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划线词的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侣鱼虾而麋鹿
B.余佩之陆离
C.方其荆州
D.火尚足以

试题答案

A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界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就停顿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脱光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他裸露在她面前,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

  他时而仰泳,时而匐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约在30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亦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对方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后是平扑在地。

(1)

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界河曾夺去了三个人的生命,以“他”为代表的士兵们,甚至怀疑这条河是否真的存在,作品通过大兵们的想象与普遍的幻觉,表现出界河带给将士们的痛苦。

B.

这篇反映战争的作品没有写枪林弹雨和硝烟弥漫的场面,而是写双方的对峙与两个人的交锋,读了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可谓别出心裁。

C.

年仅23岁的“他”,将“河”想象成恋人,这不仅仅是一条洗去污秽的河了,更蕴含了对爱的渴望,作品流露出士兵在特定环境中真实的心理。

D.

作品善于将人物置于复杂的矛盾中去塑造,以“他”为代表的士兵,徘徊在军纪与人愿之间,既有普通人的情感,又须履行军人的职责,人物形象丰满,富于感染力。

E.

这篇作品最大的悲剧性在于,一个战士的心中若是人性占了上风,给了对手以喘息之机,必会为自身酿成灾难。在对敌斗争中,这是一个我们应当记取的教训,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2)

“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这句话在小说情节发展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的结尾反复强调“赤裸”一词,结合全文你认为有什么深意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四段中,划线句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学的功用在表现)流俗的表现说大概不外起于两种误解。第一是把写下来的(或说出来的)语文当作在外的“言”,以为思想原无语文,到写或说时,才去另换语文,换得的语文便是思想的表现。其实在写或说之前,不是空洞游离的思想。比如我写下一句话,这一句话的意义连同语文组织都已在心中想好,才下笔写。写不过是记录,犹如将声音灌到留声机片,不能算是艺术的创作,更不能算是替已成的思想安一个形式。

??第二个误解是起于语文有时确需费力寻求,我们常感觉到心里有话说不出,偶然有一阵感触,觉得大有“诗意”,或是生平有一段经验,仿佛是小说的好材料,只是没有本领把它写成作品。这好像是证明语文是思想以后的事,其实这是幻觉。所谓“有话说不出”,“说不出”因为它根本未成为话,根本没有想清楚。你看一部文学作品,尽管个个字你都熟悉。可是你做不到那样。举一个短例来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哪一个字你不认识,你没有用过?可是你也许终身做不成这么一首好诗。这可以证明你所缺乏的并不是语文,而是运用语文的思想。你根本没有想,或是没有能力想,在你心中飘忽来去的还是一些未成形混乱的意象和概念,你的虚荣心使你相信它们是“诗意”或是“一部未写的小说”。你必须努力使这些模糊的意象和概念确定化和具体化,所谓确定化和具位化就是“语文化”,“诗意”才能成诗,像是小说材料的东西才能成小说。心里所能想到原不完全有语文,但是文学须从有限见无限,只能用可以凝定于语文的情感思想来暗示其余。文学的思想不在起飘忽迷离的幻想,而在使情感思想凝定于语言。在这凝定中实质与形式同时成就。

??我们写作时还另有一种现象,就是心里似有一个意思,须费力搜索才可找得适当的字句,或是已得到的一个字句还嫌不甚恰当,须费力修改,这也似足证明“意在言先”。其实在寻求字句时,我们并非寻求无意义的字句;字句既有意义,则所寻求的不单是字句而同时是它的意义。寻字句和寻意义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统名之为思想,其中并无内外先后的分别。比如说王介甫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原来由“到”、“过”、“入”、“满”诸字辗转过来。这几个不同的动词代表不同的意境,王介甫要把“过”、“满”等字改成“绿”字,是嫌“过”、“满”等字的意境不如“绿”字的意境,并非本来想到“绿”字。在他的心中“绿”的意境和“绿”字同时生发,并非先想到“绿”的意境而后另换一个“绿”字来“表现”它。

(《文学与语文》朱光潜)

1.文章中有三个划线的“思想”,它们所指是否相同?

