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试题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黄山听雨
熊召政
(1)下午,车轮掠过千枝万枝秋色,每一枝上都悬着黄山的雨云。仿佛只要按一下喇叭,雨点就会噼噼叭叭掉下来。比之山下,黄山要秋得早一些。又因触目皆是石破天惊的境界,黄山的秋雨,就格外像千年的老蛇那样冷峻。
(2)这个季节,游山的人很多。客店已满,我们一行三人只好投宿到眉毛峰下的一户农家。那是丛林中一栋简陋的小楼。我们还没有走进小楼。大雨就滂沱而至。游山的兴致,被它淋成一壶欲热还凉的花雕。
(3)雨下着,树枝变成了雨箭,很古风地飘荡着;雨下着,岚雾搓成的雨绳,很悠久地恍惚。雨中孵出的暮蔼,像我的肺叶一张一合。黄山七十二峰,七十二座美丽得叫人想哭的自然博物馆,在今晚,已不能让我参观它隐秘又恢宏的构筑了。
(4)黄山最好看的,是松、石、云,如今松在雨中,石在云中,云在暮中。层层叠叠的黄昏,封锁了所有的山道。
(5)那么,今夜,我在黄山就只能听雨了。
(6)今年夏天,我已游过庐山,九华山。我想,来到黄山,游兴一定能推到极致。谁知天半朱霞已成妄想。顺着雨绳,我怎能攀摘黄山的翠微?那时我曾有好一阵子生气呢。在这个浅薄的年头,不说那些高官巨贾,政客名伶,就连那些星相邪卜,趋炎附势之流到处都有青眼相迎。难道黄山也生了一双势利眼,只肯用连山寒雨,来搪塞一个落拓的诗人?
(7)很快,我明白到,这么想是错的。
(8)正因为我的落拓,我的在庐山三叠泉洗过的耳,在九华山的归城寺里被梵钟撞得更为清纯的襟抱,黄山才迎我以雨。
(9)人之上升的历史中,雨是永远的动力。而诗人之于雨,并不仅仅是生物的适应。至今我尚能感到,落在唐诗宋词中的雨,是何其地撩人情怀。“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李商隐,深沉彻骨;“寒雨连江夜入吴”的王昌龄,冷峻有加。“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脱的苏东坡情性;“细雨骑驴过剑门”,书剑飘零的陆放翁自况。大凡血气十足的诗人,没有几个不落拓的,唯其落拓,才能让生命在雨中开放出超凡拔俗的花朵来。
(10)所以说,今夜的黄山雨,是为我下的。
(11)为了好好儿度过这个雨夜,我询问小楼的主人有没有酒。他翻箱倒柜找出半瓶大曲。三人共享,少是少了点儿,但总比没有强。
(12)雪中饮酒是为了驱寒,雨中饮酒是为了驱散寂寞。而今夜我并不寂寞,窗外的每一枝松,每一尊石,都是等了我千年的酒友。
(13)雨是越下越浓了。
(14)夜太深,我见不到楼下的谷中桃花溪崩冰喷雪的流姿,更看不到楼后的山上百丈泉瘦蛟腾舞的威仪。但是,我有满耳敲金戛玉的声音,这些涵养灵气的乡音,把万物融为一体,使我无穷遐思的辐射频带,瞬间穿透了永恒。
(15)我端起杯来,一口饮尽黄山的七十二峰雨声。并细细品味:哪是鰲鱼峰的粗犷,哪是莲花峰的婀娜,哪是仙人峰的飘逸,哪是耕云峰的深洁……五光十色的黄山雨声啊,醉了我的十丈青肠。
(16)一杯复一杯,小饮着酒而豪饮着雨。今夜里,黄山给了我锦绣之胸,青灯外满掌的黑暗,也被我拍成比轩辕帝还要古老的浩然。
(17)酒尽了,兴犹未尽。主人又煮了一壶非常新鲜的雨季送来。用它来泡黄山云雾茶,一杯芬芳的江南便在我眼前袅袅升起。啜饮它,佐以泉鸣飞瀑。我携之既久的孤独,顿时被暖成挂在历史树上的一枚果实。虽然它是酸的,毕竟那么浑圆。
(18)酒也酒过,茶也茶过,雨声欲不见稍歇。同行的朋友说:这时候如果雨声停了,出一轮明月多好,我则希望这雨永远落下去。获瞻霁月固然是清丽的享受,但得到雨声滋养,我的精神领域中,更能长出一片比黄山还要峭拔的风景。
1.第(2)段划线句的意思是 。
2.阅读(3)—(8)段,简单分析作者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
3.在第(9)自然段中所提到的古代文人中任选一个为例,来说明第(9)段划线句的意义。
4.任选一个角度,鉴赏(15)段内容。
5.对全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首尾呼应, 以游览黄山为线索,表现了黄山的冷峻的境界,给作者以人生的启示。
B.黄山听雨,使落拓诗人与古人相通,对黄山美景有了更深刻的观照。
C.雨中饮茶饮酒,既是助兴,同时也丰富了作者听雨时的感受。
D.由于黄山听雨对作者极有意义,他希望这雨能一直落下去,让他好好欣赏。
