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现阶段新的同义词语不断涌现,下面各组里,前者是新词,后者是固有词,对它们在意义、用法上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导游—向导 ————“导游”只用于旅游,是一种职业,比“向导”范围要小。
B、面料—料子、材料————面料”多用于书面语,而“料子、材料”属于口语。
C、买单—结账、付款————“买单”多用于口语及正式场合,“结账”“付款”属于书面语。
D、回扣—好处费————“回扣”是书面语,“好处费”是口语。

试题答案

C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屋檐三境  梦天岚

    雨水或者冰凌沿着头顶的檐瓦淌下来或挂着,乡村的童年就是矮矮地觅一处干禾——坐

着或者躺着,任那断金碎玉般的声音在耳畔不停地叩响,像叩响那扇不曾开启的童真之门。

这大抵是一种境界。

假若一条狗蹿到你面前,你毫不客气地一脚踹开,那狗就汪汪叫着到别人的屋檐下,不消一盏茶的工夫,又会摇着尾巴回来。然后你起身拍拍屁股上沾着的草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那狗就低了眉怯怯地看着你。这时的屋檐自然得就像窗外司空见惯的风景,你也懒得放在心。

梧桐叶落了又落,油菜花黄了又黄,一盏老眼昏花的桐油灯依旧滋滋地亮。一扇大门静静地候在屋檐下,开或者关似乎无关紧要。时间倒像个无事生非的顽童,或无端地抽走几块青瓦,或恶作剧地抹上几笔沧桑,唯有郁郁葱葱的藤藤蔓蔓长长地爬上屋檐,你就不知不觉地生出一种攀比,于是决定揣上几块瓦片出门,因为你还不懂得沧桑的味道。

一颗不安分的心哪里还容得下片刻的依恋之情,屋檐就像个沉默的老人以一种深邃的目光送走你仓促而又灿烂的背影。待你蓦然一惊回过头来望上一眼,屋檐就越发矮了,那斜斜的棱棱角角就越发模糊了,看不见了,惟有前方的路一片清晰。

在有风有雨有酸有甜有辣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将你淹没,越来越多的事物将你困扰,你彷徨你失意你迷惑你无奈你身不由己,偶尔,你也会躲在某个无人的角落里汪汪地叫上几声。此刻的屋檐便是一种奢望,一种涌动不止抓肝挠肺的情绪。

这一大抵也算一种境界。

渐渐地,在属于你的词汇里不再有“假如”二字。生命需要像屋檐一样的港湾,寂寞地泊着白天和黑夜,让原本属于你的自由、你的梦想在无聊的张望中悄然无声地滋长……当你遥遥地恍恍惚惚又看到自家的屋檐,那个古老的童话式的寓言已在跌宕的血脉里坍塌,可你依旧离沧桑很远。因而你懂得了生命更需要像天空一样宽广、大地一样辽阔,让你的太阳炙烤着你,让你的月亮濯洗着你,让世俗的尘埃不断覆盖又不断擦亮你,远方的路程才是人生的真谛。

路总是漫无边际地长。春天风也似的跑了,火爆爆的夏天已远走他乡,踉踉跄跄的秋天正在一步步滑向深谷,冬天的霜雪预谋着就要爬上你的额际……你的屋檐呢?

哦,这就是你屋檐,你一脸的自豪——你的屋檐很高,这是你穷尽一生的高度!

此刻,你正稳稳当当地端坐在某某街某某胡同的某幢大楼里,它虽然构不成现代都市里的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但坚硬的水泥结构已使你不在乎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大雨。

你已经很少出门,你将所有历经的沧桑锁进记忆的檀木匣子里,间或搬一条小椅坐到黄昏的阳台上,看雁来雁远去卷云舒,看如血的夕阳怎样一步步迈下对面的山岗。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境界!

