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句子中的“深”,表示“距离大”的一项是 |
A.有雄才大略,能深谋远虑,是成就大业的基础。 B.对这场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我们深表同情。 C.这里有高山深谷,地形复杂,修筑公路十分困难。 D.每逢深秋时节,香山便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
试题答案
CB.对这场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我们深表同情。
C.这里有高山深谷,地形复杂,修筑公路十分困难。
D.每逢深秋时节,香山便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题。
时光沙漠 叶倾城
⑴我曾对他们投去轻蔑的一瞥。
⑵是多年前,在小三峡。大宁河水青青如雨,船只驶过后的水面,浪花涌动,波光粼粼,是风中不断抖动的大幅丝绸。两岸苍翠欲滴的山,缓缓围拢,仿佛近在咫尺,伸手便可以触及。而在山的最高处,有我从没见过的最干净最高远的天空。
⑶这样的水色山色天色,让大二女生简单的心,在刹那间便蓄满了山的青和水的蓝,心里的震动,一直一直地波光潋滟。
⑷然而回头间我发现,同船的大部分旅客都睡着了。水光阳光的阴影在他们的脸上交织,他们却睡得莫知莫觉,好像他们高额的旅游费用就是用来睡觉的。
⑸不懂得那些熟睡的脸孔,不明白如此的美色当前,怎么竟会有人无动于衷,因而不解里便包含了鄙夷,想:有些人或许天生对美没有感觉,他们的灵魂迟钝。
⑹今年夏天,很偶然的机会,我去了毛乌素沙漠,最后几天,宣布要到一个叫红碱淖的地方。淖:是蒙古语中湖的意思;碱:表示水质含碱;红:晚霞中湖水的颜色吧。红碱淖,便是一个沙漠中的大湖。
⑺初听时便是无法出声的惊奇:沙漠与水的距离,应该是比天堂离地狱的距离更远的吧;沙漠中的湖泊,也应该比患难中的爱情更为弥足珍贵的吧。我听见自己心里无法抗拒的渴望,便去了。
⑻穿过沙漠,到处都是深坑和巨大的裂缝,仿佛曾经天崩地裂留下的遗迹,面包车躲着这些坑,找最像路的地方走,一路颠簸,卷起漫天的沙尘,窗外,是高原上格外毒辣炽热的阳光,劈头盖脸地射过来。我整整坐了一天的车,满身满脸的灰沙,疲倦到了极点。然而想着那湖,想象着它如深闺女子的寂寞与华美,觉得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⑼那湖,是真的美丽。
⑽我们到达的时候是黄昏。夕阳西下,风起云动,满天彩霞倒映在湖水里,仿佛半个湖都在燃烧变幻,而另外半个湖,却仍是海的安静蔚蓝——红碱淖,竟是出乎意料的大,一眼望不到尽头。当我走向湖边,金色的细砂磨着我的足心,咸而湿润的风掠过我凝结了沙块的发,在我的面前,静静呈现的,是海一样广大的红碱淖,而我的背后,依然是落寞的黄沙。
⑾我明明确知这是大自然的神迹,我明明清楚第二天就要离去。也许这就是一生中的唯一,与红碱淖有一面之缘;我明明被它的美丽深深撼动——但是坐在湖边,几天里跋涉的疲倦席卷而来,我努力睁大眼睛,却仍然不可抗拒地睡着了。
⑿等我惊醒的时候天当然已经黑了。就在我后悔不迭,而且深深自责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多年前,在小三峡的船上,我曾经对那些睡着了的游客投去怎样的眼光。
⒀并不是红碱淖的美远逊于小三峡,只是当年的我,和今天的我,已经隔了四年的时光。时光,将当年心中充满爱和美的幻想的大学女生,变成了一个最平凡的女人。
⒁年轻时代的心,是水晶做的,只要一点点光的照耀,就可以立即折射出万道瑰丽的七彩光环。可是那样的心,在生活里到处遇到的都是利器和棱角,即使不至于破碎,也渐渐地布满擦伤的痕迹,被磨得起毛,永远失去了它的晶莹。
⒂童年时心爱的游戏,少年时朦胧的心跳,被第一朵玫瑰点缀过的青春,所有单纯快乐的喜悦,不都是这样,被我们遗忘在时光的背后,再也不能捡拾吗?而即使一切可以重来,又要到时间的哪个角落,才能找回那个打了一个学期工攒路费,甘心吃一路方便面,却仍然心中喜悦,被美深深蛊惑的女孩呢?
⒃所以注定了错过,就像盲人注定要错过每一朵花。
⒄入夜的红碱淖有深紫柔软的天空,面对着那大片模糊的湖水,我深深地知道,今生今世,再也不能有当年初遇小三峡的心动,就好像,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最初的恋情。
⒅夜越来越深了,我起身回房,路上,听见遥远的地方有风的声音,那是从沙漠里传来的吧。而我却在刹那间看到,那广漠荒凉的,时光的沙漠。
选自《中国当代名家散文集萃》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A.文章文笔优美,在描绘景物时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类比、排比,使景物显得尤其动人。
B.作者在第八段描绘穿越沙漠的艰难,意在展现自己的疲惫和对红碱淖的向往,为下文的“不可抗拒地睡着”和“深深自责”做了铺垫。
C.第⒁段,划线句子,以“水晶”比喻“年轻的心”,意在强调年轻的心丰富多彩、对很多事物充满热望。
D.第⒃段,作者说“所以注定了错过”,展现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有类似的感慨。
E.文章写游客们在美景面前睡着是为了与自己在美景面前睡着做类比,展现了自己随着时光流逝心境的变化,但与一般游客不同的是,作者能够对自己的“睡去”进行自省、自责。
作者开篇说“我曾对他们投去轻蔑的一瞥”,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为何对他们对投去轻蔑的一瞥?
