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对多义词的不同义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本义是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的意义。有些词的本义已经消失了,只有在古代汉语的词典中才能
      查到,有的在成语中还保留着。
B.词的基本义就是词在现代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意义,词的基本义与本义不一致。
C.词的借代引申义是指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与其有某种相关性的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
      生新的意义。
D.词的“比喻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
      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试题答案

B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袁涣,陈郡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刘备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独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惟公所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内能断。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注:①高第:官吏考核中的高等。②茂才:举用人的一种科目,即“秀才”。③太祖:曹操。

1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涣常正议,术不能    抗:辩驳。

B.布大怒,以胁涣     兵:兵器。

C.鼓之以道德,之以仁义  征:征召,号召。

D.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变  卒:最终。

2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布初与刘备和亲      和亲:和睦亲近。

B.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  颜色:面色。

C.为政崇教训        教训: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经验。

D恕思而后行        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

3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布惭止   外温柔内能断

②刘备为豫州 独今日事将军也

③乏则取之人 得免危亡之祸

④不闻骂   病去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②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

A.①然而仍然尊敬他,不敢有不礼貌的表现。

②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方法,您已经努力地付诸实践了。

B.①可是因为尊敬他,就也不敢做不合礼数的事。

②古代那些得民心的圣明君主,您已经勤于学习了。

C.①反倒更尊敬他,不敢有不礼貌的举动。

②古代能使民众归附的原因,您已经通过努力了解了。

D.①但是他也尊重袁术,不敢乱了礼数。

②对像古代圣贤那样能得民心的官员,您已经殷勤慰劳了。

5.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袁涣感到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维护刘备,身在曹营心系故主。

B.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财,不炫示邀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曹操器重。

C.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审时度势,体察民情,虽不拘细行,仍受人敬重。

D.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是反对不义战争,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袁涣,陈郡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刘备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独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惟公所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内能断。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注:①高第:官吏考核中的高等。②茂才:举用人的一种科目,即“秀才”。③太祖:曹操。

1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涣常正议,术不能    抗:辩驳。

B.布大怒,以胁涣     兵:兵器。

C.鼓之以道德,之以仁义  征:征召,号召。

D.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变  卒:最终。

2对下面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布初与刘备和亲      和亲:和睦亲近。

B.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  颜色:面色。

C.为政崇教训        教训: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经验。

D恕思而后行        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

3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布惭止   外温柔内能断

②刘备为豫州 独今日事将军也

③乏则取之人 得免危亡之祸

④不闻骂   病去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敬之不敢不礼也   ②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

A.①然而仍然尊敬他,不敢有不礼貌的表现。

②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方法,您已经努力地付诸实践了。

B.①可是因为尊敬他,就也不敢做不合礼数的事。

②古代那些得民心的圣明君主,您已经勤于学习了。

C.①反倒更尊敬他,不敢有不礼貌的举动。

②古代能使民众归附的原因,您已经通过努力了解了。

D.①但是他也尊重袁术,不敢乱了礼数。

②对像古代圣贤那样能得民心的官员,您已经殷勤慰劳了。

5.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袁涣感到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维护刘备,身在曹营心系故主。

B.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财,不炫示邀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曹操器重。

C.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审时度势,体察民情,虽不拘细行,仍受人敬重。

D.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是反对不义战争,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书博鸡者事
高启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嗛(xi2n,怀恨)守,即诬守纳己赇(qi*,贿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名勇,徒能藉贫孱者耳。彼豪民恃其赀,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奴惊,各亡去。乃褫(ch!,剥夺)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博鸡者逆谓曰:“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吾行市毕,即归若父,无恙也。”豪民子惧遂杖杀其父,不敢动,稍敛众以去。袁人相聚从观,欢动一城。郡录事骇之,驰白府。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是足以报使君未耶?”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博鸡者曰:“然。”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台臣弗为理,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高子曰:“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其祸非外至也。臧使者枉用三尺,以雠一言之撼,固贼戾之士哉!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1)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守自负年德,之  易:轻视

B.

郡至袁     按:巡视

C.

豪民于道     遮:遮盖

D.

使君,杖汝,法也 冒:冒犯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丈夫  若所为

B.

博鸡者义闻东南  使匹夫攘袂群起伸其愤

C.