是啊,每次仰首,你浑浊的双瞳看到的或许已不再是现在或者从前的屋檐,但相信每一次仰首已成为你生命中永远的从容。

(选自《散文》2001.3)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匠心独运,以屋檐指代物质和精神的家园,借叙写“屋檐三境”,表达了对人生历程不懈追求的感悟和礼赞。

    B.在屋檐三境中,作为人生的全部,每一种境界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作者又认为,后两种境界才是值得认同的,因而看轻第一种境界。

    C.文章运用象征手法,以新颖的视角将人生的哲理融入“屋檐”这一生动的具象中,读来有曲径通幽的领悟,意味含蓄隽永。

    D.文章第4自然段有对“出门”的描写,其中,“瓦片”是指从既往的生活中获得的人生经验;“沧桑”则指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和艰辛。

    E.文章终篇于“每一次仰首已成为你生命中永远的从容”。这里,“永远的从容”指充实、成熟且达观的人生境界,不仅仅指最终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                                                                           

2.作者说:“那个古老的童话式的寓言已在跌宕的血脉里坍塌,可你依旧离沧桑很远。”。请根据文意写出“坍塌”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步入中年的称“依旧离沧桑很远”?

答:                                                                          

3.作者用“屋檐三境”来指代人生发展的三个阶段,请分别简要概括“屋檐三境界”各自所寓示的境界。

答:                                                                           

4.屋檐的第二境里。“唯有郁郁葱葱的藤藤蔓蔓长长地爬上屋檐”,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为什么用“唯有”来限定这一描写?

答: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当代中国诗人为何只向西看

鲁枢元

  ①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诗人如海子、苇岸,当他们谈起自己追慕与效仿的诗人时,可以说出长长的一排: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荷尔德林、惠特曼、爱默生、纪伯伦、普希金、叶赛宁、济慈、雪莱、黑塞以及米什莱、赫德逊、列那尔、普里什文等等,却很少提起自己国度的传统诗人。苇岸曾坦诚地承认: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学,一直以来未能进入我的视野。海子更是绝情地说:我恨东方诗人的文人气质,他们把一切都变成趣味。

  ②这里我不想责备年轻诗人的偏激,我只是为我们中华民族诗国疆土的沦丧感到悲哀。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最有希望的诗国传人竟翻越一道道异国语言的障碍皈依到大洋彼岸的诗人行列,而对于自己的诗歌传统竟不置一顾甲

  ③以中国古代伟大诗人陶渊明为例,时至今日,陶渊明的世界影响,主要还在汉文化圈内,至于他在西方国家的流布与影响,却查找不到过多的记载。20世纪以来,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很不平衡。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文化经过近百年严厉的自我批判已几近干涸,而西方现代文化却如太平洋的海啸一般汹涌而来,几乎淹没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领地。

  ④中西文化的阻滞与隔膜只能是一个历史阶段的遗憾,就其作为共同的人类文化而言,交融、互补才是必然的,文学更是如此。即便从陶渊明西方接受史的点滴文献中,也可以感觉到这一点。

  ⑤20世纪2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看到了年轻的中国留学生梁宗岱翻译的陶渊明的诗篇,在随即给梁宗岱的信中写道:你翻译的陶潜诗使我神往。不独由于你的稀有的法文知识,并且由于这些诗歌的单纯动人的美。它们的声调对于一个法国人是这么熟悉!与我们古代土地上升上来的气味是同样的。接下来,法国印象派诗人瓦雷里在为梁宗岱《法译陶诗选》一书撰写的序言中写道:试看陶潜如何观察‘自然’,他将自己融进去,参与进去,……有时像情人,有时像多少带点微笑的智者。陶渊明就是中国的拉封丹和维吉尔。美国的陶渊明研究虽然起步较晚,陶渊明作为一位历史人物,却被色彩浓重地写进教科书中,将其描绘成一位不一般的中国农民,一位喝酒、吟诗、将理想寄托于世外桃源、陶醉于简单田园生活的诗人。新近,一位叫马克·艾尔文的美国汉学家更把陶渊明归于生态保护主义者的行列。