答:①和②________;②和③________;①和③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只是没有本领把它写成作品”一句中,本领是指什么?(不超过1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提到“语文化”,请根据该段内容予以解释,注意句子通顺。(连标点不超过30字)

答:所谓语文化,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流俗的表现说”观点有二:一是________;二是“意在言先”。而作者则认为________。(前不超过4个字,后不超过12个字。)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写或说,无非是将已连带语文的思想,记录下来或表达出来。

B.只有不断地费力寻求,费力修改,才能运用好语文。

C.“说不出”不是因为语文的缘故,全是思想的缘故。

D.举王介甫改词一例意在说文学创作看上去在寻字句其实也在寻意义,两者是统一的。

E.我们写作时时常碰到“有话说不出”与“有话说不好”两种现象,因而产生了一个误解。

F.“将声音灌到留声机”式的记录,不是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巨人树

约翰·斯坦倍克①

  我在巨人树身边过了两天,这儿没有旅店,没有带着照相机的吵闹的人群,只有一种大教堂式的肃穆。也许是那厚厚的软树皮吸收了声音造成这寂静的吧;巨人树耸立着,直达天顶,看不到地平线。黎明来得很早;一直保持黎明时的样子直到太阳升得老高,辽远天空中的羊齿植物般的绿叶才把阳光过滤成金绿色,分作一道道、一片片的光和影。太阳刚过天顶,便是下午了,紧接着黄昏也到了。黄昏带来了一片悄语的阴影,跟上午一样,很漫长。

  这样,时间变了,平时的早中晚划分也变了。我一向认为黎明在朦胧的光影中飞动,在片片阳光里穿梭,像点点火花,却很少喧哗。脚下是一片积聚了两千多年的针叶铺成的垫子。在这厚实的绒毯上听不见脚步声。我在这儿有一种远离尘市的隐居感,在这儿人们都凝神屏气不敢说话,深怕惊扰了什么——怕惊扰了什么呢?我从孩提时代起,就觉得树林里有某种东西在活动——某种我所不理解的东西。这似乎淡忘了的感觉立即回到我的心里。

  夜黑得很深沉,头顶上只有一小块灰白和偶然的一颗星星。黑暗里有一种呼吸,因为这些控制了白天,占有了黑夜的巨灵是活的,有存在,有感觉,在它们深处的知觉里或许能彼此交感!我和这类东西(奇怪,我总无法把它们叫做树)来往了大半辈子。我从小就赤裸裸地接触它们。我能懂得它们——它们的强力和古老。但是没有经验的人类到这儿来却感到不安。他们怕危险,怕被关闭、封锁起来,怕抵抗不了那过份强大的力。他们害怕,不但因为水杉的巨大,而且因为它们的奇特。怎能不害怕呢?这些树是上侏罗纪的一个品种的最后孑遗,那是在遥远的地质年代里,那时水杉曾蓬勃繁衍在四个大陆之上。人们发现过白垩纪初期的这种古代植物的化石。它们在第三世纪新世和第三纪中新世曾覆盖了整个英格兰、欧洲和美洲。可是冰河来了,巨人树无可挽回地绝灭了,只有这一片树林幸存下来。这是个另人目眩神骇的纪念品,纪念着地球洪荒时代的形象。在踏进森林去时,巨人树是否提醒了我们:人类在这个古老的世界上还是乳臭未干,十分稚嫩的,这才使我们不安了呢?毫无疑问,我们死去后,这个活着的世界还要庄严地活下去,在这样的必然性面前,谁还能做出什么有力的抵抗呢?