曾经对别人“投去轻蔑的一瞥”的作者,在红碱淖的美景前,竟也睡着了。惊醒后的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悟?请结合文章进行概括。
作者在最后说“在刹那间看到,那广漠荒凉的,时光的沙漠”。同学们即将步入成人的行列,有一日“时光的沙漠”也会出现在你的生命中,请结合文本,谈谈你该怎样看待这“时光的沙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题。
时光沙漠 叶倾城
⑴我曾对他们投去轻蔑的一瞥。
⑵是多年前,在小三峡。大宁河水青青如雨,船只驶过后的水面,浪花涌动,波光粼粼,是风中不断抖动的大幅丝绸。两岸苍翠欲滴的山,缓缓围拢,仿佛近在咫尺,伸手便可以触及。而在山的最高处,有我从没见过的最干净最高远的天空。
⑶这样的水色山色天色,让大二女生简单的心,在刹那间便蓄满了山的青和水的蓝,心里的震动,一直一直地波光潋滟。
⑷然而回头间我发现,同船的大部分旅客都睡着了。水光阳光的阴影在他们的脸上交织,他们却睡得莫知莫觉,好像他们高额的旅游费用就是用来睡觉的。
⑸不懂得那些熟睡的脸孔,不明白如此的美色当前,怎么竟会有人无动于衷,因而不解里便包含了鄙夷,想:有些人或许天生对美没有感觉,他们的灵魂迟钝。
⑹今年夏天,很偶然的机会,我去了毛乌素沙漠,最后几天,宣布要到一个叫红碱淖的地方。淖:是蒙古语中湖的意思;碱:表示水质含碱;红:晚霞中湖水的颜色吧。红碱淖,便是一个沙漠中的大湖。
⑺初听时便是无法出声的惊奇:沙漠与水的距离,应该是比天堂离地狱的距离更远的吧;沙漠中的湖泊,也应该比患难中的爱情更为弥足珍贵的吧。我听见自己心里无法抗拒的渴望,便去了。
⑻穿过沙漠,到处都是深坑和巨大的裂缝,仿佛曾经天崩地裂留下的遗迹,面包车躲着这些坑,找最像路的地方走,一路颠簸,卷起漫天的沙尘,窗外,是高原上格外毒辣炽热的阳光,劈头盖脸地射过来。我整整坐了一天的车,满身满脸的灰沙,疲倦到了极点。然而想着那湖,想象着它如深闺女子的寂寞与华美,觉得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⑼那湖,是真的美丽。
⑽我们到达的时候是黄昏。夕阳西下,风起云动,满天彩霞倒映在湖水里,仿佛半个湖都在燃烧变幻,而另外半个湖,却仍是海的安静蔚蓝——红碱淖,竟是出乎意料的大,一眼望不到尽头。当我走向湖边,金色的细砂磨着我的足心,咸而湿润的风掠过我凝结了沙块的发,在我的面前,静静呈现的,是海一样广大的红碱淖,而我的背后,依然是落寞的黄沙。
⑾我明明确知这是大自然的神迹,我明明清楚第二天就要离去。也许这就是一生中的唯一,与红碱淖有一面之缘;我明明被它的美丽深深撼动——但是坐在湖边,几天里跋涉的疲倦席卷而来,我努力睁大眼睛,却仍然不可抗拒地睡着了。
⑿等我惊醒的时候天当然已经黑了。就在我后悔不迭,而且深深自责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多年前,在小三峡的船上,我曾经对那些睡着了的游客投去怎样的眼光。
⒀并不是红碱淖的美远逊于小三峡,只是当年的我,和今天的我,已经隔了四年的时光。时光,将当年心中充满爱和美的幻想的大学女生,变成了一个最平凡的女人。
⒁年轻时代的心,是水晶做的,只要一点点光的照耀,就可以立即折射出万道瑰丽的七彩光环。可是那样的心,在生活里到处遇到的都是利器和棱角,即使不至于破碎,也渐渐地布满擦伤的痕迹,被磨得起毛,永远失去了它的晶莹。
⒂童年时心爱的游戏,少年时朦胧的心跳,被第一朵玫瑰点缀过的青春,所有单纯快乐的喜悦,不都是这样,被我们遗忘在时光的背后,再也不能捡拾吗?而即使一切可以重来,又要到时间的哪个角落,才能找回那个打了一个学期工攒路费,甘心吃一路方便面,却仍然心中喜悦,被美深深蛊惑的女孩呢?