  ⑥东方古代诗人陶渊明的自然主义哲学与田园式的回归诗学其实不难在西方文化界找到知音。如果稍微深入地加以探究,我们将会发现,在对待人与自然这个元问题上,中国的陶渊明与西方的某些先哲总是操持着共同的语调。如古希腊时代的自然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以往国内学界常把伊壁鸠鲁说成一位享受主义者,其实他追求的享乐主要是精神上的平静和谐,这恰与陶渊明是一致的。伊壁鸠鲁哲学的核心也是顺从自然,主张简朴、清贫的田园生活,贤人应当喜爱田园生活宁静无扰的灵魂既不扰乱自己也不扰乱别人

  ⑦依我看来,海子,苇岸这些被誉为麦田诗人大地诗人的年轻一代文学家,无论如何也应该更钟情于自己民族的自然主义诗人陶渊明吧。因为在简化生活蔑视金钱景仰朴素方面,陶渊明不是更早、更近、更好的榜样吗?然而我们这些20世纪后期的诗国骄子始终没有把视线投注到陶渊明身上。如今,自然之死的进程在我们的国土正极速蔓延,诗人的声音依然微弱。海子死了,苇岸死了。更加不幸的是,那位在一千六百年前去世的陶渊明在今天也已经再度死去,而且是在年轻一代诗人的心目中死去的。

(节选自20121013日《文汇报》)

(1)

概括第①段大意。(25字以内)

(2)

选择最合适的标点填入第②段甲处:

A.感叹号

B.问号

(3)

简要说明这样选择的原因。

(4)

第⑤段作者以罗曼·罗兰及瓦雷里的文字为例意在

[  ]

A.

说明陶渊明的诗歌令西方作家神往。

B.

说明陶渊明是一位生态保护主义者。

C.

证明中西方文化交融互补是必然的。

D.

证明陶渊明在西方还是颇有影响的。

(5)

简析第⑥段的作用。

(6)

第⑦段加粗词“死去”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7)

结合本文,推断当代中国诗人“只向西看”的原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6―12题。(22分)

《梁祝》为何成为绝唱

①说到交响乐,似乎离不开“西方人的音乐”这样的印象。事实上中国交响乐发展已近百年,共有370多位作曲家创作了2800余部作品,其中公开发表的约有1500余部。然而,留在普通人记忆中的旋律并不多,我们能记住什么?唯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家喻户晓,五十年来仍余音绕梁。

②这是一个在特殊背景下,在音乐学院这样一个合适的环境里集体创作的成果。即便后来仍有好的作品出现,也无法超越《梁祝》那样的成功,因为再没有这样的珠联壁合。50年代的“民族化试验”在各个领域遍地开花,集体创作在那个时代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直到之后的样板戏,也是这样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创作模式。并且现代京剧在随后的十年间始终占据着主流的地位,而交响乐的创作则因为意识形态的关系遭遇压制和否定。

③改革开放后,大批国外新思潮涌入,作曲家终于摆脱束缚,着手实验和先锋作品的创作,那个年代人们追逐内心,探索精神世界,就像是另一场文艺复兴。狂潮直到80年代末才逐渐散去,纯朴悠扬的旋律和唯美的主题再次被怀念。然而,无论民乐作曲家创作交响乐或是交响作曲家转投民乐,始终无法做到二者兼顾。格局已然改变――音乐创作从集体回归个人。

④中国几千年来始终没有“作曲家”这个概念。因为中国音乐没有“创作体系”,所有源自民间的音乐都是在岁月的打磨中形成的。有人演也有人改,靠口传心授的唯一途径来传播。由于没有真正严格的记谱法,中华民族的艺术确实是群众的结晶,能够留下来的作品更是历史的选择。自从刘天华将西方记谱法植入中国音乐后,个人作曲才成为可能。从此以后,作曲家拥有了署名的权利,作品有了保持不变的途径。一部作品表达了作曲家独一的思想,自然且统一,更完美地体现了艺术的完整性。然而到了《梁祝》年代,情况又突然不同了。在政府的强力号召下,人们怀揣着同样的理想走到一起,集中力量为“民族化”努力。这样高度统一的精神理念,过去不曾,今后也不会再有了。

