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句中加线词活用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眄庭柯以
B.夫天命复奚疑
C.或孤舟
D.亲戚之情话

试题答案

C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注①:两造,诉讼的双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御史以淳   属:归属,

B.

生女多不举   举:抚养

C.

盗服     辜:罪行

D.

片晷分析无留滞 片晷:形容时间短暂

(2)

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

B.

而己出营赀以偿。

C.

以理卜

D.

复教之请以妇代系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淳定案“敏断”的一组是

①日夜阅案牍

②片晷分析无留滞

③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④下令劫夺者死

⑤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

⑥从之,事遂定

[  ]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④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张淳在永康任知县期间,曾夜以继日地办理案件,深孚众望,诉讼案子逐渐减少。

B.

张淳精心定计,将与大盗卢十八勾结的某官吏夫妇一并关押,从而诱捕了大盗。

C.

张淳特意用死囚替代抢米的人,并处以死刑,有效制止了大旱之年公然抢掠的现象

D.

张淳提出对招募的士兵应裁减老弱、保留壮勇的建议,平息了可能出现的骚乱。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5题。

  华伦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虚诈,便收送。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方技》)

【注】 ①壮:针灸术语。艾炙时,灼一次为一壮。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差:病愈

B.当引某,若至,语人                           许:一会儿

C.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其异                   难:质疑

D.若妻病,赐小豆四十斛                          信:果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若虚诈,便收送之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还也

B.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貌有壮容             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C.须臾便如醉死,无知                渔人一一为具言

D.若其虚诈,便收送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华佗医术造诣高深的一组是               (  )

①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②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③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 ④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⑤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⑥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华佗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即可,他心里明了药物的分量、比例,也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熟就让病人服饮,告诉病人的禁忌及注意事项,病人很快就能痊愈。

B.华佗在实施腹部外科手术时使用“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这样就开刀取出病人腹内的结积物。他在针灸的用穴、进针、灸壮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C.郡守府中的官吏倪寻、李延同时到来就诊,病痛的症状相同。华佗却认为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的方法也不同。次日早晨两人即都已病愈,行动自如。

D.华佗所处的社会医生属于“方技”,被视为“贱业”,但是华佗却能够以医术养活自己并以服务人民群众而自豪,最终因不愿意成为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医官,被曹操杀害。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

  译文:                                   

(2)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译文:                                      

(3)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译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则短文。完成下题。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官,面折廷争,陛下尝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帝意复解。

1.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此嘉树。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C.我不悟佞人为谁。

D.如今人为刀俎……(《鸿门宴》)

E.陛下虽贵为天子。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与“魏公常劝我远佞人”的“远”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敌人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冯婉贞》)

B.劳师以袭,非所闻也。(《殽之战》)

C.王不如交而近攻。(《战国策·秦策三》)

D.故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3.下列句中加横线词与“面折廷争”的“面”和“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宰执以下俱使之面上坐。(《柳敬亭传》)

B.卒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C.秦师遂。(《殽之战》)

D.彼秦者,使其民。(《战国策·赵策》)

4.下列句中加横线词与“从而美之”的“美”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将哀而之乎?     (《捕蛇者说》)

B.渔人甚之。        (《桃花源记》)

C.会盟而谋秦。      (《过秦论》)

D.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5.对文中“不容口”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

A.“不容口”即“太宗不容于口”,是说太宗不把臣子的话放在口中。

B.“不容口”是在“容”后省略了“他人”,“口”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C.“不容口”是在“不”前省略了“太宗”,“口”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D.“不容口”即“宇文士及不容于口”,是说宇文士及不把他人的话放在口中。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则短文。完成下题。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官,面折廷争,陛下尝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帝意复解。

1.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此嘉树。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C.我不悟佞人为谁。

D.如今人为刀俎……(《鸿门宴》)

E.陛下虽贵为天子。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与“魏公常劝我远佞人”的“远”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敌人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冯婉贞》)

B.劳师以袭,非所闻也。(《殽之战》)

C.王不如交而近攻。(《战国策·秦策三》)

D.故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3.下列句中加横线词与“面折廷争”的“面”和“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宰执以下俱使之面上坐。(《柳敬亭传》)

B.卒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C.秦师遂。(《殽之战》)

D.彼秦者,使其民。(《战国策·赵策》)

4.下列句中加横线词与“从而美之”的“美”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将哀而之乎?     (《捕蛇者说》)

B.渔人甚之。        (《桃花源记》)

C.会盟而谋秦。      (《过秦论》)

D.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5.对文中“不容口”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

A.“不容口”即“太宗不容于口”,是说太宗不把臣子的话放在口中。

B.“不容口”是在“容”后省略了“他人”,“口”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C.“不容口”是在“不”前省略了“太宗”,“口”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D.“不容口”即“宇文士及不容于口”,是说宇文士及不把他人的话放在口中。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