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选出对下面每组句子加粗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或百步后止
②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河东凶亦

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也相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也不相同。

试题答案

C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①明强,善薄最②。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直,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罪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③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法当流。帝曰:“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信,卿卖狱耶?”胄曰:“陛下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法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其言。迁尚书左垂。其贫,特招赐钱十万。

  [注]①干局:才干器局,指人的处事能力。②薄最:财务的出纳账册。③取调:指送者获取委任。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无忌     赎:以财抵罪

B.校尉与无忌罪 均:每人一半

C.陛下杀之   登:立即

D.其贫     矜:怜悯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和“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②不同,②③相同

B.①②不同,②③不同

C.①②相同,②③不同

D.①②相同,②③相同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载胄公正执法的一组是

①性坚正,干局明强,善簿最

②臣子于尊及不称误

③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

④若皆误,不得独死

⑤俄有诈得者,狱具,宵以法当流

⑥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  ]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戴胄授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太宗复议。

B.戴胄引法典“虽误皆死”,劝谏太宗不该姑息长孙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应以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法。

C.戴胄针对当时有人用欺骗手段谋官骗财,建议皇上敦促他们自首,否则即予重判。而在实际处罚中却又死罪为流放,以显示皇上的“大信”。

D.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财抵罪,于法无据;而圣旨“不首,罪当死”也与法典相悖。据理力谏,足见其坚正品行。

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属臣,敢亏法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绝妙的错误

[美]刘易斯·托马斯

  大自然迄今取得的唯一最伟大的成就,当然要数DNA分子的发明。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它。它装在第一个细胞之中,那个细胞带着膜和其他东西,在大约30亿年前这个行星渐渐冷却时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浓汤似的水中。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因为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

  可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尽管今天再来谈论进化方面的进步已经不时髦了,因为如果你用那个词去指称任何类似改进的东西,会隐含某种让科学无能为力的价值判断,可我还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毕竟,从一个仅仅拥有一种原始微生物细胞的生命系统中一路走来,从沼地藻丛的无色生涯中脱颖而出,演进到今天我们周围所见的:-切——巴黎城,依阿华州,剑桥大学……我后院里的马栗树,还有脊椎动物大脑皮层模块中那一排排的神经原——从那一个古老的分子至今,我们真的已经走得很远了。

  我们绝不可能通过人类智慧做到这一点。即使有分子生物学家从一开始就乘卫星飞来,带着实验室等等一切,从另外某个大阳系来到这里,也是白搭;没错!我们进化出了科学家,因此知道了许多关于DNA的事,但假如我们这种心智遇到挑战,要我们从零开始,设计一个类似的会繁殖的分子,我们是绝不会成功的。我们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设计的分子会过于完美。假以时日,我们终于会想出怎样做这事,核苷酸啦,酶啦等等一切,做成完美无瑕的一模一样的复本,可我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那玩意儿还必须能出差错。

  能够稍微有些失误,乃是DNA的真正奇迹。没有这个特有的品性,我们将至今还只是厌气菌,也绝不会有音乐。一个个地加以单独观察,把我们一路带过来的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然而,突变的发生又绝不是意外,因为DNA分子从一开始就命中注定要犯些小小的错误。

  假如由我们来干这事,我们会寻求某种途径去改正这些错误,那样,进化就会半路停止了。试想,一些科学家正在专注地从事于繁殖丈本完全正确的、像细菌一样的无核原生细胞,而有核细胞却突然出现,那时,他们会怎样地惊慌失措。

  我们讲,犯错误的是人,可我们并不怎么喜欢这个想法。而让我们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犯错误也是所有生物的本性,那就更难了。我们更喜欢立场坚定,确保不变。可事情还是这样的:我们来到这儿,就是由于纯粹的机遇,也可以说是由于错误。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

  不管怎样,只要DNA分子有这种根本的不稳定性,事情的结果大概只能如此。说到底,假如你有个机制,按其设计是用来不断改变生活方式的;假如所有新的形式都必须像它们先前那样互相适配,结成一体;假如每一个即兴生成的、能对个体进行修饰润色的新基因,很有可能为这一物种所选择;假如你也有足够的时间,那么,这个系统注定要迟早发育出大脑,还有知觉。

  生物学实在需要有一个比“错误”更好的词来指称这种进化的推动力。或者,“错误”一词也毕竟用得。只要你记住,它来自一个古老的词根,那词根意为四处游荡,寻寻觅觅。

(选自《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有删改)

1、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2、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粗词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

3、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分析。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

  后为谒者。会武陵蛮反,围武威将军刘尚。诏使均乘传发江夏奔命三千人往救之。既至而尚已没。会伏波将军马援至,诏因令均监军,与诸将俱进,贼拒厄不得前。及马援卒于师,军士多温湿疾病,死者太半。均虑军遂不反,乃与诸将议曰:“今道远士病,不可以战,欲承制降之何如?”诸将皆伏地莫敢应。均曰:“夫忠臣出,有可以安国家,专之可也。”乃矫制调伏波司马吕种守沅陵长,命种奉诏书入虏营,告以恩信,因勒兵随其后。蛮夷震怖,即共斩其大帅而降,于是入贼营,散其众,遣归本郡,为置长吏而还。均未至,先自劾矫制之罪。光武嘉其功,迎赐以金帛,令过家上冢。其后每有四方异议,数访问焉。

  迁上蔡今。时府下记,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一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

  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客授颍川。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乞还者数千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收郎缚格之。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小黄门在傍,入具以闻。帝善其不挠,即令贳郎,迁均司隶校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政化大行。

  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吏能弘厚,虽贪污放纵,犹无所害;至于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造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钟离宋寒列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承制降之何如 权:暂且

B.