⑤除了作曲本身因素外,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好像面对自助餐,没有必要单一地选择。当生活充斥流行、爵士、摇滚等各种音乐,人们已然无法回到那个被动接受的年代,热爱流行还是热爱古典,这只是一个选择,并非对或错的问题。

⑥这就是一个绝唱。

⑦也许我们仍在感叹至今没有第二部《梁祝》这样的作品,或者我们还在寻找契机成就另一个辉煌。高考资源网

⑧一方面,那些技巧繁复或是深沉内省的作品终不能成为大众音乐。对熟悉单线条旋律的广大普通听众来说,着实对更高层次的音响技术没有过多的要求,能够听懂的,有简单的旋律音调,并且依靠标题来帮助理解才是好的音乐。另一方面,如果以大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必须认识到这些年来国人的耳朵或多或少已被锤炼。在听觉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梁祝》这样的作品只能有一部,任何刻意的模仿都将被审美疲劳所淘汰。所以有人说,《梁祝》的出现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是在特定时代环境下出现的特有的作品。不要再留恋于当初的形式,应该有新的寻找和突破,没有创新就永远走不出囹圄。从这个意义上,让我们忘却《梁祝》,往前走。

⑨“交响乐民族化”也早已不再是一个口号,音乐中使用什么技巧、加入什么元素都是自然而然的。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中国音乐人,他一定会在交响乐中流露出自身传统文化的因素。然而对创作者来说,目前他们缺失的反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

⑩《梁祝》拥有一个永恒的主题,抗争体现了对于爱情的追求,化蝶则成就了生命的升华,这正是人类最为本真的情感,或许也正是这两点铸就了它在世界范围的成功。同古希腊的“悲剧”一样,观众因为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慨,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故事所表述的重点并不是纯粹无尽的哀伤,而是对命运的一种认识。然而和古希腊不同的是,中国人在宿命的最后加上了更高升华的体现――化蝶。令人感叹的是,这个曾经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阶段差点被删节的片段,最终被保留了下来,由此也使这部作品遭到种种坎坷却仍被传唱。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中国“民族性试验”作品乃至之后中国的音乐创作对人性的表述并未引起太多共鸣。

⑾经典,可能就是这样的令人惆怅。超越总是在理性上体现,却无法在感性上达到。从中国的发展体系来看,虽然没有西方音乐那样流畅的发展体系,但古琴、京昆戏剧这样古朴的艺术形式无论如何都在时代的洪流中存在了下来。因为“经典”是一种对过往的追亿。

⑿《梁祝》已然过去,烙印永恒地留在历史长卷上。也许正是“化蝶双飞去红尘,终曲四寂留绝唱”。

6.第②段中加点词“珠联璧合”在文中的意思是                          _。(1分)

7.第⑥段“这就是一个绝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8.《梁祝》成为绝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3分)

9.要创作像《梁祝》这样为人喜闻乐见的作品,文中提出来哪些可资借鉴的建议?试予分点概括。(3分)

10.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本文开头运用对比突出了《梁祝》在中国交响乐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意义。

  B.从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历程看,作者认为个人创作更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

  C.《梁祝》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天时”是指交响乐创作受重视的时代。

  D.《梁祝》是群众智慧的结晶,能历经岁月的打磨流传至今更是历史的选择。

  E.《梁祝》“化蝶”一节反映了作曲家摆脱束缚、探求精神世界的创作追求。

  F.本文结尾诗句语意双关,含蓄地表明《梁祝》作为经典的永恒和不可超越。

1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与《梁祝》在主题上极为相似,请说说其结尾“化鸟”的意义。(3分)

12.最近三十年来,西洋音乐在中国的命运远比中国传统音乐的命运要好,所有学前儿童接触的乐器一般都是西洋乐器,而音乐学院的学生了解的西洋音乐的知识也远比中国传统音乐多。结合上文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3)题。

