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面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试题答案
B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乍佐郎。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周文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土,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攉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K#s*5/u (节选自《北史·苏绰传》)
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项是
A.寻除著作佐郎。 除:免职。
B.其五恤狱讼。 狱:案件。
C.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赞成:同意。
D.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旌行。 处分:处罚。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皆询于绰而后定 ②赵氏求救于齐
B.①乃召绰,告之以事 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①因称其有王佐才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D.①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②故木受绳则直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绰博览群书,擅长计算之法,先后受到他的从兄苏让和仆射周惠达的推荐,周文帝宇文泰当即委以重任,使他得以充分表现出色的才能。
B.周文帝去昆明池看鱼,骑在马上与苏绰交谈,结果连网也没张就回长安城,夜里将苏绰留下来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一直谈到天亮。
C.苏绰辅佐周文帝进行改革,拟了“先修心”“敦教化”等六条诏书,周文帝非常重视,自己经常放在身边,并命各部门官员熟读通晓。
D.苏绰生性俭朴,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他日以继夜忙于政事,长期思虑劳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死在任上。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在官岁余,未见知。
译:
②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译:
③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
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萧何追韩信
及项梁渡淮,信乃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畴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召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以为:认为
B、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 亡:逃跑
C、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就:得到
D、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说:同“悦”高兴,佩服。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B、坐法当斩,其畴十三人皆已斩 而予也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王许之。诸将皆喜 之二虫,又何知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又去投奔他,均没被重用。
B、有一次,韩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家族中和他同辈的十三人都挨次被杀了。
C、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萧何都没有追;唯独只去追韩信,是因为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
D、汉王拣了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任命韩信为大将军,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齐宣王见颜斶
齐宣王见颜斶(ch??),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①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左右皆曰:“斶来!斶来!大王据千乘之地,东西南北,莫敢不服。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士之贱也亦甚矣!”
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倨慢骄奢,则凶必从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自古及今而能虚成名于天下者无有!②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是也。《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故侯王称孤、寡。’非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
曰:“斶知足矣!归反朴,则终身不辱也。”
(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 握:跟随
B.矜功不立 矜:夸耀
C.乃今闻细人之行 细人:小人
D.清静贞正以自虞 虞:担忧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倨慢骄奢,则凶必从之 ①无德而望其福者约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是故燕虽小而后亡
①君子焉可侮哉 ①夫玉生于山
②置杯焉则胶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以下四组话,全都表现颜斶“士贵于王”的思想的一组是
①斶亦曰:“王前!” ②士贵耳,王者不贵 ③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④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 ⑤愿请受为弟子 ⑥安行而反臣之邑屋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召见颜斶时,颜斶让齐宣王上前,以这种看似无礼的行为来引起齐王与大臣们
的不满,从而说出自己“士贵于王”的观点。
B.颜斶引用典故、古语辩证地阐述了王与士的关系,特别是在论证“生王不如死士”
时,有力地说服了宣王,使他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C.为了使自己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不遭到破坏,颜斶拒绝了宣王的邀请,表现了他纯正自
守、安贫乐道、向往自由的高尚品格。
D.全文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展现了齐王、颜斶的个性品格及思想感情,将人物形象
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②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是故成其道德而扬功名于后世者,尧、舜、禹是也。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
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则请立太子为王 王好战,请以战喻
B.左右皆靡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C.相如顾召赵御史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D.秦王竟酒 有志者事竟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左右欲刃相如 B.晋军函陵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下列句子从特殊句式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会于西河外渑池 B.虽董之以严刑
C.以其无礼于晋 D.不然,籍何以至此
下列对语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渑池之会是在危险的局势下进行的。“秦伐赵, 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约赵“相会”,明明是恃强凌弱,不怀好意。
B.渑池会上,一主一宾,一众一寡,一有预谋一为被动,蔺相如在剑拔弩张的局势下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武使赵王由被动地位转为主动,迫使秦王理屈词穷,无法可施。。
C.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前”这一极为普通的动作,可是却表现出蔺相如极不平常的机智,唯其“前”,才构成与秦王“五步之内”的距离;“跪”貌似恭敬,实则为其“以颈血溅大王”作蓄势,可以一跃而起。
D.节选文字刻画廉颇虽然着墨不多,但也勾勒出他勇武粗豪、勇于改过的形象。其音容笑貌、思想性格均披沥无遗,使人对他不觉可恨,但觉可爱,也是写得成功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