E.本文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描摹了作者在雨中所见、所闻、所感,心灵在雨的滋养下更为强健。
6.第(11)段“今夜的黄山雨,是为我下的。”他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请写出四点)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21分)黄山听雨熊召政(1)下午,车轮掠过千枝万枝秋色,每一枝上都悬着黄山的雨云。仿佛只要按一下喇叭,雨点就会噼噼叭叭掉下来。比之山下,黄山要秋得早一些。又因触目皆是石破天惊的境界,黄山的秋雨,就格外像千年的老蛇那样冷峻。(2)这个季节,游山的人很多。客店已满,我们一行三人只好投宿到眉毛峰下的一户农家。那是丛林中一栋简陋的小楼。我们还没有走进小楼。大雨就滂沱而至。游山的兴致,被它淋成一壶欲热还凉的花雕。(3)雨下着,树枝变成了雨箭,很古风地飘荡着;雨下着,岚雾搓成的雨绳,很悠久地恍惚。雨中孵出的暮蔼,像我的肺叶一张一合。黄山七十二峰,七十二座美丽得叫人想哭的自然博物馆,在今晚,已不能让我参观它隐秘又恢宏的构筑了。(4)黄山最好看的,是松、石、云,如今松在雨中,石在云中,云在暮中。层层叠叠的黄昏,封锁了所有的山道。(5)那么,今夜,我在黄山就只能听雨了。(6)今年夏天,我已游过庐山,九华山。我想,来到黄山,游兴一定能推到极致。谁知天半朱霞已成妄想。顺着雨绳,我怎能攀摘黄山的翠微?那时我曾有好一阵子生气呢。在这个浅薄的年头,不说那些高官巨贾,政客名伶,就连那些星相邪卜,趋炎附势之流到处都有青眼相迎。难道黄山也生了一双势利眼,只肯用连山寒雨,来搪塞一个落拓的诗人?(7)很快,我明白到,这么想是错的。(8)正因为我的落拓,我的在庐山三叠泉洗过的耳,在九华山的归城寺里被梵钟撞得更为清纯的襟抱,黄山才迎我以雨。(9)人之上升的历史中,雨是永远的动力。而诗人之于雨,并不仅仅是生物的适应。至今我尚能感到,落在唐诗宋词中的雨,是何其地撩人情怀。“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李商隐,深沉彻骨;“寒雨连江夜入吴”的王昌龄,冷峻有加。“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脱的苏东坡情性;“细雨骑驴过剑门”,书剑飘零的陆放翁自况。大凡血气十足的诗人,没有几个不落拓的,唯其落拓,才能让生命在雨中开放出超凡拔俗的花朵来。(10)所以说,今夜的黄山雨,是为我下的。(11)为了好好儿度过这个雨夜,我询问小楼的主人有没有酒。他翻箱倒柜找出半瓶大曲。三人共享,少是少了点儿,但总比没有强。(12)雪中饮酒是为了驱寒,雨中饮酒是为了驱散寂寞。而今夜我并不寂寞,窗外的每一枝松,每一尊石,都是等了我千年的酒友。(13)雨是越下越浓了。(14)夜太深,我见不到楼下的谷中桃花溪崩冰喷雪的流姿,更看不到楼后的山上百丈泉瘦蛟腾舞的威仪。但是,我有满耳敲金戛玉的声音,这些涵养灵气的乡音,把万物融为一体,使我无穷遐思的辐射频带,瞬间穿透了永恒。(15)我端起杯来,一口饮尽黄山的七十二峰雨声。并细细品味:哪是鰲鱼峰的粗犷,哪是莲花峰的婀娜,哪是仙人峰的飘逸,哪是耕云峰的深洁……五光十色的黄山雨声啊,醉了我的十丈青肠。(16)一杯复一杯,小饮着酒而豪饮着雨。今夜里,黄山给了我锦绣之胸,青灯外满掌的黑暗,也被我拍成比轩辕帝还要古老的浩然。(17)酒尽了,兴犹未尽。主人又煮了一壶非常新鲜的雨季送来。用它来泡黄山云雾茶,一杯芬芳的江南便在我眼前袅袅升起。啜饮它,佐以泉鸣飞瀑。我携之既久的孤独,顿时被暖成挂在历史树上的一枚果实。虽然它是酸的,毕竟那么浑圆。(18)酒也酒过,茶也茶过,雨声欲不见稍歇。同行的朋友说:这时候如果雨声停了,出一轮明月多好,我则希望这雨永远落下去。获瞻霁月固然是清丽的享受,但得到雨声滋养,我的精神领域中,更能长出一片比黄山还要峭拔的风景。1.第(2)段划线句的意思是 。(1分)2.阅读(3)—(8)段,简单分析作者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4分)3.在第(9)自然段中所提到的古代文人中任选一个为例,来说明第(9)段划线句的意义。(3分)4.任选一个角度,鉴赏(15)段内容。(3分)5.对全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阅读《指南录后序》,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B.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C.