  ①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史中一个头等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认识的发展过程中,西欧人很自然地会从现代的科学技术来回溯过去,认为科学思想的发展起源于古代地中海各民族的经验和成就。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大量文献中看到希腊和罗马的思想家、数学家、工程师和自然界的观察者们所奠定的基础。一些早期的著作,例如威廉·休厄尔1837年所著的《归纳法科学发展史》,全都不自觉地透露出,作者们甚至连其他民族在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历程中同样有所贡献这一事实也不知道。以后,人们才比较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比较成熟的科学思想,曾经受惠于古代埃及人的开拓工作,受惠于肥沃的新月地带各民族,如苏美尔人、巴比伦人、赫梯人等等的辛勤劳动,并对这些史实进行研究。由于环境的关系,欧洲人从麦伽塞因斯时代到麦考来时代都一直和印度的文化有着密切的接触。部分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才能对印度人的成就作出比较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还是很不够的),不过,在这里存在着许多年代学方面的困难问题,使人们仍然看不到一幅清晰的图景。至于远东的文明,特别是其中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对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贡献,直到今天还仍然为云翳所遮蔽,而没有被人们所认识。“远东”这个名词本身,就说明了欧洲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甚至连那些怀有良好意愿的欧洲人,也很难排除这种偏见。我自己在前面也自然而然地使用了“远东”这个名词,但是以后在这部书中,我将不再使用它。本书的主题就是要论述亚洲、特别是中国在科学上的贡献。

  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即在古代和中古代,中国人对于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发展,究竟作出了什么贡献?虽然自从耶稣会传教士在17世纪初叶来到北京以后,中国的科学就已经逐步融化在现代科学的大熔炉之中,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问:中国人在这以后的各个时期里有些什么贡献?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末,中国人又怎么能够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又为什么并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什么因素使得科学在中国早期社会中比在希腊或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最后,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但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虽然在不同的学派那里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和现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纳的自然观非常相似。这些问题是本书想讨论的问题的一部分。

  ……

  ③由于现代科学是从17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那个运动中诞生的,因此也许有人在评价过去的科学和技术时,会以它是否曾对这个运动作出过直接贡献来作为标准。中国的发现和发明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实际上究竟有多大,还有待研究。可是,即使假定研究的结果证明中国在这方面并未作出什么贡献,那末,是不是有任何理由贬低研究中国的发明创造的价值呢?不管怎样,事情是已铸定了的:世界只有一个。全世界人民必须共同生活在这个由于飞机和无线电的发明而日益缩小的世界内。如果一个人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先驱者们的成就能像了解他们自己的文化先驱者们的成就那样清楚,那他就必定只能对其他民族的成就给予应有的了解和赞赏。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种新的大同世界的黎明时期。假使人类能战胜那些掌握着空前未有的强权而不负责任的人们所带来的危机,那末,大同世界的观念便能把一切国家的劳动人民团结成一个共同的、合作的社会。这座大厦的柱石就是相互间的谅解。

  ④今天,虽然有一些“白种人”可能已经放下他们的“包袱”,甚至把它忘记了,然而,难道就没有一些欧洲人,当他们看到现代科学技术已使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的时候,会常常情不自禁地对自己说,归根结底,这一切毕竟是从欧洲的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开始的,从而得出欧洲人得天独厚的结论吗?这种看法必须加以有益的纠正。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像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等一类人物之所以都出在欧洲,很可能完全不是因为欧洲人有什么内在的优越性,而是由于欧洲有一些有利的环境因素,而这些有利因素过去没有也不能够在其他民族的不同的地理背景以及受其影响的不同社会进程中起作用罢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目前,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一个民族或一个多民族集体曾经垄断过对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各个民族的成就,应该由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赏识,纵情歌颂。

(选文有改动)

(1)如何理解第①段中“‘远东’这个名词本身,就说明了欧洲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甚至连那些怀有良好意愿的欧洲人,也很难排除这种偏见”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目前,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一个民族或一个多民族集体曾经垄断过对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各个民族的成就,应该由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赏识,纵情歌颂”这段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合原文信息回答:“使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从欧洲的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开始的”,作者对此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3)题。