注:①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

  

1.对第一段中加粗词语含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作者说“在这儿人们都凝神屏气不敢说话,深怕惊扰了什么”,作者怕惊扰了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段中,我与那些没有经验的人类在这儿有着不同的感受,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三段画线语句含义的理解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

A.正是由于在巨人树的身边,所以时间变了,平时早中晚的划分也变了。

B.从孩提时代起,就觉得树林里有某种东西在活动,而现在这种感觉更强烈了。

C.我懂得纪念地球洪荒时代形象的强力和古老。

D.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面对古老的活着的世界,人类与其不安,不如放弃任何抵抗。

E.作者用经过遥远地质年代沧桑巨变中幸存的巨人树,提醒人们认真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题。

邵燕祥

  报载:日本中村建筑公司计划在美国的纽约或芝加哥建一座高1950米的楼,此楼设想有700层,内装三节快速电梯,从底楼到顶层需20分钟。预计将耗资3250亿美元。

  如果没有巨资,尤其是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包括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生产技术),这样一座高层建筑是不可想像的,现在不惟想像,而且可能付诸实现了。

  新闻标题做得好:《楼高可摘星》。我们过去的楼名也有叫“摘星”之类的,不过是一种想像;现在说此楼可以摘星,同称高楼为摩天大厦一样,也仍然是一种修辞,诗意的形容,却并不觉得夸张了。楼高或许无止境,人的身高不过昂藏七尺,从人的水平视野望去,不用说拟建的这座700层高楼,即使目前世界最高建筑芝加哥希尔斯大厦,以及汉考克大厦,仰望也已是名副其实的耸入云天,那云气时常缭绕在楼头甚至楼腰。遥想来日,将会有低层掩在雨帘雾幔中,而高层翘首碧空艳阳下的景观。

  这是现代化的风景线。我们熟悉的中国古典文学中,从《文选》的赋、唐宋诗词,到明清小说,有多少关于楼馆的描写。“满楼红袖招”多么旖旎,“独倚望江楼”多么凄清,前者大概高不过两层,后者也许只是江边的吊脚木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我想只存在于游子的凝望之中,从那望不断的云山,一片虚无缥缈之中幻出了思妇的“明月楼”吧。然而这些诗句,不因它写到的绣楼其实或只是寻常百姓家那清瓦粉墙一窗如洞的丈许危楼而减色,因为情是真的,使你不觉其夸饰,并且相信“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楼也罢,路也罢,在这里只是一个形象的符号罢了,与高楼相类,“深院”“幽径”也莫不如此。艺术夸张从艺术情趣漫漶①到生活情趣中去,也许这就是一些纵谈中国文化的学人们好说的,艺术的生活与生活的艺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毕竟也已远远大于盆景了。

  然而世界上有了真正的高楼大厦,中国大地上也开始有了完全用现代建筑材料营造的高楼大厦。只是在诗歌或其他文学样式中还没有产生相应的作品,无论就其宏伟或玲珑,神秘或深突窎②,就像过去那些不仅与旧时楼阁的建筑艺术相称,而且在艺术美上容或超过了实际建筑物的诗词曲一样。莫非现代化真是诗歌之敌吗?但我总难相信伴随现代建筑的只能有《大酒店》,更难相信大酒店一类场景中只有情欲、暗算、开打和侦破的题材。

  这里也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时性发展的问题吗?中国古代写楼所达到的水平,比起建楼的水平,是高出一筹的:金谷园③固然豪富,但绿珠所坠的楼,也顶多两三层吧?

  注释:①漫漶:本指文字图画因磨损或浸水受潮而模糊不清,这里是浸润融合的意思。②深窎:深远。③金谷园:晋代巨富石崇,建园于洛阳的金谷,楼台池馆富丽堂皇。石崇有一歌妓名为绿珠,善吹笛。石崇遭捕杀时,绿珠跳楼而殒。

(1)

作者对描写楼馆之高的古典文学作品“不觉其夸饰”,对现在用“摘星”“摩天”表述高楼之高也“不觉得夸张”,作者这两种认识的根据各是什么?