⒃所以注定了错过,就像盲人注定要错过每一朵花。
⒄入夜的红碱淖有深紫柔软的天空,面对着那大片模糊的湖水,我深深地知道,今生今世,再也不能有当年初遇小三峡的心动,就好像,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最初的恋情。
⒅夜越来越深了,我起身回房,路上,听见遥远的地方有风的声音,那是从沙漠里传来的吧。而我却在刹那间看到,那广漠荒凉的,时光的沙漠。
选自《中国当代名家散文集萃》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A.文章文笔优美,在描绘景物时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类比、排比,使景物显得尤其动人。 |
B.作者在第八段描绘穿越沙漠的艰难,意在展现自己的疲惫和对红碱淖的向往,为下文的“不可抗拒地睡着”和“深深自责”做了铺垫。 |
C.第⒁段,划线句子,以“水晶”比喻“年轻的心”,意在强调年轻的心丰富多彩、对很多事物充满热望。 |
D.第⒃段,作者说“所以注定了错过”,展现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有类似的感慨。 |
【小题2】作者开篇说“我曾对他们投去轻蔑的一瞥”,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为何对他们对投去轻蔑的一瞥?(6分)
【小题3】曾经对别人“投去轻蔑的一瞥”的作者,在红碱淖的美景前,竟也睡着了。惊醒后的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悟?请结合文章进行概括。(6分)
【小题4】作者在最后说“在刹那间看到,那广漠荒凉的,时光的沙漠”。同学们即将步入成人的行列,有一日“时光的沙漠”也会出现在你的生命中,请结合文本,谈谈你该怎样看待这“时光的沙漠”。(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题。
时光沙漠 叶倾城
⑴我曾对他们投去轻蔑的一瞥。
⑵是多年前,在小三峡。大宁河水青青如雨,船只驶过后的水面,浪花涌动,波光粼粼,是风中不断抖动的大幅丝绸。两岸苍翠欲滴的山,缓缓围拢,仿佛近在咫尺,伸手便可以触及。而在山的最高处,有我从没见过的最干净最高远的天空。
⑶这样的水色山色天色,让大二女生简单的心,在刹那间便蓄满了山的青和水的蓝,心里的震动,一直一直地波光潋滟。
⑷然而回头间我发现,同船的大部分旅客都睡着了。水光阳光的阴影在他们的脸上交织,他们却睡得莫知莫觉,好像他们高额的旅游费用就是用来睡觉的。
⑸不懂得那些熟睡的脸孔,不明白如此的美色当前,怎么竟会有人无动于衷,因而不解里便包含了鄙夷,想:有些人或许天生对美没有感觉,他们的灵魂迟钝。
⑹今年夏天,很偶然的机会,我去了毛乌素沙漠,最后几天,宣布要到一个叫红碱淖的地方。淖:是蒙古语中湖的意思;碱:表示水质含碱;红:晚霞中湖水的颜色吧。红碱淖,便是一个沙漠中的大湖。
⑺初听时便是无法出声的惊奇:沙漠与水的距离,应该是比天堂离地狱的距离更远的吧;沙漠中的湖泊,也应该比患难中的爱情更为弥足珍贵的吧。我听见自己心里无法抗拒的渴望,便去了。
⑻穿过沙漠,到处都是深坑和巨大的裂缝,仿佛曾经天崩地裂留下的遗迹,面包车躲着这些坑,找最像路的地方走,一路颠簸,卷起漫天的沙尘,窗外,是高原上格外毒辣炽热的阳光,劈头盖脸地射过来。我整整坐了一天的车,满身满脸的灰沙,疲倦到了极点。然而想着那湖,想象着它如深闺女子的寂寞与华美,觉得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⑼那湖,是真的美丽。
⑽我们到达的时候是黄昏。夕阳西下,风起云动,满天彩霞倒映在湖水里,仿佛半个湖都在燃烧变幻,而另外半个湖,却仍是海的安静蔚蓝——红碱淖,竟是出乎意料的大,一眼望不到尽头。当我走向湖边,金色的细砂磨着我的足心,咸而湿润的风掠过我凝结了沙块的发,在我的面前,静静呈现的,是海一样广大的红碱淖,而我的背后,依然是落寞的黄沙。
⑾我明明确知这是大自然的神迹,我明明清楚第二天就要离去。也许这就是一生中的唯一,与红碱淖有一面之缘;我明明被它的美丽深深撼动——但是坐在湖边,几天里跋涉的疲倦席卷而来,我努力睁大眼睛,却仍然不可抗拒地睡着了。
⑿等我惊醒的时候天当然已经黑了。就在我后悔不迭,而且深深自责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多年前,在小三峡的船上,我曾经对那些睡着了的游客投去怎样的眼光。
⒀并不是红碱淖的美远逊于小三峡,只是当年的我,和今天的我,已经隔了四年的时光。时光,将当年心中充满爱和美的幻想的大学女生,变成了一个最平凡的女人。
⒁年轻时代的心,是水晶做的,只要一点点光的照耀,就可以立即折射出万道瑰丽的七彩光环。可是那样的心,在生活里到处遇到的都是利器和棱角,即使不至于破碎,也渐渐地布满擦伤的痕迹,被磨得起毛,永远失去了它的晶莹。
⒂童年时心爱的游戏,少年时朦胧的心跳,被第一朵玫瑰点缀过的青春,所有单纯快乐的喜悦,不都是这样,被我们遗忘在时光的背后,再也不能捡拾吗?而即使一切可以重来,又要到时间的哪个角落,才能找回那个打了一个学期工攒路费,甘心吃一路方便面,却仍然心中喜悦,被美深深蛊惑的女孩呢?
