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策扶老以流憩——手杖
B.帝乡不可——期待
C.翳翳以将入——太阳
D.复驾兮焉求——助词,不译

试题答案

B
相关题目

文言文阅读(22分)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博览众书。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①,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尝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劭卒,百僚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方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兆也。”权辞谢焉。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殓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
(选自《三国志·吴书》)
注:①堂构:堂,立堂基。构,盖屋。比喻父兄的遗业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划线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昭率群僚而辅之立:立即
B.而以陛下老臣属:嘱咐
C.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谏争:直言规劝
D.若乃垂心易虑,以偷荣取容取容:得到别人的欢喜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昭率群僚立辅之②臣病未至,请见谅
B.①若变心易虑②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C.①遣中使劳问,请见昭②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
D.①“……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用亡郑以陪邻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张昭“耿介忠正”的一组是(    )
①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②常笑而不答
③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
④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
⑤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⑥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④⑤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项是(    )   
A.张昭是三国时吴国孙策、孙权两代的大臣。孙策死前,将孙权托付给他,而他忠心耿耿辅佐孙权,时时以国家事业为重来开导孙权。
B.张昭对孙权的缺点错误,毫不留情地指出。对张昭的劝谏,孙权或是只承认不改正,或是避而不答。
C.丞相孙邵死后,百官都举荐张昭当丞相。孙权则认为张昭性情刚烈,对自己的话他不愿意听从,不能给他增加权力。
D.蜀国使者来吴,满口称颂蜀汉的美德,而吴国的群臣没有一人能对付得了。孙权想到了张昭,便派人去慰问并请求拜见张昭,但张昭表示仍旧不能改变耿介的品格。
【小题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4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文言文阅读(22分)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博览众书。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①,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尝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劭卒,百僚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方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兆也。”权辞谢焉。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殓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
(选自《三国志·吴书》)
注:①堂构:堂,立堂基。构,盖屋。比喻父兄的遗业
1.对下列句子中加划线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昭率群僚而辅之立:立即

B.而以陛下老臣属:嘱咐

C.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谏争:直言规劝

D.若乃垂心易虑,以偷荣取容取容:得到别人的欢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昭率群僚立辅之②臣病未至,请见谅

B.①若变心易虑②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C.①遣中使劳问,请见昭②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

D.①“……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用亡郑以陪邻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张昭“耿介忠正”的一组是(    )
①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②常笑而不答
③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
④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
⑤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⑥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项是(    )   

A.张昭是三国时吴国孙策、孙权两代的大臣。孙策死前,将孙权托付给他,而他忠心耿耿辅佐孙权,时时以国家事业为重来开导孙权。

B.张昭对孙权的缺点错误,毫不留情地指出。对张昭的劝谏,孙权或是只承认不改正,或是避而不答。

C.丞相孙邵死后,百官都举荐张昭当丞相。孙权则认为张昭性情刚烈,对自己的话他不愿意听从,不能给他增加权力。

D.蜀国使者来吴,满口称颂蜀汉的美德,而吴国的群臣没有一人能对付得了。孙权想到了张昭,便派人去慰问并请求拜见张昭,但张昭表示仍旧不能改变耿介的品格。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4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文言文阅读(22分)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博览众书。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①,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尝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劭卒,百僚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方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兆也。”权辞谢焉。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殓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
(选自《三国志·吴书》)
注:①堂构:堂,立堂基。构,盖屋。比喻父兄的遗业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划线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昭率群僚而辅之立:立即
B.而以陛下老臣属:嘱咐
C.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谏争:直言规劝
D.若乃垂心易虑,以偷荣取容取容:得到别人的欢喜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昭率群僚立辅之②臣病未至,请见谅
B.①若变心易虑②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C.①遣中使劳问,请见昭②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
D.①“……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用亡郑以陪邻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张昭“耿介忠正”的一组是(    )
①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②常笑而不答
③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
④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
⑤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⑥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④⑤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项是(    )   
A.张昭是三国时吴国孙策、孙权两代的大臣。孙策死前,将孙权托付给他,而他忠心耿耿辅佐孙权,时时以国家事业为重来开导孙权。
B.张昭对孙权的缺点错误,毫不留情地指出。对张昭的劝谏,孙权或是只承认不改正,或是避而不答。
C.丞相孙邵死后,百官都举荐张昭当丞相。孙权则认为张昭性情刚烈,对自己的话他不愿意听从,不能给他增加权力。
D.蜀国使者来吴,满口称颂蜀汉的美德,而吴国的群臣没有一人能对付得了。孙权想到了张昭,便派人去慰问并请求拜见张昭,但张昭表示仍旧不能改变耿介的品格。
小题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4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孟尝君出记(张贴文告),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盂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昏乱)于忧,而性惊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盂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阵。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盂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选自《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略有改动)
  [注]①孟尝君:姓田,名文,孟尝君为其号,袭其父田矍之封邑于薛。②券契:凭证。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履行契约时拼合,即下文所说的“合券”。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人孟尝君——属:求告
B.门下之客——比:和……一样
C.孟尝君我——客:对……客气
D.于国家之事——沉:陷入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左右告/不敢富贵骄士
B.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C.而贾利之/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D.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薛者乎/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
3.下列各句全都属于冯谖成就孟尝君名声威望的一项是(     )
①孟尝君客我
②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③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④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⑤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⑥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尝君礼待食客冯谖,冯谖知恩图报,为孟尝君奔走效劳,使孟尝君既获美名,又得薛地民心。
B.冯谖矫命烧债券之举,目的是为孟尝君收买薛地民心,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C.初至孟尝君门下,冯谖并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待遇,在冯谖的一番争取下,他的待遇得以逐渐改善。
D.对冯谖的刻画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这样也更突出了孟尝君礼贤下士的品格。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