日暮,至豪民门  为上者不能察

D.

里侠者皆下之  若民不自谨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博鸡者见义勇为、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①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 ②博鸡者曰:“诺。”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 ③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 ④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⑤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 ⑥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

[  ]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4)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欲扬先抑,开篇交代博鸡者是一个没有正当职业、游手好闲的流氓无赖,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和反衬。

B.

高启是明初诗文大家。本文塑造了博鸡者这样一个令人敬佩的游侠形象。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语言、行动及细节描写,使博鸡者的形象生动突出,使得他的任侠好斗、有勇有谋的思想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C.

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博鸡者,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个人的褒贬,而是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社会核心和政治高层,揭露了元代社会权贵专横、豪民肆虐的黑暗现实,反映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D.

作者在篇末的评论中,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分别评述了袁守、臧使者和为上者,其中暗含对当政者的讽谏之旨。这种篇末点评的写法深受司马迁史传笔法的影响。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译文:________

(2)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

译文:________

(3)使者枉用三尺,以雠一言之撼,固贼戾之士哉!

译文: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

  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避乱荆州。太祖①平荆州,以芝为菅长②。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③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吏④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⑤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吏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

《三国志·魏书十二》

注:①太祖:指魏武帝曹操。②菅长:菅县县令。③主簿:县令的下属,主管文书。④掾吏:县令的属官。⑤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地方的官员。

(1)

下列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时天下草创,多不法     奉:执行

B.

节家前后未尝徭       给:提供

C.

芝乃驰檄济南,陈节罪    具:具体

D.

昭犹芝,不为通       惮:担忧

(2)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或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 ②芝妻伯父董昭 ③而宾客每不役 ④勋芝书,不著姓名

[  ]

A.

两个“因”字不同,两个“与”字相同

B.

两个“因”字不同,两个“与”字也不同

C.

两个“因”字相同,两个“与”字也相同

D.

两个“因”字相同,两个“与”字不同

(3)

对下列加粗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惮芝,不为通        犹:由于

B.

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乃:于是

C.

会内官事托芝         以:把

D.

夫设教犯,君之劣也      而:并且

(4)

把下列句子编为四组,从分句间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①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 ②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 ③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 ④抑强扶弱,私请不行 ⑤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

[  ]

A.

①⑤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⑤

(5)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司马芝在菅县任内,不畏权势,为了削弱主簿刘节的势力,他不听下属的劝阻,征调刘节的宾客王同等人入伍当兵。

B.

当刘节将王同等人藏匿起来时,司马芝让督邮到县追责,又向太守报告刘节的罪状,在太守支持下打击了刘节的势力。

C.

对于刘勋以旧部下属名义的请托,司马芝虽然仍然按他的要求照办,但却留有一手,并不复信,所以能避过了后来的灾祸。

D.

司马芝教育下属奉公守法,不要因为郡主软弱而违犯法令,并且认为违犯法令必然招致祸害,所以他的下属都能尽心于政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陈平固已前谢其兄伯,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之,请割荥阳以西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内必相诛。汉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眜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①,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②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节)

  注:①太牢具:牛羊猪三牲皆备的饭食,待客的最高礼数。②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使平得天下,亦如是肉矣  宰:治理

B.

久之,汉王之       患:担忧

C.

大王诚能出数万斤金    捐:捐献

D.

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出入:支出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善,陈孺子为宰      哀斯墓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B.

请割荥阳以西和      焉用亡郑陪邻

C.

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击沛公于坐,杀之

D.

吾意为亚父使,项王使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3)

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译文:用反间计去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相互怀疑。

B.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译文:楚使回去后,把情况如实报告给项王。

C.

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译文:如果不是善用智谋谁能做到这样呢?

D.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译文:至于按照功劳应封给爵位和食邑,项王有偏心,人们因此不归附他。

(4)

下面句子中都能正面直接表现陈平足智多谋的一项是

①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

②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③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④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

⑤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5)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

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的疑心。

C.

