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影影绰绰 连篇累牍 急公好义 蹑手蹑脚 B.誓不两立 贫瘠不堪 雍荣华贵 食不果腹 C.喧宾夺主 水泄不通 气冲宵汉 名列前矛 D.百战不怠 蜂拥而来 负隅顽抗 趋炎赴势 |
试题答案
AB.誓不两立 贫瘠不堪 雍荣华贵 食不果腹
C.喧宾夺主 水泄不通 气冲宵汉 名列前矛
D.百战不怠 蜂拥而来 负隅顽抗 趋炎赴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体?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非:认为……非,即埋怨。) |
B.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忧:以……为忧。) |
C.天子适诸侯曰巡狩(适:刚刚。) |
D.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作:创作。) |
A.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 |
C.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 |
D.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景公悦,大戒于国 |
①无非事者 ②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③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④方命虐民,饮食若流 ⑤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④⑤ |
A.孟子先承齐宣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后借题发挥,提出了为民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观点。 |
B.文章第3段记叙生动,形象鲜明,人物对话很有个性,目的是塑造齐相燕子机制灵活和善于雄辩的形象。 |
C.晏子先引用谚语肯定君主巡游的正确,为下文写君主应关心民生与民同乐张本。接着,晏子又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指出先王的出游是与治国相结合的,而现在的君主出游却是为了自己享乐。 |
D.孟子主要以引述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以及景公与民同乐的范例来劝诫齐宣王要与民同乐、与民同忧。 |
(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4分)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节选自《陈情表》)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分)
②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蔡邕传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召拜郎中,校书东观。熹平四年,邕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欲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①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即收付廷尉治罪。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邕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
[注]①将命者:侍从。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人有烧桐以爨者 爨:做饭
B.蔡君向来,至门而去 向:刚才
C.署祭酒,甚见敬重 见:通“现”
D.士大夫多矜救之 矜:同情
6.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蔡邕有“才学”的一项是( )(3分)
①邕奏求正定《六经》文字 ②邕乃自书丹于碑
③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④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
⑤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 ⑥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蔡邕学问广博。他上奏朝廷,要校正《六经》上讹误的文字。朝廷批准后,他亲自书写《六经》并让工匠在太学门外镌刻成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B.蔡邕音乐才华过人。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之声,就知道是良木,制作成琴,果然音质美好;偷听弹琴,竟然听出琴音暗藏杀机。
C.董卓担任司空时,征调蔡邕入朝为官,蔡邕称病推辞。但在董卓严令下,蔡邕只好到朝廷担任祭酒。而董卓却很看重蔡邕的才学,对他很是看重。
D.一次无意之中,蔡邕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对董卓被杀的不满之情流露出来,因而被王允所杀。
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3分)
译文:
②其邻人有欲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 (3分)
译文:
③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 (4分)
译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帝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滑,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 (选自《史记酷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岁余,郡中不拾遗/居:过了
B.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诣:往,到
C.野彘卒入厕/卒:最终
D.临江王独非忠臣邪/独:难道
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C.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D.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郅都不畏强权、敢于对抗豪强权贵的一组是( )
①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
②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
③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
④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
⑤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⑥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郅都被汉景帝任命为济南郡太守后,雷厉风行地打击济南豪强,影响极大,周围十几郡太守对他衷心敬服,视他如上司。
B.临江王被传到中尉府受审,郅都责讯甚严,临江王恐惧,请求郅都给他刀笔,欲写信直接向汉景帝谢罪,郅都不许。
C.郅都执法不阿,从不趋炎附势,难免得罪权贵,后因其对头魏其侯故意陷害,致使临江王自杀,郅都也因此遭窦太后记恨,最终被处决。
D.景帝欲救遇险的贾姬却遭到郅都的阻止,可见郅都是一个能考虑宗庙社稷而直言进谏的难得的忠臣。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线的部分断句。(限5处)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取材自《庄子·齐物论》)
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帝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滑,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尝为偶人像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于是遂斩郅都。(选自《史记·酷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岁余,郡中不拾遗/居:过了
B.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诣:往,到
C.野彘卒入厕/卒:最终
D.临江王独非忠臣邪/独:难道
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C.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D.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郅都不畏强权、敢于对抗豪强权贵的一组是( )
①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
②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
③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
④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
⑤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⑥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郅都被汉景帝任命为济南郡太守后,雷厉风行地打击济南豪强,影响极大,周围十几郡太守对他衷心敬服,视他如上司。
B.临江王被传到中尉府受审,郅都责讯甚严,临江王恐惧,请求郅都给他刀笔,欲写信直接向汉景帝谢罪,郅都不许。
C.郅都执法不阿,从不趋炎附势,难免得罪权贵,后因其对头魏其侯故意陷害,致使临江王自杀,郅都也因此遭窦太后记恨,最终被处决。
D.景帝欲救遇险的贾姬却遭到郅都的阻止,可见郅都是一个能考虑宗庙社稷而直言进谏的难得的忠臣。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