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伏(zhé)  
B.褓(qiáng)
C.抬(gàng) 
D.薄(fěi)   
书袋(diào)   
来品(bó)     
挖墙(jiǎo)   
头(lóng)
呶不休(náo)     
心而论(píng)   
生非(shì)     
拐弯角(mò)  
疾风草(jìng)   
蛛丝迹(mǎ)   
私舞弊(xún)    
鞭辟入(lǐ) 

试题答案

D
相关题目
文言文阅读。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軏、张仪、雷通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参之。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文臣如轩輗者,宜用为巡抚。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宜用为将帅。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
  谦既死,而亨党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对。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恭顺侯吴瑾侍,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默然。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赢米为之——直:通“值”,买     
B.王惊至再——谢:拒绝
C.帝命谦口其罪——数:列举            
D.上下无志——固:坚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十三年兵部左侍郎召——洎牧谗诛
B.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今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不效治臣罪——于其身也,耻师焉
D.帝忧形色——会西河外渑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汝言战败之后,皇帝念及于谦,痛惜不已,认为如果于谦尚在,情势必然不至于如此不堪。
B.景帝即位之后,于谦奏议积极备战,认为应该招募民兵制造武器,据守要地迁民入城,文臣武将各司其职,以应对必然长驱南下的敌寇。景帝完全接纳了他的意见。
C.皇帝在土木堡被俘后,京师上下大为震惊,有人主张南迁,于谦以宋王朝南渡为例,严厉加以驳斥,他的主张得到了当时监国的郕王的认可。
D.于谦由于口才出众,在高煦投降一事中表现出色,深得皇帝赞赏,班师回朝后得到了和其他大臣一样的赏赐。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风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惟阮籍、山涛,豫其流者向秀、刘伶、籍兄子咸、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至汲郡山中见孙登,康遂从之游。登沉默自守,无所言说。康临去,登曰:“君性烈而才隽,其能免乎!”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遏,命也!”
  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
  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康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炼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初,康尝游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乃誓不传人。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情远趣,率然玄远。撰上古以来士为之传赞,欲友其人于千载也。(本文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览无不通 该:通“赅”,完全。
B.君性烈而才隽 隽:超。
C.知其不可羁屈也 羁屈:束缚屈服。
D.辞致清辩 清辩:清楚明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余半与康,皆凝为石 悠悠乎与颢气俱,莫得其涯
B.后安为兄所枉诉,事系狱 既而吴民之乱请于朝
C.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宜衅除之,以淳风俗 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3.对下列各句中的文言语法现象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句中“土木”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把……当作土木”。】
B.烈尝得石髓如饴。【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当是:烈尝得如饴石髓。】
C.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属”是通假字,通“嘱”,意思是“背诵”。】
D.康将刑东市。【这是一个被动句兼省略句,补充完整当是:康将(受)刑(于)东市。】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用简练的文字交代了嵇康的文才学识、风度仪表、性格特点以及生活追求,较为全面地给读者刻画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风流名士——嵇康的形象。
B.嵇康的好友山涛在即将离任吏部选官时,举荐嵇康来代替自己,可嵇康竟然写信给山涛宣布绝交,从中可知嵇康刚烈傲岸、任性不羁的个性。
C.吕安事件是嵇康由快乐人生走向悲剧命运的转折点,后来更因为得罪了晋文帝的亲信钟会而被他进谗诬陷,最终招致了杀身之祸。
D.纵观嵇康一生,鄙薄名利,崇尚真性情;回归自然喜好打铁,超然物外得自在;不为虚伪世俗所拘,而又重视真正的情谊;他的死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壮观、最优美、最从容赴死的风景。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撰上古以来士为之传赞,欲友其人于千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