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

范增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怀疑,他愤而离去,最终使敌人的计谋得逞。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先生金姓,采名,字若采,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洪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拊掌自豪,虽向时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谓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馀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③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砍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④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衡文评书衡:衡量,评价
B.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排:批驳
C.鼎革后,绝意仕进鼎革:朝代更易
D.惟兀坐贯华堂中兀:茫然无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金圣叹“善衡文评书”的一组是(  )
①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②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
③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④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⑤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馀言
⑥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金先生学问广博,评点诸书,别开生面,阐发作文奥秘,教己作文方法,谈论典籍和记载极其透彻,僧侣和俗人都觉得好。
B.由明入清以后,金先生放弃了做官的念头,除了和亲人朋友交谈以外,把读书著作作为追求。并根据《论语》中的有关语句为自己取名。
C.金先生按次序定出的“六才子书”,的确是开读书人不同的眼界。但对其评论,只有其中的《西厢》《水浒》两部得以在世上留行。
D.作者将解《古诗十九首》一事与金圣叹的死联系起来,并记录了他意外从容的谈论。还说,有许多人模仿金圣叹的风格评论著作。
【小题4】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先生则拊掌自豪,虽向时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5分)
译文:                                                                                     
②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5分)
译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于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
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小题1】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市:卖,此指做官
B.东都虽信多才士信:相信
C.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 咨:询问
D.夫南面而听天下听:治理
【小题2】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若属且皆为所虏
B.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多于南亩之农夫
C.于是以石生为媒于是余有叹焉
D.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木欣欣以向荣
【小题3】对文章有关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韩愈担任河南县令时为送处士温生赴任而写的,联系写作背景和内容,体裁应视之为古代特有的赠序。
B.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可见由于韩愈本人命运的坎坷,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
C.文中运用了比喻,把大夫乌公比作伯乐,把温生比作千里马,极力称颂乌公的知人善用和温生的品德才学。
D.本文表达了作者为朝廷得人而欣幸和为私人失友而惋惜的心情。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
(2)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
(3)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8分)

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哀,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 胠其囊,尚行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修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注】①释:僧人,和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廓然有大志       廓:心胸开阔,旷达

B.庶二狎而得之     狎:亲近而态度随和

C.二人欢然无所间   间:隔阂,嫌隙

D.以适天下之乐     适:适应,适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往往伏而不出      其疾病而死

B然喜为歌诗以自娱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东之济、郓       燕、赵之收藏

D.遂欲往游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下列原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独特,写的对象是秘演,但处处以另一男子石曼卿作陪衬,石曼卿对秘演诗的称颂,他的死使秘演感到痛苦等细节,都写出了两人深挚的交情。

B.本文对人物形象的描摹生动传神,两个“胸中浩然”“廓然有大志”的男子,都嗜酒,但秘演醉后乐在放浪形骸的嬉戏,石曼卿醉后乐在兴会淋漓的歌吟。

C.本文立意高远,通过对秘演、石曼卿均是气节高远的奇男子,却“隐”于草野这一事实的叙述,尖锐地指出了一个压抑和埋没人才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D.本文感情真挚,作者虽然已步入仕途,却仍求贤若渴,对以秘演和石曼卿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笔端没有流有歌颂之意,但更多的是感叹惋惜之情。

4.断句、翻译(9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时人不有用其材曼卿亦不屈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倒而不厌

(2)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3分)

                                                                      

(3)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中庸”辨义
         “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衷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孔子说:“乡原(愿),德之贼也。”
         将“中庸”理解为“乡愿”,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不过,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 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 合地率性而为。对此,《中庸》进一步解释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用俗话说,“中庸”则大致相当于“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能“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在孔子看 来,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 毋固,毋我”,也就是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什么是“孝”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而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
         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生活,为人处世就需要“与时偕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这样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这,可能就是儒家“中庸”思想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划线句子中“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主张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B.《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
C.孔子能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对弟子的提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
D.黑格尔对《论语》以至孔子本人给予相当消极的评价。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把“中庸”理解为“乡愿”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
B.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源就是对“中庸”原意的误解。
C.作者认为儒家“中庸”思想一定能带给我们为人处世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等启示。
D.孔子注重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他在回答其弟子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的做法,就说明了这一点。
3.筛选1、2自然段的信息,给“中庸”下定义。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______(寂静、沉寂)。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______(寂静、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______(奇怪、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的括号内选填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划线句子中,①“无聊生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谁?“厌见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雪花本无声,作者却说它“似乎瑟瑟有声”,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开头说感得沉寂,结尾却说“渐渐的舒畅起来”,这应当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