中兴机会,庶见在此
D.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2)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就当面揭露元军统帅不讲信用,多次指出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为。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我想元军也还是可以用语言来劝说动的。
予更欲一觇北——我更想(趁此机会)探察一下元军方面的情况。
(3)
下面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文章第一段写当时的混乱形势和自己出使元军的原因及目的,表现出作者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的高尚情操和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被元军扣留不得归国,本想以身殉国,但他忍辱活着,其目的是要寻找机会,以图对国家有所作为。
文天祥出使元营前对形势估计不准,对敌人抱有幻想;到元营后,深感形势复杂,问题严重,国事危险,但他并不考虑个人安危,勇敢的同敌人斗争。
这三段文字以叙述经历为主,间有抒情;语言精练,句式灵活,感情充沛,气势豪迈,很有表现力。
(4)
请选出对①②两段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 )
第①段先叙出使元军背景,后抒发了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爱国挚情。
第②段先叙出使后慷慨陈辞、据理力争,惊动北营,又抒发了对奸佞小人的憎恶之情。
“分当引决”、“隐忍以行”写出了作者为挽救国家而忍辱负重的爱国感情。
①②两段话寓记叙于抒情之中,抒为国献身之情,叙领命出使之事,记叙与抒情紧密结合。
(5)
请翻译下列句子:
(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4)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英法律词典》编辑的过程,更会让你三思。前期翻译的一百五十人,全部是北大、人大、法大、社科院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这些人的英语水平要比美国研究生的入学水平还要高,且中文还要写得顺畅。这些人干了事至今一分钱还没有。复译的六十人,一个礼拜干十四个小时,一个月才四百元钱。
司法部的一位司长说: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部具有国家权威的词典是由一群无职无权无钱的学生和老人编辑做的,做了我们整个司法行政教育系统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
参加词典复核的有一群老人。他们是原东吴大学的高材生。在人生的路上他们是风雨飘摇,是最无助的人。一九四九年后,他们全部改行当英语教师或劳改犯,只有极少数几个逃脱。但奇怪的是,国家一次又一次地倚重这些人。
抗战胜利后,在东京审判战犯。偌大一个中国很少有人能担当得起为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讨伐元凶的角色。国民党上层十分焦急,蒋介石点名从东吴找人。结果去东京的中国检察官全部是东吴法学院的。五十年后,他们经历苦难,垂垂老矣,但国家又不得不倚重他们一次。九十年代香港法的审校多出自他们之手。因为那些英文的,过去他们熟悉的东西,今人很少知晓。老人们挣扎着在小屋里看稿,而且不要国家一分钱。国务院嘉奖来了,他们也仅仅一笑,在最后的岁月他们是不需要这些东西的。
海牙国际法庭恢复我国席位后,派谁去当国际大法官呢?又是这批人。倪征奥以八十五岁高龄就任,一直干到九十一岁,接替他的也是东吴大学毕业的李浩培,倪征奥逝世在海牙国际大法庭任内,时年九十一岁。
这批老人之中有一位叫周枬的,九十岁。他是二十年代胡适在中国公学最后的一个得意门生,比利时鲁纹大学博士,三十年代就开始写作《罗马法原论》,还兼任厦门大学法律系主任。解放后他被遣到青海师范学院图书馆,七十年代未被安徽大学收留,重返教坛。