⒃所以注定了错过,就像盲人注定要错过每一朵花。
⒄入夜的红碱淖有深紫柔软的天空,面对着那大片模糊的湖水,我深深地知道,今生今世,再也不能有当年初遇小三峡的心动,就好像,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最初的恋情。
⒅夜越来越深了,我起身回房,路上,听见遥远的地方有风的声音,那是从沙漠里传来的吧。而我却在刹那间看到,那广漠荒凉的,时光的沙漠。
选自《中国当代名家散文集萃》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A.文章文笔优美,在描绘景物时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类比、排比,使景物显得尤其动人。
B.作者在第八段描绘穿越沙漠的艰难,意在展现自己的疲惫和对红碱淖的向往,为下文的“不可抗拒地睡着”和“深深自责”做了铺垫。
C.第⒁段,划线句子,以“水晶”比喻“年轻的心”,意在强调年轻的心丰富多彩、对很多事物充满热望。
D.第⒃段,作者说“所以注定了错过”,展现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有类似的感慨。
E.文章写游客们在美景面前睡着是为了与自己在美景面前睡着做类比,展现了自己随着时光流逝心境的变化,但与一般游客不同的是,作者能够对自己的“睡去”进行自省、自责。
2.作者开篇说“我曾对他们投去轻蔑的一瞥”,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为何对他们对投去轻蔑的一瞥?(6分)
3.曾经对别人“投去轻蔑的一瞥”的作者,在红碱淖的美景前,竟也睡着了。惊醒后的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悟?请结合文章进行概括。(6分)
4.作者在最后说“在刹那间看到,那广漠荒凉的,时光的沙漠”。同学们即将步入成人的行列,有一日“时光的沙漠”也会出现在你的生命中,请结合文本,谈谈你该怎样看待这“时光的沙漠”。(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
卞毓方
①季先生的《学海浮槎》,记录了他中学生活的一个细节,读后,令我眼前一亮。
②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的丸善书店。……每次接到丸善书店的回信,我就像过年一般地欢喜。我立即约上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午饭后,立刻出发,沿着胶济铁路,步行走向颇远的商埠,到邮政总局去取书,当然不会忘记带上两三元大洋。走在铁路上的时候如果适逢有火车开过,我们就把一枚铜元放在铁轨上,火车一过,拿来一看,已经轧成了扁的,这个铜元当然就作废了,这完全是损人而不利人的恶作剧。要知道,当时我们才十五六岁,正是顽皮的时候,不足深责的。
③少年的天真、活泼、顽皮,在这里表现得充分无遗,假若季羡林能以这种心态度过他的青春岁月,呈现在我们今天面前的,将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④可惜,那只是短暂的返璞归真。须知,这是在济南城,不是在老家官庄,这是寄身于叔父的家,不是依偎在自己父母的膝下,环境变了,季羡林的个性也随之发生改变。怎么变?朝哪一方向变?季羡林晚年总结,他说:从我小时候的作风看,我本是一个外向的人,然而,后来怎么就转成了内向呢?这个问题,过去从未细想,现在回顾在济南那段生活,忽然有所感触,也就顺便给它一个解答。我认为,“三字经”中有两句话:“性相近,习相远”,可以作为参考,古人说得对,“习”是能改造“性”的。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这是难以想像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望子成龙”,要求十分严格。课余除了抓学习,还是抓学习,偶尔有一点示爱,比如给我从乡下带回几只小兔,也让人感到距离,那种只能身感,不能言传的距离。说到婶母,我不能说她虐待我,那样说不真实;但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歧视,在她可能是不经意,在我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叔父有个女儿,我叫作秋妹的,她和我的待遇明显不一样。比如说,做衣服,有时就给她做,不给我做。偏心自己的亲生女儿,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实事求是地说,拿一个母亲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叔婶,本来就是不现实的。话又说回来,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大人的开通,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两件,我也许不放在心上,三件四件五件,经得多了,难免潜移默化,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
⑤季羡林的终生遗憾,是在母亲去世之前,整整八年,他没有回家看望一次。八年啊,八年!这期间,他读完初中,上高中,停学一年,再读,娶妻,生女,高中毕业,上大学,寒暑假回济南……如此漫长的过程,如此曲折精彩的变化,竟然没有抽出一些日子,回家看看。季羡林事后捶胸顿足,懊悔不迭,可以说,他一辈子浸泡在悔恨里。
⑥终生遗憾,应该还有婚姻。且慢,季羡林在《寸草心》中,不是对妻子评价很高吗?请看他文章开头的叙述:“我因为是季家的独根独苗,身上负有传宗接代的重大任务,所以十八岁就结了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不在话下。德华长我四岁。对我们家来说,她真正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辈子勤勤恳恳,有时候还要含辛茹苦。上有公婆,下有稚子,丈夫十几年不在家;公公又极难侍候,家里又穷,经济朝不保夕。在这些年,她究竟受了多少苦,她只是偶尔对我流露一点,我实在说不清楚。”注意,这里说的是妻子的为人,那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也正因为这一点,季羡林对她十分敬重。敬重是一回事,疏离隔膜又是一回事。不信,再请看下列事实:季羡林1929年结婚,次年离家上清华,1934年毕业,回济南教书,1935年赴德,一去就是11个春秋。1946年回国,进北大,按说,他应该把家属接来同住的,那时一没有户口障碍,二没有经济之虞,但是———他没有!直到1962年,德华才迁来北京。算算看,从结婚到再度聚首,夫妻分居竟长达31年!