  ①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史中一个头等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认识的发展过程中,西欧人很自然地会从现代的科学技术来回溯过去,认为科学思想的发展起源于古代地中海各民族的经验和成就。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大量文献中看到希腊和罗马的思想家、数学家、工程师和自然界的观察者们所奠定的基础。一些早期的著作,例如威廉·休厄尔1837年所著的《归纳法科学发展史》,全都不自觉地透露出,作者们甚至连其他民族在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历程中同样有所贡献这一事实也不知道。以后,人们才比较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比较成熟的科学思想,曾经受惠于古代埃及人的开拓工作,受惠于肥沃的新月地带各民族,如苏美尔人、巴比伦人、赫梯人等等的辛勤劳动,并对这些史实进行研究。由于环境的关系,欧洲人从麦伽塞因斯时代到麦考来时代都一直和印度的文化有着密切的接触。部分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才能对印度人的成就作出比较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还是很不够的),不过,在这里存在着许多年代学方面的困难问题,使人们仍然看不到一幅清晰的图景。至于远东的文明,特别是其中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对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贡献,直到今天还仍然为云翳所遮蔽,而没有被人们所认识。“远东”这个名词本身,就说明了欧洲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甚至连那些怀有良好意愿的欧洲人,也很难排除这种偏见。我自己在前面也自然而然地使用了“远东”这个名词,但是以后在这部书中,我将不再使用它。本书的主题就是要论述亚洲、特别是中国在科学上的贡献。

  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即在古代和中古代,中国人对于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发展,究竟作出了什么贡献?虽然自从耶稣会传教士在17世纪初叶来到北京以后,中国的科学就已经逐步融化在现代科学的大熔炉之中,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问:中国人在这以后的各个时期里有些什么贡献?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末,中国人又怎么能够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又为什么并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什么因素使得科学在中国早期社会中比在希腊或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最后,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但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虽然在不同的学派那里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和现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纳的自然观非常相似。这些问题是本书想讨论的问题的一部分。

  ……

  ③由于现代科学是从17世纪在欧洲兴起的那个运动中诞生的,因此也许有人在评价过去的科学和技术时,会以它是否曾对这个运动作出过直接贡献来作为标准。中国的发现和发明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实际上究竟有多大,还有待研究。可是,即使假定研究的结果证明中国在这方面并未作出什么贡献,那末,是不是有任何理由贬低研究中国的发明创造的价值呢?不管怎样,事情是已铸定了的:世界只有一个。全世界人民必须共同生活在这个由于飞机和无线电的发明而日益缩小的世界内。如果一个人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先驱者们的成就能像了解他们自己的文化先驱者们的成就那样清楚,那他就必定只能对其他民族的成就给予应有的了解和赞赏。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种新的大同世界的黎明时期。假使人类能战胜那些掌握着空前未有的强权而不负责任的人们所带来的危机,那末,大同世界的观念便能把一切国家的劳动人民团结成一个共同的、合作的社会。这座大厦的柱石就是相互间的谅解。

  ④今天,虽然有一些“白种人”可能已经放下他们的“包袱”,甚至把它忘记了,然而,难道就没有一些欧洲人,当他们看到现代科学技术已使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的时候,会常常情不自禁地对自己说,归根结底,这一切毕竟是从欧洲的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开始的,从而得出欧洲人得天独厚的结论吗?这种看法必须加以有益的纠正。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像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等一类人物之所以都出在欧洲,很可能完全不是因为欧洲人有什么内在的优越性,而是由于欧洲有一些有利的环境因素,而这些有利因素过去没有也不能够在其他民族的不同的地理背景以及受其影响的不同社会进程中起作用罢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目前,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一个民族或一个多民族集体曾经垄断过对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各个民族的成就,应该由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赏识,纵情歌颂。

(选文有改动)

(1)如何理解第①段中“‘远东’这个名词本身,就说明了欧洲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甚至连那些怀有良好意愿的欧洲人,也很难排除这种偏见”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目前,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一个民族或一个多民族集体曾经垄断过对科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各个民族的成就,应该由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赏识,纵情歌颂”这段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合原文信息回答:“使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变化”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从欧洲的伽利略和凡萨里乌斯开始的”,作者对此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竞雄女侠——秋瑾