当记者在上海一个工人居住区南昌路某号的小阁楼找到一位小老头,小老头颤颤巍巍地正在关灯。记者问,这里有一个叫周枬的吗?老头声细如蚊,我正是。那栋小楼当初全是他的,现今他只有十多平方米的小阁楼,一部黑白电视,一个破冰箱。人家说,你为什么不去找领导把房子要回来。人家还没有说完,他连连摆手:不要的,不要的。我去商务印书馆得了一本五十年代的《现代汉语词典》。他对人家说,我去参加商务印书馆的馆庆了,得了一本书!他眼睛是那么的亮,有一种满足的光芒。他把上下册的《罗马法原论》的稿酬全捐给了商务印书馆。他病在床上半年,手颤抖,写出的字已经无法辨认。由八十一岁的老伴誊抄后交用。三十二岁的《汉语法律词典》主编拿着一些词条要他复审的时候,他竟激动得一夜未眠。他患有帕金森症,第二天昏迷过去了。醒来后他就抱着脑袋强看了两行稿子。第三天主编找到他,他无力地握着人家的手说:“对不起同学,我实在看不了稿子了。”人家说,你看几条就行了,我们把你的名字列上。他却说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否则对不起将来的读者。
记者回到北京,跟司法部的一位处长,同是研究罗马法的专家黄风说,您每年至少去一次意大利吧?出国不计其数.该风光的都风光了,包括我,想去哪去哪。可您知道周先生什么样子吗?记者说了上海的情况后,黄风足足两三分钟没有说话。后来说了一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问超不过他们,我们没有他们那一辈子的品行。我们当中可能出现学者,但出不了大家。
(节选自顾文《我说人与人》)
1.作者两次使用了“奇怪”一词,既表达文中所述现象的________(不超过6个字),也表达了文中所述现象的________(不超过6个字)。(4分)
2.文中哪几件事表现周枬超越世俗、淡泊名利的品行?(不超过48个字)(4分)
3.文中几处加粗的词语概括了周枬等“东吴”老人的命运,读了令我们心情很不平静。请谈谈你的心情和对这些老人以如此命运仍每每承担国家重托的行为的理解。(不超过40个字)(4分)
4.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文章在叙述人数、时间、年龄、收入、书的价格时多次使用数字,因为不用具体数字,意思难以表达充分和全面。
B.“国家又不得不倚重他们一次”,隐含着国家缺少人才,只好任用政治上并不可靠,年龄又大的东吴老人的意思。
C.周枬老人眼睛中的“满足的光芒”,源于他得到尊重、得到作为纪念品的书籍和参予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的喜悦。
D.“黄风足足两三分钟没有说话”,表现了他受到极大的震动,并且感到惭愧的自责的心理活动。
E.本文作者叙述了一批“东吴老人”的人生境遇,不仅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敬意,而且涉及了对“人与人”、“人与国家”这些深刻而复杂的问题的探求。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15~18题。
杜甫在夔州
杜甫在篷州最初居住的“客堂”,是在山坡上架木盖起的简陋的房屋;这类的房屋散布在山腰,好像是鸟巢一般。他到这里第一步的工作,就是按照夔州人民的习惯,用竹筒把水从山泉引到他居住的地方。又因为乌鸡能医治风痹,他养了许多鸡,并且催促他的长子宗文在墙东树立鸡栅……对于生活上的一些琐事,他下了一番布置的功夫。
夔州是三峡里的山城.这里的山川既雄壮叉险恶,杜甫一到这里,便起始爱用惊险的文字描画它们。他一再歌咏的是白帝城,他感到这座城是“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上白帝域二首》之一)。另一方面,给杜甫的印象最深的,是夔州人民的生活。他看见夔州的许多女子因为男丁缺乏,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结婚,她们每天到山上砍柴背到市上出卖,供养一家,有时还冒着危险贩卖一些私盐回来。人们不深究原因,只说,她们面貌丑陋,所以找不到丈夫;杜甫却反过来问:“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负薪行》)他看见峡中的男子.少数富有的驾着大船经商,大多数贫穷的终生充当劳苦的船夫,人们说,这里的人都器量狭窄,只图眼前的利益,杜甫也反过来问:“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最能行》)峡中的人民大部分过着穷苦可怜的生活,而夔州却是阔绰的估客胡商必经之地,这两种生活的对照杜甫也写得很清楚。
