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基本一致的是

A.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B.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C.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D.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试题答案

A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潮  人

A:最近有没有去“扫货”啊?

B:有啊,刚“败”了一个“小马可”的包包,很Marc Jacobs!

A:我倒不大喜欢Marc Jacobs的手袋,太纽约“范儿”,“大马哥牌”倒是很“妖”。

①这样的对话肯定会被年长的一辈所责备:“这说的啥呀!”可是混在时尚圈、追求时尚的人,一定知道这样的语言来自新新人类,即“潮人”。

②“潮人”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穿着时尚、新颖,对国际流行品牌极其熟悉;他们另类大胆,奔放自由,个性独立,行为新潮,在艺术上追求Avant-garde(前卫主义),喜欢“嬉皮”、“爵士”、“嘻哈”。潮人以其“新”、“奇”、“特”的装扮和行为,已成为时代的“宠儿”,以至明星们也纷纷以“潮人”自居。于是乎,“潮人村”、“潮人吧”、“潮人馆”、“潮人服饰”、“潮人玩物”、“街头潮人”……应运而生,甚至出现了“天使爱美丽,潮人爱出位”、“做人,就要做‘潮人’”等狂语。风气所至,潮人已经成为一个高频流行语。如“演艺界潮人热与冷之间”(《文汇报》2008年7月12日);“数码装备潮人,尝鲜盛夏的果实”(《法制时报》2008年6月19日);“‘潮人’主持本地帮”(《南方周末》2008年6月10日)等。

③据考察,“潮人”一词来自日本,是“追求新潮之人”的缩写。在我国古代就有“弄潮儿”,其含义与“潮人”有点相似。宋朝潘阆《酒泉子》:“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弄潮儿”本义是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水中嬉戏的少年,今比喻站在时代前沿有开拓精神的人。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潮流大国,日本人在装扮上追求新颖、奇特,什么样的稀奇装扮在日本都不会使人觉得突兀。那里不仅是国际知名品牌服饰的云集地,而且形成了一批以精致的细节、大胆的造型、鲜亮的色彩、个性的混搭为特色的时尚品牌,在那里总能找到世界各地都没有的特别款式。这些都让日本人的打扮成为时尚潮流的指标,并由此刮起一股“潮人之风”,出现许多个性的“潮牌”(即潮人喜欢的品牌),如BAPE,TOY2R,VISVIM,GOODENGOUGH等。

④“潮人”不仅仅会穿,会扮,更会不断地发明创造新的时尚语言。“潮人”世界有自己的用语,如本文开头出现的那段对话,其中“扫货”即为“shopping”;“败”就是买到手的意思,源自圈中格言“生命不息,败家不止”;“小马可”是设计师Marc Jacobs的二线品牌Marc By MarcJacobs,而“大马哥”则是圈中人对品牌D&G的称呼;“范儿”前加形容词,即什么什么的感觉;而“妖”就是美女们一定要懂的,因为在时尚圈里漂亮一定不能说漂亮,而要说“妖”,这绝对褒义,美得妩媚。诸如此类的词语实际上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语言生活中。有些媒体曾介绍过一些“潮人”用语。如“时尚潮人‘黑话语录’”(《市场报》2008年6月16日);“80后潮人必须会的六十句话”(腾讯网2008年6月27日)。

⑤有人还为潮人划分等级,如根据其自身表现出的潮流指数,通过一系列的测试题或是形象比较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比如,《瑞丽时尚先锋》(2008年6月5日)发表了《测试你是几级“时尚潮人”》的文章。此外,还有人根据不同标准给“潮人”分类。如根据对时尚方向的关注点不同分为数码潮人、音乐潮人、影视潮人、环保潮人、弄色潮人等;根据地域的不同分为日本潮人、芬兰潮人、纽约潮人、香港潮人等。

⑥现在年轻人追求潮流,追求“个性”、“前卫”、“新锐”,“潮人”之风已猛刮全球。在个性张扬的时代,追求新潮本也无可厚非,但不顾自己的特点和公众的审美习惯,一味地随波逐流、盲目跟风,只会跌落“媚俗”的低谷。“潮人”并非只是简单地穿着、打扮,做一些惊世骇俗的动作就能实现的。真正的“潮人”要有对潮流的敏感力和感悟力,对时尚内涵的理解力,有自己的文化品位。潮流总是无法追逐到尽头的,我们还要考虑什么样的装扮和行为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恰当地突出自我的个性、流露自我的品味和对时尚的追求才是新时代年轻人的主调。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个性张扬”、“行为新潮”、“语言怪异”,已成为当今年轻人的基本特点。

