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对句中加线词的活用情况进行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⑤⑥ /②③⑦/ ④/ ⑧⑨ B.①⑥ /②③④/ ⑤⑧⑨/ ⑦ C.①⑥⑧/ ⑤/ ②③/ ④⑦/ ⑨ D.①⑧/ ⑥⑨/ ②③/ ④⑤⑦ |
试题答案
A下列对句中加线词的活用情况进行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 ] | |||||||||
B.①⑥ /②③④/ ⑤⑧⑨/ ⑦ C.①⑥⑧/ ⑤/ ②③/ ④⑦/ ⑨ D.①⑧/ ⑥⑨/ ②③/ ④⑤⑦ |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
①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②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③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不惮( ) ②殒身不恤( ) ③苟活( )
(2) 第一段中“无恶意的闲人”指的是________。“有恶意的闲人”指的是________。
(3) 第二段中连用三个“竟”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烈士们牺牲于徒手请愿,事实证明不可能通过这种方法而推动沉闷、落后、黑暗的社会使之有革命性的改变。
B.讽刺中国国民的麻木和愚昧,没有从刘和珍们的牺牲中吸取教训。
C.烈士牺牲已有一段时间,并没有改变原社会的“太平”光景,因此这种牺牲太不值得。
D.感叹于时间如流水,悲愤于社会现象没有改变。
(5)对“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一句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 ]
A.人类历史每向前迈进一步,都需付出极大的代价,而这一次刘和珍们的流血牺牲,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B.大量的木材经过亿万年的地壳运动才形成一小块煤,这同人类向前迈步的性质是一致的。
C.刘和珍们的徒手请愿,能获得的成果是极其微小的,正如那小块煤的形成一样,是不能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
D.人类历史前进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它与用大量的木材却只能形成一小块煤的情况十分相似;但赤手空拳去请愿是无助于历史前进的。
(6)第三段中划线句子的主语是________,谓语是________,宾语是________。
(7)第三段最后“意义就在于此”的“此”指代________。
(8)第四段中“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这句话的含义是
[ ]
A.苟活者觉得希望非常渺茫,无法实现。
B.即使苟活者也有所觉醒,从烈士身上看到了一些希望。
C.苟活者浑浑噩噩,觉得没什么希望。
D.苟活者也觉醒了,他们看到了希望。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
①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②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③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不惮( ) ②殒身不恤( ) ③苟活( )
2.(2分) 第一段中“无恶意的闲人”指的是________。“有恶意的闲人”指的是________。
3.(3分) 第二段中连用三个“竟”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烈士们牺牲于徒手请愿,事实证明不可能通过这种方法而推动沉闷、落后、黑暗的社会使之有革命性的改变。
B.讽刺中国国民的麻木和愚昧,没有从刘和珍们的牺牲中吸取教训。
C.烈士牺牲已有一段时间,并没有改变原社会的“太平”光景,因此这种牺牲太不值得。
D.感叹于时间如流水,悲愤于社会现象没有改变。
5.对“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一句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 ]
A.人类历史每向前迈进一步,都需付出极大的代价,而这一次刘和珍们的流血牺牲,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B.大量的木材经过亿万年的地壳运动才形成一小块煤,这同人类向前迈步的性质是一致的。
C.刘和珍们的徒手请愿,能获得的成果是极其微小的,正如那小块煤的形成一样,是不能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
D.人类历史前进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它与用大量的木材却只能形成一小块煤的情况十分相似;但赤手空拳去请愿是无助于历史前进的。
6.第三段中划线句子的主语是________,谓语是________,宾语是________。
7.第三段最后“意义就在于此”的“此”指代________。
8.第四段中“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这句话的含义是
[ ]
A.苟活者觉得希望非常渺茫,无法实现。
B.即使苟活者也有所觉醒,从烈士身上看到了一些希望。
C.苟活者浑浑噩噩,觉得没什么希望。
D.苟活者也觉醒了,他们看到了希望。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
|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每小题2分,共8分)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猥以微贱,当待东宫 当:任,担任。
B.慈父见背 背:背离、抛弃。
C.臣以供养无主 主:主人。
D.门衰祚薄 祚:福分。
2.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刘夙婴疾病 拔剑撞而破之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指出对下列词类活用情况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孑:名词作状语,像孑孓一样。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D.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
B.作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
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
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琅琅上口,亲切自然。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猥以微贱,当待东宫当:任,担任。 |
B.慈父见背背:背离、抛弃。 |
C.臣以供养无主主:主人。 |
D.门衰祚薄祚:福分。 |
A.而刘夙婴疾病拔剑撞而破之 |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孑:名词作状语,像孑孓一样。 |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
D.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
A.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 |
B.作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 |
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 |
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琅琅上口,亲切自然。 |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每小题2分,共8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猥以微贱,当待东宫当:任,担任。 |
B.慈父见背背:背离、抛弃。 |
C.臣以供养无主主:主人。 |
D.门衰祚薄祚:福分。 |
A.而刘夙婴疾病拔剑撞而破之 |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孑:名词作状语,像孑孓一样。 |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
D.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
A.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 |
B.作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 |
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 |
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琅琅上口,亲切自然。 |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心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①,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②,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③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本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释】①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②大旆:大旗。③介马:披甲的战马。
1.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送石昌言使北引引:出使 |
B.吾始数岁,未学也始:开始 |
C.又以亲戚故,甚狎狎:亲近 |
D.虽不言,察其意甚恨恨:痛恨 |
2.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又以亲戚故,甚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
B.安知其至此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C.说大人,则藐之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
D.吾始数岁,未学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指南录后序》) |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是苏洵为友人昌言出使边塞,为壮其行而写的。文中借孟子的话,鼓励石昌言慨然赴边,展示天朝大国的雄壮气概,从气势上压倒夷狄,为国扬威。 |
B.作者在文中回忆幼时,石昌言在生活中、学业上对“我”的关心和鼓励,尤其强调了对“我”废学的“恨”,“摧折复学”后的欣喜,表达了对故交的感激之情。 |
C.夷狄骑兵数万在宋使的驿亭旁彻夜奔驰,使昌言的随从惊吓得变了脸色,胆战心惊。以此反衬石昌言镇定自若,处变不惊的气度。 |
D.苏洵对石昌言的描述,从参加科举考试写起,一直到他代表天子出使强悍凶悍的契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石昌言深深的敬佩。 |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2分)
昔 者 奉 春 君 使 冒 顿 壮 士 健 马 皆 匿 不 见 是 以 有 平 城 之 役 今 之 匈 奴 吾 知 其 本 能 为 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3分)
(2)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 (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