⑦人生有憾,至少是不完满。朱光潜先生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季先生是大明白人,对一切早已参透,所以他有一篇随笔,题目就叫“不完满才是人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第二段写季羡林少年时期在到邮局取书时把铜钱放铁轨上让火车轧,目的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损己而不利人”的捣蛋鬼。 |
B.作者评价季羡林先生如果一直保持天真、活泼、顽皮的性格,就会成为另外一种“形象”,不能成就今天人生辉煌。 |
C.童年时期的季羡林生活在济南城叔父家中,不是依偎在父母的身边,环境的改变,使季羡林的个性也随着发生了改变。 |
D.婶母对自己亲生女儿的偏心对季羡林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季老对此耿耿于怀。 |
E.季羡林与妻子一生分多聚少,晚年回忆中季羡林对贤妻良母的妻子怀有深深的敬重和愧疚之情。
2.季羡林的人生遗憾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6分)
3.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6分)
4.文章最后引用朱光潜先生的话和季老先生的一篇随笔的题目结尾有何作用?朱光潜先生的话和季老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实际简要探究一下。(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
卞毓方
①季先生的《学海浮槎》,记录了他中学生活的一个细节,读后,令我眼前一亮。
②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的丸善书店。……每次接到丸善书店的回信,我就像过年一般地欢喜。我立即约上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午饭后,立刻出发,沿着胶济铁路,步行走向颇远的商埠,到邮政总局去取书,当然不会忘记带上两三元大洋。走在铁路上的时候如果适逢有火车开过,我们就把一枚铜元放在铁轨上,火车一过,拿来一看,已经轧成了扁的,这个铜元当然就作废了,这完全是损人而不利人的恶作剧。要知道,当时我们才十五六岁,正是顽皮的时候,不足深责的。
③少年的天真、活泼、顽皮,在这里表现得充分无遗,假若季羡林能以这种心态度过他的青春岁月,呈现在我们今天面前的,将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④可惜,那只是短暂的返璞归真。须知,这是在济南城,不是在老家官庄,这是寄身于叔父的家,不是依偎在自己父母的膝下,环境变了,季羡林的个性也随之发生改变。怎么变?朝哪一方向变?季羡林晚年总结,他说:从我小时候的作风看,我本是一个外向的人,然而,后来怎么就转成了内向呢?这个问题,过去从未细想,现在回顾在济南那段生活,忽然有所感触,也就顺便给它一个解答。我认为,“三字经”中有两句话:“性相近,习相远”,可以作为参考,古人说得对,“习”是能改造“性”的。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这是难以想像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望子成龙”,要求十分严格。课余除了抓学习,还是抓学习,偶尔有一点示爱,比如给我从乡下带回几只小兔,也让人感到距离,那种只能身感,不能言传的距离。说到婶母,我不能说她虐待我,那样说不真实;但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歧视,在她可能是不经意,在我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叔父有个女儿,我叫作秋妹的,她和我的待遇明显不一样。比如说,做衣服,有时就给她做,不给我做。偏心自己的亲生女儿,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实事求是地说,拿一个母亲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叔婶,本来就是不现实的。话又说回来,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大人的开通,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两件,我也许不放在心上,三件四件五件,经得多了,难免潜移默化,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
⑤季羡林的终生遗憾,是在母亲去世之前,整整八年,他没有回家看望一次。八年啊,八年!这期间,他读完初中,上高中,停学一年,再读,娶妻,生女,高中毕业,上大学,寒暑假回济南……如此漫长的过程,如此曲折精彩的变化,竟然没有抽出一些日子,回家看看。季羡林事后捶胸顿足,懊悔不迭,可以说,他一辈子浸泡在悔恨里。
⑥终生遗憾,应该还有婚姻。且慢,季羡林在《寸草心》中,不是对妻子评价很高吗?请看他文章开头的叙述:“我因为是季家的独根独苗,身上负有传宗接代的重大任务,所以十八岁就结了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不在话下。德华长我四岁。对我们家来说,她真正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辈子勤勤恳恳,有时候还要含辛茹苦。上有公婆,下有稚子,丈夫十几年不在家;公公又极难侍候,家里又穷,经济朝不保夕。在这些年,她究竟受了多少苦,她只是偶尔对我流露一点,我实在说不清楚。”注意,这里说的是妻子的为人,那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也正因为这一点,季羡林对她十分敬重。敬重是一回事,疏离隔膜又是一回事。不信,再请看下列事实:季羡林1929年结婚,次年离家上清华,1934年毕业,回济南教书,1935年赴德,一去就是11个春秋。1946年回国,进北大,按说,他应该把家属接来同住的,那时一没有户口障碍,二没有经济之虞,但是———他没有!直到1962年,德华才迁来北京。算算看,从结婚到再度聚首,夫妻分居竟长达31年!
⑦人生有憾,至少是不完满。朱光潜先生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季先生是大明白人,对一切早已参透,所以他有一篇随笔,题目就叫“不完满才是人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第二段写季羡林少年时期在到邮局取书时把铜钱放铁轨上让火车轧,目的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损己而不利人”的捣蛋鬼。 |
B.作者评价季羡林先生如果一直保持天真、活泼、顽皮的性格,就会成为另外一种“形象”,不能成就今天人生辉煌。 |
C.童年时期的季羡林生活在济南城叔父家中,不是依偎在父母的身边,环境的改变,使季羡林的个性也随着发生了改变。 |
D.婶母对自己亲生女儿的偏心对季羡林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季老对此耿耿于怀。 |
E.季羡林与妻子一生分多聚少,晚年回忆中季羡林对贤妻良母的妻子怀有深深的敬重和愧疚之情。
2.季羡林的人生遗憾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6分)
3.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6分)
4.文章最后引用朱光潜先生的话和季老先生的一篇随笔的题目结尾有何作用?朱光潜先生的话和季老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实际简要探究一下。(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重读大师》序(节选)祝 勇
