)对文章中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常 ②治 ③本 ④贰 ⑤薄

A.①经常 ②治理  ③农业生产 ④违背  ⑤迫近

B.①规律 ②正确的治理措施 ③农业生产 ④差错,通“忒” ⑤变化

C.①规律 ②正确的治理措施 ③农业生产 ④差错,通“忒” ⑤迫近

D.①经常 ②治理  ③农业生产 ④差错,通“忒” ⑤迫近

(2)写出下面两句话中的通假字。

①倍道而妄行:_______

②畜积收臧于秋冬:_______

(3)下列各组句子,加粗虚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应之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②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一少牢告庙

③畜积收臧秋冬

④祸患常积忽微

A.①②意义、用法都相同;③④意义、用法也相同。

B.①②意义、用法都不同;③④意义不同,用法相同。

C.①②意义、用法都不同;③④意义、用法也都不同。

D.①②意义、用法都相同;③④意义不同,用法相同。

(4)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界运行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不是为了让尧存在,也不是为了让桀灭亡。

B.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衣食充足而又适应天时变化进行活动,那么天也不能使人生病。

C.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所处的天时条件与太平时期没有什么两样,但是遭遇到的灾难却与太平时期大不相同。

D.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一——天创造的岐山呵,大王把它开辟出来。大王振兴起来的基业,文王使它得到安定。

(5)仔细领会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依据文章内容,“天”“人”的职分分别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天”的职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职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论》是反映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作,请简要概括所选文段表现的荀子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