(2)

作者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毕竟也已远远大于盆景了。”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对“陋室”这类词有一个概括性的表述,它是________。

(2)这句话对表达本段中心的作用是什么?

(3)

文中第五段说:“莫非现代化真是诗歌之敌吗?”这个疑虑表现了作者对现代化建设怎样的思考?

(4)

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切的两项是

A.

文章开头所引关于外国建造1950米高、700层高楼的新闻,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激发读者兴趣,自然地引出话题。

B.

本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呼唤广大的文艺工作者特别是诗歌作者,向古代诗歌学习,要写出与当今建楼艺术相媲美的诗歌来。

C.

艺术的夸张是一种情趣,不能太计较其真实性,因此古诗词中的“高楼”“深院”“曲径”都是形象的符号,实际未必有多“高”多“深”多“曲”。

D.

本文引用古诗名句,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形成了和现代诗歌的鲜明对比,增添了文章的审美情趣。

E.

从文章结尾一句话的语气看,绿珠所坠的楼不会是巍峨的名楼;但历代咏叹绿珠殒命的诗文却为人称道,具有很高的水平。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6―12题(22分)

生死胡杨

邢增尧

    ①世上有好多地方,到过一次就不想再去;唯有一处,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它就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中的那一片胡杨林。

    ②八月的南疆,难躲热浪。为晶赏胡杨,我们奔波在一望无涯的戈壁滩上。熊熊燃烧的烈日将大漠当成硕大无朋的锅,金黄的砂砾成了锅中热炒的花生,“毕毕剥剥”的声响不时爆起。一种好想划拳下酒的感觉充盈心房。

    ③遥遥望见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眼眸便倏地一亮:在无休无止的干旱瘦瘠、无始无终的沙尘风暴的折腾下,竟会有如此灿烂的胡杨――巨帚般的树冠撑天摩云,浓浓的翠绿在天幕上写意般地勾勒出波涛似的线条;巍巍身子将脚下的戈壁绿地护卫得严严实实,好一派“泰山石敢当”模样。在目力所及的无边无际中,这里简直是一个最为苍凉壮丽的生命场,铺天盖地的是生命和自然的交响。

    ④陪同的友人介绍说:“戈壁滩,独领风骚的乔木就是胡杨,它们只生长在这一带;胡杨,生是戈壁的精灵,死是戈壁的魂魄;它以磐石般的信念独守千年岁月,你走近它、体味它,方知什么是真汉子,什么是伟丈夫……”听罢,旅途的疲惫和困顿霎时成了过眼烟尘。于是,我一马当先,跃人胡杨林,让这卓尔不群的雄奇浸润自己的眼睛和心房。

    ⑤越往前行,越显幽静。蓦地,一泓波子如镜的海子裸呈在我眼前。阳光轻洒,映现高天流云的碧水便忽闪出锦缎般的光来。掬一口,每一根神经都透着清洌怡爽。在这仿佛混沌初开的漠野中,除了胡杨,还有什么能护住这晶莹透亮的海子呢?感动间,友人的话语又在耳畔回响:胡杨,早在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的上白垩纪就已问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木:它的躯干是优质建材,嫩枝树叶是牛羊的饲料,流出的碱汁既可制皂又可食用;国际自然保护协会宣布的“绝对保护珍兽”野骆驼,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黑鹳,世上罕见的蜂鸟,珍稀名贵的新疆大头鱼全赖胡杨林庇护生存。面对此情此景,不善诗词的我也不禁吟哦:“缄默着,永远奉献”――这是胡杨写在尘世的生命;“缄默着,奉献永远”――这是尘世写给胡杨的诗篇!

    ⑥怀着依依不舍的心绪,我驱车赶往另一片已然死去的胡杨林。

    ⑦那是一幅怎样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的景象啊!