《现代汉语词典》对“大师”的释义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简言之,成为大师,有两项条件:有造诣、被尊崇。于是,大师的存在,便决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的存在,而是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存在。他们的存在,遮蔽着人与群体,同时也遮蔽着历史。他们是以人类代言人的身份存在的。芸芸众生死去,只有他们永生。思想的不朽与伟大愈发令人深刻地感受到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渺小。人们确立了大师的话语权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当人们试图透过对大师的解读逼近原始的历史,更发现历史已经被他们垄断。大师是山峰也是鸿沟。当我们站立在国家图书馆望不到首尾的书柜旁,我们会感到一种阅读的恐惧,读书越多,恐惧便越深,因为我们发现所有的思想都被表达过,所有的情感都被倾诉过了。当文学家面对曹雪芹和托尔斯泰,当哲学家面对庄子和尼采,当经济学家面对马克思和萨谬尔森,他们都可能染上一种疑难杂症失语,像孔子说的:“子欲无言”。大师的存在足以令后人乱了方寸,就像婆婆怒目这下的小媳妇,不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所有的新见都不过是未被揭露的重复,所有的正确都不过是未经觉悟的谬误。我们已经失去了偏执一端向这个世界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我们预先就看到了那种挑战的徒劳与可笑。”我们实在不能断定大师的存在是成全了我们还是妨碍了我们。
朋友说:“纪念碑令我望而生畏。”这确是悖论。大师活水般的思想成为经典,其经典又在时间中风干成僵死的教条。对经典的阅读,永远都不可能是平等的交流。在阅读开始之前,阅读者便带有了明显的期待心理和意向性,而这种不平等又往往导致对思想的误读或者原意的遮蔽。然而,我们却大多是这样过来的,在自以为是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对大师的改写。与其说是对真理的向往,不如说是对权威的崇拜大师的名字成为符号,它使人们皈依了传统的拜物教。
……
如前所说,大师的叙述记录了人类的灵魂史,经典则是大师们的精神遗嘱。然而,对大师与经典的阅读效果,除了取决于原作品的品质外,更取决于读者的品质。换句话说,大师思想的流动毕竟是相对的,而时代与读者的流动却是绝对的,以绝对看相对,我们感觉不出自身在变,反而觉得大师在“变”,他们在世人心目中所处的位置,除了与其本身的“含金量”有关外,更与阅读者的精神状况有关,即:所谓大师,实际上是经过阐释的大师这涉及接受美学的范畴。于是,我们便不难理解,被某一代人奉为圭臬、顶礼膜拜的,到了另一个时代,很可能一钱不值,显得尴尬而可笑。这样讲可能极端了一些,但至少大师的“季节性”变化却在所难免。比如高尔基、索尔仁尼琴、张爱玲等这些人物,二十年前的人们与今天人们的看法就绝不相同。因而我们说,大师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存在”。而后人超越了时代的困囿反观大师时,大师已不再是个体化的大师,而是杂糅了复杂的历史信息的文化存在,在时间中经历着升值与贬值的自然过程。
于是便有了“重读大师”这个理念。“重读大师”不仅仅是一种“动态”,更是一种“常态”这样的“重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而就不会是一次性的,而应是时时发生的。我们在重读中领悟了历史的述说,在传统中寻找了“对应的力量与智慧”,在这种颇富“时间差”效果的重读中,后人不仅“打捞”和发现了已逝的英灵,更能发现自我,体现对既往的生命拥有裁判权的那份愉悦,体会到“现代人对历史的胜利”。“重读大师”,完全可以衡量出一个时代的思想水准与社会开放度,衡量出文化发展的平均值。
于是也便有了《重读大师》这两本书(中国卷和外国卷)。
1.面对大师,人们为什么会出现“失语”现象?(请用原文回答,不超过2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朋友所说的“纪念碑令我望而生畏”是悖论,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把作者想表达的“悖论”。的具体内容表述出来。(不超过4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大师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存在’”这个说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当的一项是
[ ]
A.文中说“大师是山峰也是鸿沟”的意思是大师既高不可攀令人仰视又深不可测,存在一定距离。
B.“婆婆怒目之下的小媳妇”中的“小媳妇”,指的是那些由于景仰大师乱了方寸的后人,喻示时代不同形式的“代沟”。
C.“‘重读大师’不仅仅是一种‘动态’,更是一种‘常态’”一句里的“更”字用得不太妥当,因为根据文中的解释,两者本质上说的是一回事。
D.第四节末尾的两个“衡量”说实际上隐含了这样一些信息:有的时候,人们只能按照统一的理念解读大师;说“打倒一切”固然过激,但“怀疑一切”却大有必要。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 卞毓方
先生的《学海浮槎》,记录了他中学生活的一个细节,读后,令我眼前一亮。
“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的丸善书店。……每次接到丸善书店的回信,我就像过年一般地欢喜。我立即约上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午饭后,立刻出发,沿着胶济铁路,步行走向颇远的商埠,到邮政总局去取书,当然不会忘记带上两三元大洋。走在铁路上的时候如果适逢有火车开过,我们就把一枚铜元放在铁轨上,火车一过,拿来一看,已经轧成了扁的,这个铜元当然就作废了,这完全是损人而不利人的恶作剧。要知道,当时我们才十五六岁,正是顽皮的时候,不足深责的。”
少年的天真、活泼、顽皮,在这里表现得充分无遗,假若季羡林能以这种心态度过他的青春岁月,呈现在我们今天面前的,将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可惜,那只是短暂的返璞归真。须知,这是在济南城,不是在老家官庄,这是寄身于叔父的家,不是依偎在自己父母的膝下,环境变了,季羡林的个性也随之发生改变。怎么变?朝哪一方向变?季羡林晚年总结,他说:从我小时候的作风看,我本是一个外向的人,然而,后来怎么就转成了内向呢?这个问题,过去从未细想,现在回顾在济南那段生活,忽然有所感触,也就顺便给它一个解答。我认为,“三字经”中有两句话:“性相近,习相远”,可以作为参考,古人说得对,“习”是能改造“性”的。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这是难以想像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望子成龙”,要求十分严格。课余除了抓学习,还是抓学习,偶尔有一点示爱,比如给我从乡下带回几只小兔,也让人感到距离,那种只能身感,不能言传的距离。说到婶母,我不能说她虐待我,那样说不真实;但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歧视,在她可能是不经意,在我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叔父有个女儿,我叫作秋妹的,她和我的待遇明显不一样。比如说,做衣服,有时就给她做,不给我做。偏心自己的亲生女儿,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实事求是地说,拿一个母亲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叔婶,本来就是不现实的。话又说回来,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大人的开通,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两件,我也许不放在心上,三件四件五件,经得多了,难免潜移默化,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