除了歌咏山川和人民生活外,杜甫在这时有了充裕的时间,回忆他的青年时代。他在偏僻的山城与外边广大的世界隔绝,朋友稀少,生活平静,因此过去的一切经历在他面前活动起来。他写了不少长篇的诗叙述他过去的生活。他写《壮游》诗,从七岁学诗起经过吴越齐赵的漫游、长安时代、安史之乱,一直到滞留巴蜀,是一篇完整的自传。他还写了八首长诗,怀念八个人物,集在一起,叫作《八哀诗》,但它们只有历史的价值,艺术方面并不算是成功的作品。
杜甫在这时因为与外面的世界脱离,作诗的态度有时改变了。他在成都草堂时说他写诗的态度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前两句说他长安时代以来对于诗的努力,极力避免庸俗,生活越艰难,作诗也越刻苦;后两句则说明在草堂的生活较为清闲,对着美丽的自然界可以信口成章了。无论是刻苦努力,或是信口成章,由于他有充实的生活体验,都能写出像他天宝末年以后那样富有创造性的诗歌。但是到了夔州.他又把一部分的精力用到雕琢字句、推敲音律上边去了。他在《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里说“晚节渐于诗律细”,叉在《解闷十二首》里说“颇学阴(阴铿)何(何逊)苦用心”。并且在指导儿子宗武学诗时.也教他熟读《文选》,以便从中采撷辞藻:这好像叉把诗歌扯回到“研揣声病、寻章摘句”的时代里去。但杜甫夔州时代的诗并不是每一首都是这样写成的.他用这种态度写出来的代表作品最明显的是《秋兴八首》、《诸将五首》。这些诗里不是没有接触到实际的问题.不是没有说到国家的灾难与人民的贫困,不足没有写出时代的变迁和自己热烈的想望,可是这些宝贵的内容被铿锵的音节与华丽的词藻给蒙盖位了。使后来杜诗的读者不知有多少人只受到音节与词藻的迷惑与陶醉,翻来覆去地诵读.而不去追问:里边到底说了些什么?因此在解释上也发生分歧。与此相反,反倒是在《写怀》里毫不费力地写出来的“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读起来觉得亲切动人;而像:宿江边阁》里“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那样的诗句足以表达出诗人的品格。
杜甫在夔州,身体时好时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都不断地缠绕着他,最后牙齿落了一半,耳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他在这情形下,两年内写了四百三十余篇诗.占有他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而且其中有不少的长篇,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由于生活的限制,在内容和思想上比起过去的作品都略有逊色,但其中也不缺《登高》这样的杰作。
(节选自冯至《杜甫传》,有删改)
l5.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杜甫爱用惊险的文字描画三峡里山城的雄壮险恶,这说明诗人十分注重以恰当的
文字形式表现作品内容。
B.《负薪行》和《最能行》等诗歌反映了峡中人民穷苦可怜的生活状况,是杜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诗篇。
C.“晚节渐于诗律细”、“颇学阴(阴铿)何(何逊)苦用心”,说明杜甫晚年作诗时在字句和音律上下了很大工夫。
D.杜甫的一些注重音节与同藻的诗使读者迷惑与陶醉,以致于翻来覆去地诵读也难以知道诗里边到底说了些什么。
E.“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诗人在老病时也没忘记国家的灾难和自己的责任,质朴的诗句中表现了诗人的品格。
16.从传记中看,杜甫在夔州时的诗歌创作题材上具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17.文章最后说“这是一个丰富的创作时期”,依据所选的这部分文字,你认为影响作者创作的背景因素有哪些?(6分)
18.第四段说杜甫“作诗的态度有时改变了”,你认为“变”在何处?这一改变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依据义本加以探究。(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