    ⑧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胡杨,在静默中挽一抹斜阳,被岁月消弭了生命颜色的身躯紫黑发亮。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有的虽树冠被摧,肢断骨折,却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大气中闪跃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威光。站在它面前,你的心灵会接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你会忽然悟彻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无声无息地成长,无声无息地壮大,无声无息地辉煌。

    ⑨据说,世界上,似这般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的胡杨林已是屈指可数的了。所以,我特别珍惜,将它当成城市中的绿化地,小心翼翼地逡巡,认认真真地思量。我忆起了劬劳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一股干云豪气洋溢胸腔。是的,不深人胡杨林,也许永远不会清楚什么是生命的坚忍和昂扬,什么是生命的风采和永恒,什么是震撼人心的本象……   

    ⑩这时,“打道回府”的唤声响了!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车离去,然而心却是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

6.(2分)第②段“为品赏胡杨”中的“品赏”一词用得好,理由是:

    (1)                                                                        

    (2)                                                                        

7.(2分)第⑤段列举胡杨种种实用价值的作用是                                    

                                                                              

8.(2分)联系上下文看,“胡杨,生是戈壁的精灵,死是戈壁的魂魄”一句含义是――

                                                                              

                                                                              

9.(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②段对戈壁环境描述,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对胡杨的迷恋之情。   

  B.第④段“我一马当先,跃入胡杨林”上文“眼眸便倏地一亮”呼应,表现了作者惊喜与急迫。

  C.依照文意,戈壁上胡杨比茅盾笔下的白杨更令人肃然起敬与值得学习。

  D.文章标题“生死胡杨”应理解为胡杨生命不死,以“死”衬托它的永生。

  E.胡杨精神是生命坚忍与昂扬的象征,也是自强不息与顽强进取的象征。

  F.全文综合运用了说明、记叙、议论与抒情等多种写作手法赞颂了胡杨的伟大。

  G.本文结构严谨,环环相扣;例证精当,说理有力;语言生动,感染力强。

10.(4分)胡杨“卓尔不群”的雄奇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条陈述。

    (1)                                                                        

    (2)                                                                        

    (3)                                                                        

    (4)                                                                        

11.(3分)第⑧段文字写的好。请说说这段文字表达上的特点以及表达效果。

    (1)                                                                        

    (2)                                                                        

    (3)                                                                        

12.(3分)本文由胡杨及人,这样写的好处可归纳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苏洵的《六国论》)

(乙)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节选自杜牧的《阿房宫赋》)

(丙)

从衡①之说虽反覆百端,然大要合从者,六国之利也。昔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使之朝聘以相交,飨宴以相乐,会盟以相结者,无他,欲其同心戮力以保国家也。向使六国能以信义相亲,则秦虽强暴,安得而亡之哉!夫三晋②者,齐、楚之籓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故以三晋而攻齐、楚,自绝其根柢也;以齐、楚而攻三晋,自撤其籓蔽也。安有撤其籓蔽以媚盗,曰“盗将爱我而不攻”,岂不悖哉!

(节选自司马光《 资治通鉴》)

[注] ①从衡:即“合从”、“连衡”。 “合从”是连合六国对付秦国的策略;“连衡”是分散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②三晋:旧时称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为三晋。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C.欲其同心戮力以保国家也。    狠杀

D.形势相资,表里相依。        帮助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学不可以已

B.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会盟以相结者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是(     )

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安得而亡之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文都是借古讽今的典型,前文着眼于一个“赂”,后文着眼于一个“奢”。

B.甲文第一段在全文论证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劝谏当朝统治者。

C.乙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四个后人,第一个、第三个、第四个意思相同,第二个和这三个不同。