B.正因为有许多个性的“潮牌”,才使得稀奇的装扮在日本不会使人觉得突兀。

C.贬词褒用是“潮人”用语的一个典型例子,也是语言发展演变的一种现象。

D.所谓的“前卫”、“新锐”,实质是一味地随波逐流、盲目跟风、低俗媚俗。

E.“潮人”的出现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对此,我们也不能一味地给予否定。

2.潘阆《酒泉子》中的“弄潮儿”,与文中所说的“潮人”,其相似之处有哪些?请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末说“真正的‘潮人’”,应当“有自己的文化品位”。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请结合你对服饰装扮或生活用语的感受,谈谈自己所理解的“文化品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08年河西区质量调查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人们常可以从一个欧洲当代诗人身上看到荷马或但丁或弥尔顿的影子,一如从一个当代印度诗人那里发现蚁蛭的音客,从阿根庭的豪尔赫博尔赫身上看见东方的<一千零一夜>,在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那遇见寂寞难耐的布拉格天才卡夫卡……一个写作者同时又是别的写作者.那些别的写作者可以古今。也可以中外.

      在讨论不同根种的文学时.人们往往无视存在于“影响”这一词汇中的基本事实:首先.希望更多的人阅读自己的作品,并在某些方面施以影响.或得到肯定与欣赏是绝大多数写作者深沉的心理内驱力之一。可以说,对“影响”的追求深嵌于文学的第一实践中,.它是作家的光荣与梦想。另一方面.在广泛的文学阅读中.也同样存在着对“影响”的期待.而写作者的阅读尤其如此。人们期待着在阅读中者所发现.有所收获.并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为己所用。此外,从客观上讲.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只有“被读”才有意义。他的所有价值只有通过“被读”才能体现出来.才能得以实现,否则便什么也不是。而“被读”能否如期实现。其质量如何,决定因素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或曰“影响力”)。可见“影响”事实上早已沿着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阅读和写作心理中奔涌着。

这个理由如此浅显.浅显到不少人对它视而不见。在当前中国.一个写作者如果申明自己喜爱某某外国作家,并在创作中受到某些影响,便要冒来自批评方面的行行色色的风险。固然,一个中国作家如何阅读外国文学。又在多高纯度上触及到它,如何受其影响,在何种层次上受到影响,其中必然充满种种显见的和微妙的差异,批评需要对此做出恰当、公正的评价,但这绝非自顾痛快的讨伐。文学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建设,然而许多人虽然堪称批评的巨人,在建设方面却显得乏力乏术,像个矮汉。况且在这些批评者中,有些人所援用的理论资源本身也是来自外国。诸如“话语权”、“文化霸权”、“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这些援用本身无可非议,但借此来棒击本国作家,则有失公允,好像一个中国作家喜欢一个外国作家就冒犯了民族自尊,就是怂恿霸权,甘受殖民。

在当代世界文坛,读不通一句汉语而声称受到中国文学影响的优秀诗人和作家大有人在,如埃兹拉,庞德,如豪尔赫路易斯 博尔赫斯……但这种状况也并没有表明中国文学已经构成了什么文学霸权和殖民问题。人类优秀的文学作为整个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最终成为全人类所共享,它早已破除了那种关于民族和国家的陋见。优秀的创作无国界,它既不会最终被违禁,也不会完全遭到拒绝。早在十九世纪,歌德就已经开始酝酿一种更为宏大的“世界文学”的构想了,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预言了“世界文学”时代到来。这种姿态是那么的大度和开放,以致当我们谈到那些在国境线上进行文学勘测的人时,不得不竖一竖小拇指。更何况现在不由分说,已经是网络时代了。

5.属于“一个写作者同时又是别的写作者”的原因的一项是

A.人们书可以从一个欧洲当代诗人身上看到荷马或但丁或弥尔顿的影子。

B.对“影响”的追求是作家们的光荣与梦想,是写作的心理内驱力之一。

C.写作者的阅读存在着对“影响”的期待.希望阅读中的收获为己所用。

D.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只有“被读”才有意义.否则便什么也不是。

6.文章认为文学创作必然受到古今中外的影响.下列不属于支孛寺这一观点的理由的一项是

A.人类优秀的文学历来最终为全人类所共事。

B.优秀的创作既不会最终被违禁.,也不会完全遭到拒绝。

C.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产党宣言论》中预言了 “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

D.现在不由分说勤制度,已经是网络时代了。

7.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作出的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存在对-影响竹的期待,作家应有社会责任意识.重视作品的社会效益。

B.阅读过程中作品所产生的影响力决定作品的价值.没有影响力的作品必然被淘汰。

C.文学批评有责任对―个中国作家如何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作出恰当的评价.放任对外国文学的“全盘接收”或“全盘否定”都不利于我们的文学建设。

D.人类优秀的文学早已破除了关于民族和国家的陋见,歌德所构想的“世界文学”是一种消除了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全人类的文学。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中庸”辨义

