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为儿女亲家) C.古之学者必有师(有专门学问的人)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同寻常) |
试题答案
C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为儿女亲家)
C.古之学者必有师(有专门学问的人)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同寻常)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
2.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沛公安在?
3.翻译。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
B.将焉取之 之:指代土地
C.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何厌之有 厌:厌烦
2.下面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动词。认为
B.敢以烦执事 以:介词。用,拿。
C.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代词。怎么。
D.将焉取之 焉:代词。哪理。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客的主人行装
B.宴请的客人行装
C.宴请的客人使者
D.招待过往的出使的人
4.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法,实不足取。
|
|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 越国以鄙(边邑)远
C. 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 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 以为得之矣
3. 翻译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
①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 既东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 ①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 ② 等到他在东边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B. ① 您曾经 对晋君 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两城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 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C. ①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 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D. ① 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 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4. 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B.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D. 越过秦国而把 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5.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 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
6. 下面是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其中正确的几项是( )
A. 怀才不遇,牢骚满腹
B. 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C. 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D. 巧舌如簧,挑拨离间
E. 不卑不亢,善于激将
F. 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7. 用原文填空:烛之武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表现出他能言善辩、智能过人。其说辞大体可分三个层次,二 、三层次中又可各分两小层意义:
第一小层:不卑不亢,引出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 小层:分析情势,说明利害:
a. 亡郑,对晋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存郑,对秦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小层:回顾历史,预见未来:
a. 过去,晋国曾过河拆桥,忘恩负义:___________________
b. 将来,晋国必贪得无厌,进犯秦国: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晋侯、秦伯围郑……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远:把偏远的地方做边邑
B.行李之往来
行李:物资
C.朝济而夕设版焉
设版:指筑城备战
D.唯君图之
唯:希望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加粗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既”字相同,两个“焉”字不同。
B.两个“既”字相同,两个“焉”字也相同。
C.两个“既”字不同,两个“焉”字相同。
D.两个“既”字不同,两个“焉”字也不同。
3.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①敢以烦执事②且君尝为晋军赐
A.①那我还敢为这事来麻烦您。②况且您曾经给晋军以恩赐。
B.①那我还敢为这事来麻烦您。②况且您曾被晋军应允了。
C.①那还敢为此麻烦您的部下用兵。②况且您曾经给晋军以恩赐。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晋侯、秦伯围郑……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远:把偏远的地方做边邑
B.行李之往来
行李:物资
C.朝济而夕设版焉
设版:指筑城备战
D.唯君图之
唯:希望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加粗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既”字相同,两个“焉”字不同。
B.两个“既”字相同,两个“焉”字也相同。
C.两个“既”字不同,两个“焉”字相同。
D.两个“既”字不同,两个“焉”字也不同。
3.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①敢以烦执事②且君尝为晋军赐
A.①那我还敢为这事来麻烦您。②况且您曾经给晋军以恩赐。
B.①那我还敢为这事来麻烦您。②况且您曾被晋军应允了。
C.①那还敢为此麻烦您的部下用兵。②况且您曾经给晋军以恩赐。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