D.丙文中司马光强调六国若能以信义相亲,团结一致,就不会有灭亡的结局。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向使六国能以信义相亲,则秦虽强暴,安得而亡之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数罟不入洿 洿:深
B.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制止、约束
D.王无岁         罪:违犯法律的行为
2.下列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②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B.①涂有饿莩不知发 ②蟹六跪二螯
C.①王道之始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
D.①斧斤时入山林 ②焉用亡郑陪邻
3.下列句中划线词活用情况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赢粮而从      
B.之以桑
C.五十者帛食肉
D.填然
4.下列对选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段①中孟子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他认为合理的发展生产,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才是实行仁政的开端。
B.文段②中孟子阐述了“王道之成”的道理,他认为不仅要使民生有保障,还要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才能使民心归顺。
C.文段③中孟子运用对比手法揭示社会的不平等现象,用类比手法反驳了统治者推卸责任的行为,从而巧妙的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D.在这三段文字中孟子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他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称王天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能说会道也莫言

胡殷红

①莫言的责编拉着我第一次去见莫言,是他的小说《檀香刑》刚刚交到出版社。他虽名“莫言”,我却早已“如雷贯耳”。很早之前,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到北京,我们中国作协宴请他时,除了谈鲁迅外,他居然百里挑一地只赞美了莫言,而且特别“精确”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说列入世界前五位。

② 莫言笑眯眯坐在我对面,长成那样不能怨他,头发稀疏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挺壮一老爷们儿在前额头上别个彩色发卡,他自己是免得头发阻碍视力,而置别人的视觉感受于不顾就是他的不对了。伸出手来握,在他几十年的老手上,居然看到了儿童般的“胖窝窝”,翘起“二郎腿”,一只肉脚把旧皮鞋撑得鼓鼓囊囊。他的样子自由自在,可笑又可爱:烧包加得瑟。

③莫言看我直勾勾地盯着他脑袋,憨态可掬地摸摸发卡,生怕我伸手把那劳什子扯下来,其实我也没那么勇。你想啊,挺著名的一个人物了,仍能保持身心的悠然自得,容易吗!聊到他的中短篇,尤其是说到《透明的红萝卜》,我慷慨地奉献了我能表达出的所有溢美之词。然后,不无遗憾地问他,看样子你以后就写长篇了?没想到,我只问一句,莫言回了我一堆:长中短什么都写,三匹马拉车。我总得从我熟悉的生活写起吧,自己身边的人,自己的亲人都是我小说中的人物。高密东北乡是我的故乡,屋边的街、村口的树、流淌的河,身边熟悉的一切总在我脑子里转。写别的地方,我也写不像啊。只要写长篇我都回老家,触景才生情嘛。

④莫言极狡猾地在媒体面前制造了一个不爱说话的“谎言”。其实,莫言嘴皮子利索得很,莫言“名不符实”。就说他在香港、韩国、日本的演说吧,那叫一个“全球化”,那叫一个得体,那叫一个轰动。莫言告诉我说,他的笔名是自己取的,是因为小时候动手打不过别人,就编顺口溜骂人,学校告到家里来,被爹娘合伙暴打过一顿。噢,莫言是记住了那次为多话而挨的打。开始写小说,就把名字里的一个“谟”字拆开用,想警示自己少说话。我们聊了一个中午,我挤兑他这著名作家抽的是假烟,戴的是假表,穿的也是假名牌,他这次回答倒简约了:可以省钱嘛。看来,别说见记者,他就是上电视,也是冬天大棉裤小棉袄,夏天布衬衫旧军裤,衣着审美水平相当凑合。

⑤ 30年前,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风行一时,《百年孤独》对莫言的影响可谓“巨大”,但30年后,莫言读到了它的不足,这表明了莫言的进步。他觉得马尔克斯和他有共同的缺点:都把短篇的情节写到长篇里去了。所以,提到“重复”这个问题,莫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且历数“老马”作品中的不足时,真能算倒背如流。