夫忠臣出 竟:通“境”

C.

乞还者数千人 阙:朝廷

D.

不喜法 文:形成义字的

(2)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宋均“性宽和,不喜文法”的一组是

①散其众,遣归本郡 ②送终逾制,失之轻者

③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 ④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

⑤吏能弘厚,虽贪污放纵,犹无所害 ⑥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

[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⑥

D.

③④⑤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宋均年轻时喜好儒家经典,通过拜师学习,通晓了《诗经》、《礼经》,擅长在论辩中解决难题。

B.

宋均在与反叛的武陵蛮夷作战时,果断地假传皇命使叛军归降,事后主动就此向皇上请罪,最终得到光武帝的嘉奖。

C.

宋均在处理政事时,曾经删减了一些有疑问的事,而没有向皇上汇报,从而激怒了皇帝。宋均遭受“冤狱”时,却能忠贞不贰,视死如归。

D.

宋均把是否对百姓宽容厚道作为评判官员的主要标准,但他在做尚书令期间,因政治环境严酷而未能将这观点向皇上力谏。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遽罚过礼,非政之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傅永字惰期,清河人也。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趣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井公政送京师。裴叔业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徒边。永克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溯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个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攻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矟①,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还京,拜光禄大夫。卒,赠齐州刺史。

(选自《北史·傅永传》)补充注释稍:同“槊”。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

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 量:考虑,衡量。

B.

斩首者数千级,生公政 禽:通“擒”,捉拿。

C.

马步千人 将:将领。

D.

贼俯射永,其左股 洞:射穿。

(2)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傅永有远见卓识,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①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 ②有气千,拳勇过人 ③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④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 ⑤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 ⑥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

[  ]

A.

①③④

B.

③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傅永年轻时只有勇力而缺乏韬略,连-封信都不会答复,请人代自己回信,遭到拒绝后发愤读书,从而使自己变得“兼有才干”。

B.

涡阳之围时,傅永的正确判断不为他人所认可而吃了败仗,但他后来又能及时地把握战争进程,运用谋略进行反击。

C.

义阳之战,傅永被箭射中,他拔出敌箭,率领诸将乘胜追击,坚持作战到深夜,显示了他过人的毅力和英勇。

D.

傅永年逾八十而“自称六十九”,回到京都后去拜望光禄大夫。最后,朝廷封他为齐州刺史。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绝妙的错误

[美]刘易斯·托马斯

  大自然迄今取得的唯一最伟大的成就,当然要数DNA分子的发明。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它。它装在第一个细胞之中,那个细胞带着膜和其他东西,在大约30亿年前这个行星渐渐冷却时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浓汤似的水中。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因为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

  可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尽管今天再来谈论进行方面的进步已经不时髦了,因为如果你用那个词去指称任何类似改进的东西,会隐含某种让科学无能为力的价值判断,可我还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毕竟,从一个仅仅拥有一种原始微生物细胞的生命系统中一路走来,从沼地藻丛的无色生涯中脱颖而出,演进到今天我们周围所见的一切——巴黎城,依阿华州,剑桥大学……我后院里的马栗树,还有脊椎动物大脑皮层模块中那一排排的神经原——从那一个古老的分子至今,我们真的已经走得很远了。

  我们绝不可能通过人类智慧做到这一点。即使有分子生物学家从一开始乘卫星飞来,带着实验室等等一切,从另外某个太阳系来到这里,也是白搭。没错!我们进化出了科学家,因此知道了许多关于DNA的事,但假如我们这种心智遇到挑战,要我们从零开始,设计一个类似的会繁殖的分子,我们是绝不会成功的。我们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设计的分子会过于完美。假以时日,可我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那玩意儿还必须能出差错。

  能够稍微有些失误,乃是DNA的真正奇迹。没有这个特有的品性,我们将至今还只是厌气菌,也绝不会有音乐。一个个地加以单独观察,把我们一路带过来的每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然而,突变的发生又绝不是意外,因为DNA分子从一开始就命中注定要犯些小小的错误。

  假如由我们来干这事,我们会寻求某种途径去改正这些错误,那样,进化就会半路停止了。试想,一些科学家正在专注地从事于繁殖文本完全正确的、像细菌一样的无核原生细胞,而有核细胞却突然出现,那时,他们会怎样地惊慌失措。

  我们讲,犯错误的是人,可我们并不怎么喜欢这个想法。而让我们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犯错误也是所有生物的本性,那就更难了。我们更喜欢立场坚定,确保不变。可事情还是这样的:我们来到这儿,就是由于纯粹的机遇,也可以说是由于错误。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

  不管怎样,只要DNA分子有这种根本的不稳定性,事情的结果大概只能如此。说到底,假如你有个机制,按其设计是用来不断改变生活方式的;假如所有新的形式都必须像它们先前那样互相适配,结成一体;假如每一个即兴生成的、能对个体进行修饰润色的新基因,很有可能为这一物种所选择;假如你也有足够的时间,那么,这个系统注定要迟早发育出大脑,还有知觉。

  生物学实在需要有一个比“错误”更好的词来指称这种进货的动力。或者,“错误”一词也毕竟用得。只要你记住,它来自一个古老的词根。那词根意为四处游荡,寻寻觅觅。

(选自《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有删改)

1.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2.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粗词语中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

3.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分析。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