季羡林的终生遗憾,是在母亲去世之前,整整八年,他没有回家看望一次。八年啊,八年!这期间,他读完初中,上高中,停学一年,再读,娶妻,生女,高中毕业,上大学,寒暑假回济南……如此漫长的过程,如此曲折精彩的变化,竟然没有抽出一些日子,回家看看。季羡林事后捶胸顿足,懊悔不迭,可以说,他一辈子浸泡在悔恨里。
终生遗憾,应该还有婚姻。且慢,季羡林在《寸草心》中,不是对妻子评价很高吗?请看他文章开头的叙述:“我因为是季家的独根独苗,身上负有传宗接代的重大任务,所以十八岁就结了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不在话下。德华长我四岁。对我们家来说,她真正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辈子勤勤恳恳,有时候还要含辛茹苦。上有公婆,下有稚子,丈夫十几年不在家;公公又极难侍候,家里又穷,经济朝不保夕。在这些年,她究竟受了多少苦,她只是偶尔对我流露一点,我实在说不清楚。”注意,这里说的是妻子的为人,那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也正因为这一点,季羡林对她十分敬重。敬重是一回事,疏离隔膜又是一回事。不信,再请看下列事实:季羡林1929年结婚,次年离家上清华,1934年毕业,回济南教书,1935年赴德,一去就是11个春秋。1946年回国,进北大,按说,他应该把家属接来同住的,那时一没有户口障碍,二没有经济之虞,但是———他没有!直到1962年,德华才迁来北京。算算看,从结婚到再度聚首,夫妻分居竟长达31年!
人生有憾,至少是不完满。朱光潜先生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季先生是大明白人,对一切早已参透,所以他有一篇随笔,题目就叫“不完满才是人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二段写季羡林少年时期在到邮局取书时把铜钱放铁轨上让火车轧,目的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损人而不利人”的捣蛋鬼。
B.作者评价季羡林先生如果一直保持天真、活泼、顽皮的性格,就会成为另外一种“形象”,不能成就今天人生辉煌。
C.童年时期的季羡林生活在济南城叔父家中,不是依偎在父母的身边,环境的改变,使季羡林的个性也随着发生了改变。
D.婶母对自己亲生女儿的偏心对季羡林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季老对此耿耿于怀。
E.季羡林与妻子一生分多聚少,晚年回忆中季羡林对贤妻良母的妻子怀有深深的敬重和愧疚之情。
2.季羡林的人生遗憾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朱光潜先生的话“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和季老说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实际作简要探究。(6分)
答: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 卞毓方
先生的《学海浮槎》,记录了他中学生活的一个细节,读后,令我眼前一亮。
“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的丸善书店。……每次接到丸善书店的回信,我就像过年一般地欢喜。我立即约上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午饭后,立刻出发,沿着胶济铁路,步行走向颇远的商埠,到邮政总局去取书,当然不会忘记带上两三元大洋。走在铁路上的时候如果适逢有火车开过,我们就把一枚铜元放在铁轨上,火车一过,拿来一看,已经轧成了扁的,这个铜元当然就作废了,这完全是损人而不利人的恶作剧。要知道,当时我们才十五六岁,正是顽皮的时候,不足深责的。”
少年的天真、活泼、顽皮,在这里表现得充分无遗,假若季羡林能以这种心态度过他的青春岁月,呈现在我们今天面前的,将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可惜,那只是短暂的返璞归真。须知,这是在济南城,不是在老家官庄,这是寄身于叔父的家,不是依偎在自己父母的膝下,环境变了,季羡林的个性也随之发生改变。怎么变?朝哪一方向变?季羡林晚年总结,他说:从我小时候的作风看,我本是一个外向的人,然而,后来怎么就转成了内向呢?这个问题,过去从未细想,现在回顾在济南那段生活,忽然有所感触,也就顺便给它一个解答。我认为,“三字经”中有两句话:“性相近,习相远”,可以作为参考,古人说得对,“习”是能改造“性”的。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这是难以想像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望子成龙”,要求十分严格。课余除了抓学习,还是抓学习,偶尔有一点示爱,比如给我从乡下带回几只小兔,也让人感到距离,那种只能身感,不能言传的距离。说到婶母,我不能说她虐待我,那样说不真实;但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歧视,在她可能是不经意,在我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叔父有个女儿,我叫作秋妹的,她和我的待遇明显不一样。比如说,做衣服,有时就给她做,不给我做。偏心自己的亲生女儿,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实事求是地说,拿一个母亲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叔婶,本来就是不现实的。话又说回来,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大人的开通,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两件,我也许不放在心上,三件四件五件,经得多了,难免潜移默化,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
季羡林的终生遗憾,是在母亲去世之前,整整八年,他没有回家看望一次。八年啊,八年!这期间,他读完初中,上高中,停学一年,再读,娶妻,生女,高中毕业,上大学,寒暑假回济南……如此漫长的过程,如此曲折精彩的变化,竟然没有抽出一些日子,回家看看。季羡林事后捶胸顿足,懊悔不迭,可以说,他一辈子浸泡在悔恨里。
终生遗憾,应该还有婚姻。且慢,季羡林在《寸草心》中,不是对妻子评价很高吗?请看他文章开头的叙述:“我因为是季家的独根独苗,身上负有传宗接代的重大任务,所以十八岁就结了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不在话下。德华长我四岁。对我们家来说,她真正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辈子勤勤恳恳,有时候还要含辛茹苦。上有公婆,下有稚子,丈夫十几年不在家;公公又极难侍候,家里又穷,经济朝不保夕。在这些年,她究竟受了多少苦,她只是偶尔对我流露一点,我实在说不清楚。”注意,这里说的是妻子的为人,那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也正因为这一点,季羡林对她十分敬重。敬重是一回事,疏离隔膜又是一回事。不信,再请看下列事实:季羡林1929年结婚,次年离家上清华,1934年毕业,回济南教书,1935年赴德,一去就是11个春秋。1946年回国,进北大,按说,他应该把家属接来同住的,那时一没有户口障碍,二没有经济之虞,但是———他没有!直到1962年,德华才迁来北京。算算看,从结婚到再度聚首,夫妻分居竟长达31年!