⑥ 在《十月》杂志颁奖会上,莫言的《生死疲劳》拔了头筹。他把古典小说章回体做成小说标题,有人说他是“旧瓶装新酒,故弄玄虚”,可这个小伎俩确实是奏效了。尽管我也觉得莫言这么个写法,跟穿旗袍骑跑车似的。对此,莫言给了记者们一个非常合理的说法:我不是想创新出奇,是出于技术上的考虑。章回体的标题字数多,能全面地把这一章的内容概括出来,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我的小说怀念起中国古典文学。大家听听,想通过这个小标题就能让现代“哄客”们怀念古典文学,他也太会说辞了。但我确实认为,他让一个地主“猪狗不如”地“千年等一回”,等着做牛、做驴、做猪、做狗、做猴,这种奇思妙想只有莫言那个大脑袋能想出来,看似写历史,又像写现实。这部作品中,有让人读来笑得喷饭、也让人想哭的语言艺术,不服不行。可以说,莫言的每部小说都是语言狂欢,感觉诡异,并且颇具庄子“鲲鹏万里”的想象力,细体味,含意都挺深的。正如他著文说他是在“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⑦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与他本人的经历、性格、气质、心理密切相关。莫言从小懦弱,家里穷,常受人欺负,胆子还小,别说杀鸡,连看杀鸡都不敢,但他的作品却总是“杀气腾腾”。这要按心理学家分析,那一定是他童年“印痕”造成的,难怪他明明能说会道,又总要求自己“莫言”呢!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第12期,有删改)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京赴作协宴会时只赞美了莫言,并特别“精确”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说列入世界前五位。

B.莫言见到“我”时头上别着彩色发卡,是免得头发凌乱,并阻碍视力,他自己并不在意形象如何,但是怕我伸手把那彩色发卡扯下来。

C.魔幻现实主义曾在中国风行一时。莫言读到《百年孤独》时就认识到了它的不足,认识到了马尔克斯和自己有共同的缺点——都把短篇的情节写到长篇里去了。

D.莫言从小懦弱,家里穷,常受人欺负,胆子还小,但他的作品却总是“杀气腾腾”;这种矛盾性也体现在他明明能说会道,却又要求自己“莫言”。

E.本文作者在写自己采访莫言时,通过外貌、神态、动作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来展示出作家莫言独特的个性特征。

12.文章②③④段文字写出了莫言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3.请赏析第⑥段划线语句“尽管我也觉得莫言这么个写法,跟穿旗袍骑自行车似的”,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14.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莫言创作的成功因素,并谈一谈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能说会道也莫言

胡殷红

①莫言的责编拉着我第一次去见莫言,是他的小说《檀香刑》刚刚交到出版社。他虽名“莫言”,我却早已“如雷贯耳”。很早之前,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到北京,我们中国作协宴请他时,除了谈鲁迅外,他居然百里挑一地只赞美了莫言,而且特别“精确”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说列入世界前五位。

② 莫言笑眯眯坐在我对面,长成那样不能怨他,头发稀疏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挺壮一老爷们儿在前额头上别个彩色发卡,他自己是免得头发阻碍视力,而置别人的视觉感受于不顾就是他的不对了。伸出手来握,在他几十年的老手上,居然看到了儿童般的“胖窝窝”,翘起“二郎腿”,一只肉脚把旧皮鞋撑得鼓鼓囊囊。他的样子自由自在,可笑又可爱:烧包加得瑟。

③莫言看我直勾勾地盯着他脑袋,憨态可掬地摸摸发卡,生怕我伸手把那劳什子扯下来,其实我也没那么勇。你想啊,挺著名的一个人物了,仍能保持身心的悠然自得,容易吗!聊到他的中短篇,尤其是说到《透明的红萝卜》,我慷慨地奉献了我能表达出的所有溢美之词。然后,不无遗憾地问他,看样子你以后就写长篇了?没想到,我只问一句,莫言回了我一堆:长中短什么都写,三匹马拉车。我总得从我熟悉的生活写起吧,自己身边的人,自己的亲人都是我小说中的人物。高密东北乡是我的故乡,屋边的街、村口的树、流淌的河,身边熟悉的一切总在我脑子里转。写别的地方,我也写不像啊。只要写长篇我都回老家,触景才生情嘛。