  我们这个民族有一道深深的伤口,那道伤口来自1907715日的绍兴。整整过去了一百年,站在轩亭口仍旧感触到了来自这道伤口的灼灼疼痛。

  辛亥革命期间,那么多的革命志士死于非命,只有秋瑾的死最大限度地激起了汉人的反抗情绪。原因很简单,封建时代,男子膝下如金,女子守身如玉,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出发,对女性死刑判决一般采用绞刑,满清统治者对一个汉族女子不仅施尽酷刑,而且当街斩首,弃尸闹市,罪名是颠覆政府。

  秋案正好发生在晚清时局最为动荡时期,纲常紊乱,人心向背。秋瑾被无限放大,不知道秋瑾的人都因此知道了秋瑾,不懂得革命的人也因此受到了革命的教育,士绅阶层开始同情革命党,党人更加坚定了信念,革命形势一转颓势,得到了空前发展,晚清原本岌岌可危的局面越发变得不可收拾。

  时代大变局的重担竟然让一个弱女子去承担,秋瑾孤单的身躯常常让这个世界的男人倍感心痛,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摸自己的脖子,仿佛那把刀就架在身后,忍不住地心虚,时不时地慨叹秋瑾的勇气和决然。

  百叹之余,我们回过头来解读秋瑾身世。

  秋瑾(18751907),浙江绍兴人氏,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她的人生只翻阅了薄薄的32页春秋。无数人端详过那张日式装扮的照片,秋瑾的仪容从百年前冲进了我们的视线,一张充满瓷质光泽的女性脸庞,虽然不算绝代风华,却也相貌端庄。她的扮相时髦,绾着高高的云鬓,披着貂袭大衣,一派英姿飒爽。不难看出,这是一位尚武的刚烈女子,她用挑衅和不羁看待着这个世界。

  1900年,王廷钧纳捐为户部主事,秋瑾随丈夫客居北京,在京期间,她经常阅读新出版的一些书籍,阅读进步新报,迅速与新思潮接轨。戊戌六君子为维新而引颈就戮,尤其是谭嗣同的侠烈性情深得秋瑾崇仰,革命种子在内心深处悄然潜藏下来。庚子年是近代史以来最为动荡的一年,秋瑾目睹了以燎原之势燃烧华北大地的义和团运动,目睹了北京城头变幻着八国联军的大王旗,一个二十多岁的青葱女子亲历了国破山河碎,原来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转化为救国献身的宏涛巨愿。

  1904年,秋瑾毅然冲破重重阻力与丈夫离婚,自费赴日本留学。可以想像,这在百年前的封建社会需要背负多么大的压力。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瓜葛至今仍无处不在,即使当下,还有一些人对秋瑾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微词,认为秋瑾是因为夫妻不睦而投身革命,认为女子就该以相夫教子为贤德,有人发出疑问,像秋瑾那样抛头颅撒热血,而死无立锥之地,这样做值得吗?

  秋瑾的革命首先从女权开始,放脚、兴学、办报,一步步颠覆着传统的封建意识形态。她在日本创立天足会,呼吁女子放脚。只有扯碎这块死死纠缠女子千年的裹脚布,为女子争取行动自由,才能获得与男子并驾齐驱的机会。从生理上解放女性之后,秋瑾意识到只有教育才能够使女性真正自强自立,她先后执教绍兴女学堂、南浔女校、绍兴大通学堂,播撒革命的种子,成功地发展了一大批革命女性,为日后浙江光复积蓄了力量。秋瑾在日期间创办了《白话报》,归国后创办了中国第一份妇女杂志《中国女报》,大力倡导妇女解放,宣扬婚姻自由,传播革命思想。

  在日留学期间,秋瑾加入了同盟会,并被推选为浙江同盟会的主盟人。归国后,加入光复会,任光复军协领。秋瑾在革命同志中脱颖而出,带领浙江有志之士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当年,徐锡麟、陶成章、秋瑾以大通学堂为基地培养革命志士,并以此为江南反清大本营,积极筹备起义。1907年初,他们在此制订了浙皖起义计划,首先由徐锡麟在安庆举事,秋瑾随后在绍兴响呼,义军先夺取安徽、浙江、江苏三省,在南京开府,再向四周各省发展。