人生有憾,至少是不完满。朱光潜先生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季先生是大明白人,对一切早已参透,所以他有一篇随笔,题目就叫“不完满才是人生”。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二段写季羡林少年时期在到邮局取书时把铜钱放铁轨上让火车轧,目的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损人而不利人”的捣蛋鬼。 |
B.作者评价季羡林先生如果一直保持天真、活泼、顽皮的性格,就会成为另外一种“形象”,不能成就今天人生辉煌。 |
C.童年时期的季羡林生活在济南城叔父家中,不是依偎在父母的身边,环境的改变,使季羡林的个性也随着发生了改变。 |
D.婶母对自己亲生女儿的偏心对季羡林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季老对此耿耿于怀。 |
小题2:季羡林的人生遗憾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小题3: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朱光潜先生的话“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和季老说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实际作简要探究。(6分)
答: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大江逆行·墨迹
张抗抗
一条墨迹斑斑的大江,从天边来,到天边去。
岸是白色,水是黑色;岸是绿色,水是黑色;岸是金色,水是黑色;它一路走,一路用自己碾磨的墨汁,写着墨迹斑斑的历史。
它的父亲是灰色的山岩,它的母亲是褐色的泥土;灰与褐调成了黑色。它从上游峻峭的石砬子下来。
它的父亲是高高天上金红的太阳,它的母亲是茫茫旷野上蓝莹莹的冰雪。太阳拥抱了冰雪,橙与蓝生成了黄色。它从上游坦荡的雪原上来。
它的父亲是猎人红红的篝火,它的母亲是山谷中绿色的帐篷。篝火照亮山谷的时候,人们发现了它。它从上游密密的森林中来。
它撞开石砬子、穿越雪原、绕过森林——它自由自在地兜着圈子。在江叉里留下一个个迷人的崴子与小岛。几千年几百年来它以这弯弯曲曲的江道显示自己的风采,得到过多少夸赞和誉美。
如今若是有人坐船从那灌木葳蕤的江湾里西行,望望天,望望水,便迷惑起来——太阳怎么落到身后了?这是往哪儿?
它便咯咯地乐,咬牙切齿地乐——记住了这是条无可奈何的回头路。你必须走主航道,小岛在主航道一侧;你不想同太阳捉迷藏,就白白地将那小岛拱手相让了。
除了那时常迷失方向的太阳,还有那些钉在它身上的红红白白的浮标,还有巡逻艇、瞭望塔……总使它感觉到被肢解、被分割的耻辱。都说水是无法切分的,可它就摆脱不了那种被剖开后,又重新拼接起来的羞愧。好像它是一双鞋、一副手套,走同一条路、为同一个人,似乎是一个整体,却明明又貌合神离。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汲取它的江水灌溉土地的人,那些造了船让它推着走的人,那些隔江相望嬉戏游泳的人,变得这样互相仇恨?它总为这仇恨觉得隐隐的不安——因为他们似乎因争夺它而仇恨,仇恨中又似乎对它爱得越发痴迷,把它爱成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孤独寂寞的江,一条没有电站大坝江桥水运的无能的江,一条连太阳都经常站错位置的混混沌沌的大江。
它好悲哀。
于是它常常闭上眼睛。它的眼前黑黑。人们看它也黑黑。
于是它常常沉默,缩在它的冰雪母亲怀里,戴上它儿时的小白帽静静怀想,怀想那个没有巡逻艇的远古年代和父亲的石砬子。
它实在憋闷得太久时,便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叫,粗鲁地将母亲白色的庇护砸得粉碎。它承受不了自己的愤怒,便露出尖尖的牙齿咬噬江岸,将自己撕成冰雹和雪片,炸裂成巨大的冰排——那冰块在阳光下竟也透明得发黑,如凝结的血液,缓缓东移。
每年春天,它总要这样爆炸一次、毁灭一次,又复生一次。
它墨迹斑斑地写下自己的欢愉和痛楚。从天边来,到天边去。
黑龙江。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为我们描摹刻画出了一条充满着生命意味的黑龙江,其间,主要对落后的历史进行了深沉而厚重的反思。 |
B.“从天边来,到天边去。”在文中反复出现,有前后照应、深化情感等多维功效,同时,给读者带来了悠远的视觉思维的暗示。 |
C.全文语言的亮点之一便是“叠词”的运用。巧妙运用“叠词”,有利于思想情感的叠累深化,为全文舒缓唯美的情感表达助力。 |
D.在修辞技法方面,“拟人”,是本文运用比重较大的一种修辞,让江水的流淌充满了人性的质感,拉近了文字与读者的心灵距离。 |
【小题2】“它一路走,一路用自己碾磨的墨汁,写着墨迹斑斑的历史。”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小题3】文中提到“它好悲哀”。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它”究竟在“悲哀”什么?(6分)
【小题4】有读者曾说:“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都充满强烈的爱与憎,那属于张抗抗特有的感情比比皆是。”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表达了怎样的“爱”与“憎”。 (6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