④莫言极狡猾地在媒体面前制造了一个不爱说话的“谎言”。其实,莫言嘴皮子利索得很,莫言“名不符实”。就说他在香港、韩国、日本的演说吧,那叫一个“全球化”,那叫一个得体,那叫一个轰动。莫言告诉我说,他的笔名是自己取的,是因为小时候动手打不过别人,就编顺口溜骂人,学校告到家里来,被爹娘合伙暴打过一顿。噢,莫言是记住了那次为多话而挨的打。开始写小说,就把名字里的一个“谟”字拆开用,想警示自己少说话。我们聊了一个中午,我挤兑他这著名作家抽的是假烟,戴的是假表,穿的也是假名牌,他这次回答倒简约了:可以省钱嘛。看来,别说见记者,他就是上电视,也是冬天大棉裤小棉袄,夏天布衬衫旧军裤,衣着审美水平相当凑合。

⑤ 30年前,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风行一时,《百年孤独》对莫言的影响可谓“巨大”,但30年后,莫言读到了它的不足,这表明了莫言的进步。他觉得马尔克斯和他有共同的缺点:都把短篇的情节写到长篇里去了。所以,提到“重复”这个问题,莫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且历数“老马”作品中的不足时,真能算倒背如流。

⑥ 在《十月》杂志颁奖会上,莫言的《生死疲劳》拔了头筹。他把古典小说章回体做成小说标题,有人说他是“旧瓶装新酒,故弄玄虚”,可这个小伎俩确实是奏效了。尽管我也觉得莫言这么个写法,跟穿旗袍骑跑车似的。对此,莫言给了记者们一个非常合理的说法:我不是想创新出奇,是出于技术上的考虑。章回体的标题字数多,能全面地把这一章的内容概括出来,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我的小说怀念起中国古典文学。大家听听,想通过这个小标题就能让现代“哄客”们怀念古典文学,他也太会说辞了。但我确实认为,他让一个地主“猪狗不如”地“千年等一回”,等着做牛、做驴、做猪、做狗、做猴,这种奇思妙想只有莫言那个大脑袋能想出来,看似写历史,又像写现实。这部作品中,有让人读来笑得喷饭、也让人想哭的语言艺术,不服不行。可以说,莫言的每部小说都是语言狂欢,感觉诡异,并且颇具庄子“鲲鹏万里”的想象力,细体味,含意都挺深的。正如他著文说他是在“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⑦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与他本人的经历、性格、气质、心理密切相关。莫言从小懦弱,家里穷,常受人欺负,胆子还小,别说杀鸡,连看杀鸡都不敢,但他的作品却总是“杀气腾腾”。这要按心理学家分析,那一定是他童年“印痕”造成的,难怪他明明能说会道,又总要求自己“莫言”呢!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第12期,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京赴作协宴会时只赞美了莫言,并特别“精确”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说列入世界前五位。

B.莫言见到“我”时头上别着彩色发卡,是免得头发凌乱,并阻碍视力,他自己并不在意形象如何,但是怕我伸手把那彩色发卡扯下来。

C.魔幻现实主义曾在中国风行一时。莫言读到《百年孤独》时就认识到了它的不足,认识到了马尔克斯和自己有共同的缺点——都把短篇的情节写到长篇里去了。

D.莫言从小懦弱,家里穷,常受人欺负,胆子还小,但他的作品却总是“杀气腾腾”;这种矛盾性也体现在他明明能说会道,却又要求自己“莫言”。

E.本文作者在写自己采访莫言时,通过外貌、神态、动作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来展示出作家莫言独特的个性特征。

2.文章②③④段文字写出了莫言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请赏析第⑥段划线语句“尽管我也觉得莫言这么个写法,跟穿旗袍骑自行车似的”,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4.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莫言创作的成功因素,并谈一谈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