“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衷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孔子说:“乡原(愿),德之贼也。”

将“中庸”理解为“乡愿”,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不过,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对此,《中庸》进一步解释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用俗话说,“中庸”则大致相当于“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能“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什么是“孝”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而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

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生活,为人处世就需要“与时偕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这样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这,可能就是儒家“中庸”思想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下列对划线句子中“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主张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B.《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

C.孔子能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对弟子的提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

D.黑格尔对《论语》以至孔子本人给予相当消极的评价。

1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把“中庸”理解为“乡愿”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

B.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源就是对“中庸”原意的误解。

C.作者认为儒家“中庸”思想一定能带给我们为人处世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等启示。

D.孔子注重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他在回答其弟子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的做法,就说明了这一点。

15.筛选1、2自然段的信息,给“中庸”下定义。(3分)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    (寂静、沉寂)。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    (寂静、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    (奇怪、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16.在文中的括号内选填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3分,每词1分)

17.在文中划线句子中,

①“无聊生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谁?“厌见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哪些人(4分,各1分)

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8.雪花本无声,作者却说它“似乎瑟瑟有声”,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19.作者开头说感得沉寂,结尾却说“渐渐的舒畅起来”,这应当怎么理解?(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现代文阅读(23分)

“中庸”辨义

“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衷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孔子说:“乡原(愿),德之贼也。”

将“中庸”理解为“乡愿”,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不过,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对此,《中庸》进一步解释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用俗话说,“中庸”则大致相当于“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能“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什么是“孝”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而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

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生活,为人处世就需要“与时偕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这样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这,可能就是儒家“中庸”思想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划线句子中“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主张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B.《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

C.孔子能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对弟子的提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

D.黑格尔对《论语》以至孔子本人给予相当消极的评价。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把“中庸”理解为“乡愿”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

B.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源就是对“中庸”原意的误解。

C.作者认为儒家“中庸”思想一定能带给我们为人处世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等启示。

D.孔子注重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他在回答其弟子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的做法,就说明了这一点。

3.筛选1、2自然段的信息,给“中庸”下定义。(3分)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    (寂静、沉寂)。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    (寂静、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    (奇怪、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4.在文中的括号内选填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3分,每词1分)

5.在文中划线句子中,

①“无聊生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谁?“厌见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哪些人(4分,各1分)

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6.雪花本无声,作者却说它“似乎瑟瑟有声”,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7.作者开头说感得沉寂,结尾却说“渐渐的舒畅起来”,这应当怎么理解?(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现代文阅读(23分)

“中庸”辨义

“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衷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孔子说:“乡原(愿),德之贼也。”

将“中庸”理解为“乡愿”,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不过,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对此,《中庸》进一步解释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用俗话说,“中庸”则大致相当于“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能“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什么是“孝”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而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

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生活,为人处世就需要“与时偕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这样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这,可能就是儒家“中庸”思想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划线句子中“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主张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B.《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

C.孔子能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对弟子的提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

D.黑格尔对《论语》以至孔子本人给予相当消极的评价。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把“中庸”理解为“乡愿”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

B.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发生错误的根源就是对“中庸”原意的误解。

C.作者认为儒家“中庸”思想一定能带给我们为人处世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等启示。

D.孔子注重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他在回答其弟子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的做法,就说明了这一点。

3.筛选1、2自然段的信息,给“中庸”下定义。(3分)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    (寂静、沉寂)。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    (寂静、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    (奇怪、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4.在文中的括号内选填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3分,每词1分)

5.在文中划线句子中,

①“无聊生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谁?“厌见者”是什么意思?文中具体指哪些人(4分,各1分)

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6.雪花本无声,作者却说它“似乎瑟瑟有声”,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7.作者开头说感得沉寂,结尾却说“渐渐的舒畅起来”,这应当怎么理解?(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小题(9分)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洎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觉、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思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然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1.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A.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B.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C.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D.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2.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阐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B.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C.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他们相关者的利益。

D.“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3.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社会转型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B.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C.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就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欲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1.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C.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2.下列各项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B.“自私自利”是一种行为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D.有些人之所以能做到“己所欲,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3.根据文意,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两个阶段,前者是“推己”,是基础,后者是“及人”,是发展。

B.是人们规范自己道德行为的两种模式,前者被动的,层次低,后者主动的,层次高。

C.是道德可普遍化要求的两个层次,前者要求不要恶待别人,后者要求要主动帮助别人。

D.是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两种方法,前者是考虑自己,后者才是考虑他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

  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1)

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

A.

是针对社会转型事情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

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C.

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D.

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2)

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  ]

A.

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对待对方。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C.

“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

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他们相关者的利益。

(3)

综观全文,以下对文意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B.

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

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

D.

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4)

根据文意,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理解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