  1907713日中午,300名清兵涌进大通学堂,他们的任务是抓捕革命党领袖秋瑾。早在一周前,徐锡麟事败身死,安庆起义的失败迅速牵涉到了绍兴,秋瑾也很快被乡绅胡道南告发。

  秋瑾被嘈杂的脚步推搡着带到了绍兴知府衙门,知府贵福是满人,他最为痛彻的就是反清排满。当晚贵福主持三堂会审,对秋瑾以及其同党施行了跪火砖、跪火铁链、刺竹签等酷刑,秋瑾顷刻问血肉糜烂、遍体鳞伤。这真是一个千古奇女子啊,双眉倒竖,眼眸中折射出铁的冷光,任凭严刑拷打任是一言不发。

  绝境中的担当,应该是秋瑾的魅力源头。生,或者死!生存,或者毁灭!她一定经历了哈姆莱特式的拷问。再勇敢的人也有一丝犹豫,她勇敢地选择了死亡,她悲痛于同胞醉生梦死,悲痛于国家颓废却无人挽救的遗恨,决定一死来换取天下公心。她期待以自己的死作为导火线,引爆大清王朝这个矛盾丛生、百病沉疴的火药桶。

  秋瑾的大义凛然感化了一些官员。参加了三堂会审的山阴知县李钟岳对她渊博的学识非常钦佩,更加尊敬她的意志,请她坐在椅子上进行了一番谈话。秋瑾忍着剧烈的疼痛,艰难地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便缄默不语。由于绍兴驻军有限,浙江巡抚张曾扬、绍兴知府贵福担忧光复军反攻解救秋瑾,他们迅速统一意见,两天后便对秋瑾行刑。

  秋风秋雨愁煞人,这几个指甲大小的楷书深深地触动了李钟岳的良知,想想自己堂堂一个七尺男儿居然不如一女子忠勇刚烈,他手捧墨书,老泪纵横。李钟岳因力保秋瑾而遭撤职.他走不出秋瑾的阴影,被巨大的悲情所击倒,三个月后以悬梁自尽的方式殉道。

  秋瑾用自己的死实践了加入同盟会时的誓言: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秋瑾的死不是独立的,惠兴为女权奔走无望自杀,吴樾刺杀五大臣殉难,陈天华绝望于国家投海,徐锡麟剖心献胆,秋瑾是他们的延续和升华。在我看来她的死更加惨绝,让人读来肝肠欲断,那场血腥时不时从百年前的重重帷幕中渗透出来,让人难以释怀,即使经过了一段时间也无法治愈我们民族的伤口。

(1)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秋瑾是一位刚烈的女子,她用挑衅和不羁看待着这个世界,为了革命她冲破重重阻力与丈夫离婚。

B.

秋瑾随丈夫客居北京期间,经常阅读进步新报,迅速与新思潮接轨,目睹戊戌六君子为维新而引颈就戮,内心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她目睹义和团运动和列强侵略,萌生了救国献身的宏愿。

C.

秋瑾的革命首先从女权开始,在生理方面,呼吁女子放脚,力图扯碎死死纠缠女子千年的裹脚布,为女子争取行动自由。在精神方面,她先后执教于数所学校,播撤革命的种子,教女性真正自强自立,她还创办报纸杂志,大力倡导妇女解放,宣扬婚姻自由。

D.

秋瑾被捕后受尽酷刑,但任凭严刑拷打而一言不发,只是艰难地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

E.

李钟岳觉得自己身为堂堂一个七尺男儿却与秋瑾的革命精神相去甚远,于是竭力想保全她。秋瑾被杀三个月后,他又被巨大的悲情所击倒,以悬梁自尽的方式为革命殉道。

(2)

秋瑾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3)

秋瑾的“勇气和决然,”在行动上有哪些表现?

(4)

文章开头和结尾说到秋瑾的死,是我们民族一道深深的无法治愈的伤口,请根据文意有理有据地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