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临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陈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

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刻归。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及北乡侯即位,融移病去,为郡功曹。

阳嘉二年,诏举敦朴,城门校尉岑起举融,征诣公车,对策,拜议郎。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转武都太宗。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羌校尉胡畴征之,而稽久不进。融知其将败,上疏乞自效……朝廷不能用。

三迁,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先是融有事忤大将军梁冀旨,冀讽有司奏融在郡贪浊,免官,髡徙朔方。自刺不殊,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以病去官。

(节选自《后汉书·马融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边方扰乱,米谷贵   踊:物价上涨

B.遂蒐狩之礼      寝:停止

C.融乃感激        感激:感慨

D.久不进        稽:停留

2.下列每组句中加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愚夫不

②以文德可兴,武功宜废

B①东观典校秘书

②征公车,对策,拜议郎

C①京兆挚恂儒术教授

②今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

D①不应征聘,名关西

在东观著述

3.下列加线词语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得赦还,复议郎

B.欲州郡

C.颂奏,邓氏,滞于东观

D.会羌虏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明因其个性而造成马融仕途不顺的直接原因的一组是( )

①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

②上《广成颂》以讽谏。忤邓氏,滞于东观。

③因兄子丧自刻归。

④及北乡侯即位,融移病去,为郡功曹。

⑤融知其将败,上疏乞自效。

⑥自刺不殊,得赦还,复拜议郎。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马融起初的老师挚恂教授儒学,马融随其游学,博通经籍,并受其影响不愿为官。

B.马融在为饥饿所困时,后悔不应邓骘之召,并因此否定了老庄的思想。

C.马融在东观负责校对朝廷图书时,与当时的俗懦庸士意见不合,后写文予以讽谏。

D.马融曾有事触犯了大将军梁冀,因此受诬陷。罢官后,又被剃去头发流放到北方。

6.翻译下面语句

①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译文:

②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

译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日:“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   惠公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栾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栾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帐以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择日。”

惠子非徒行其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又因说文王之义。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选自《战国策·魏策二》)

(孟子对齐宣王)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也。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选自《孟子》)

注:①季历:周文王之父。②栾:漏流。③和:棺材两头的木板。

1.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A 请期更日            驰: 延期  

B.民必甚之            病:生病

C.意者羞文王乎        法:取法

D.栾水其墓            啮:浸蚀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为栈道而葬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B.是唯惠公乎皆出于此乎

C.而又说文王之义我欲之梦吴越

D.惠子非行其说也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魏惠王死了,下葬日期已经确定,但天下起了大雪,城中道路无法通行,太子决定修栈

道去送葬,大臣们纷纷劝谏。

B.太子认为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是不合道义的,坚决不肯改期,群臣没有办法,最后只好请出了德高望重的惠子。

C.文王认为,当年先王的坟墓被水冲开,是先王想要再见一见群臣百姓,如今天降大雪,是惠王想要多停留几天,扶社稷、安黔首。

D.惠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进谏,使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时又向天下人宣扬了周文王的大义,实在是不小的功德。

4.翻译下列语句(12分)

①于是出而为之张帐以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

②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

③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5.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解(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日:“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   惠公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栾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栾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帐以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择日。”
惠子非徒行其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又因说文王之义。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选自《战国策·魏策二》)
(孟子对齐宣王)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也。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选自《孟子》)
注:①季历:周文王之父。②栾:漏流。③和:棺材两头的木板。
小题1: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A 请期更日            驰: 延期  
B.民必甚之            病:生病
C.意者羞文王乎        法:取法
D.栾水其墓            啮:浸蚀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为栈道而葬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B.是唯惠公乎皆出于此乎
C.而又说文王之义我欲之梦吴越
D.惠子非行其说也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魏惠王死了,下葬日期已经确定,但天下起了大雪,城中道路无法通行,太子决定修栈
道去送葬,大臣们纷纷劝谏。
B.太子认为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是不合道义的,坚决不肯改期,群臣没有办法,最后只好请出了德高望重的惠子。
C.文王认为,当年先王的坟墓被水冲开,是先王想要再见一见群臣百姓,如今天降大雪,是惠王想要多停留几天,扶社稷、安黔首。
D.惠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进谏,使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时又向天下人宣扬了周文王的大义,实在是不小的功德。
小题4:翻译下列语句(12分)
①于是出而为之张帐以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
②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
③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小题5: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解(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日:“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   惠公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栾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栾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帐以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择日。”
惠子非徒行其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又因说文王之义。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选自《战国策·魏策二》)
(孟子对齐宣王)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也。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选自《孟子》)
注:①季历:周文王之父。②栾:漏流。③和:棺材两头的木板。
【小题1】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A 请期更日            驰: 延期  
B.民必甚之            病:生病
C.意者羞文王乎        法:取法
D.栾水其墓            啮:浸蚀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为栈道而葬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B.是唯惠公乎皆出于此乎
C.而又说文王之义我欲之梦吴越
D.惠子非行其说也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魏惠王死了,下葬日期已经确定,但天下起了大雪,城中道路无法通行,太子决定修栈
道去送葬,大臣们纷纷劝谏。
B.太子认为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是不合道义的,坚决不肯改期,群臣没有办法,最后只好请出了德高望重的惠子。
C.文王认为,当年先王的坟墓被水冲开,是先王想要再见一见群臣百姓,如今天降大雪,是惠王想要多停留几天,扶社稷、安黔首。
D.惠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进谏,使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时又向天下人宣扬了周文王的大义,实在是不小的功德。
【小题4】翻译下列语句(12分)
①于是出而为之张帐以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
②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
③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小题5】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解(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