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君既若录(相当于“我”)
B.誓天不负(相当于“你”)
C.酒当歌(对着)
D.忍而攘诟(侮辱)

试题答案

D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夜而出                         zhuì

B.   其乏困                         gòng

C.   秦伯                             yuè

D.   使杞子、孙、杨孙戍之                 páng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      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B.      朝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      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      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马之千里者

B.   是寡人之过也

C.   邻之厚,君之薄也

D.   何陋之有

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6.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而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越国以远(边邑)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出使的人)

D.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使……受侵损)

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自以为得之矣

3.下列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已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可知,晋国与秦国实力相差悬殊,之所以联合出兵,主要是想趁机抢夺地盘,扩充实力,以获得与秦国相抗衡的资格。

C.晋文公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烛之武说服了秦伯将军队从郑国全部撤走。

4.将文言文语段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古文,完成小题。(共19分)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加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沈括 《梦溪笔谈·晏殊不隐》
1.下面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值御试进士适:恰逢

B.及馆职为:担任

C.许臣僚择燕饮胜:名胜美景

D.执政莫所因谕:明白、理解

2.下列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上谕之曰”中的“之”相同的是(  )

A.召之阙下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C.上面谕除授之意

D.无可为之

3.下列选项全都能体现出晏殊不隐的一项是(  )
①乞别命题   ② 公语言质野   ③臣若有钱,亦须往    ④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⑤直以贫,无可为之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4.翻译下面句子(10分)
(1)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5分)
(2)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古文,完成小题。(共19分)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加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沈括 《梦溪笔谈·晏殊不隐》
小题1:下面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值御试进士适:恰逢B.及馆职为:担任
C.许臣僚择燕饮胜:名胜美景D.执政莫所因谕:明白、理解
小题2:下列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上谕之曰”中的“之”相同的是(  )
A.召之阙下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C.上面谕除授之意D.无可为之
小题3:下列选项全都能体现出晏殊不隐的一项是(  )
①乞别命题   ② 公语言质野   ③臣若有钱,亦须往    ④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⑤直以贫,无可为之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③⑤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10分)
(1)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5分)
(2)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古文,完成小题。(共19分)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加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沈括 《梦溪笔谈·晏殊不隐》
【小题1】下面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值御试进士适:恰逢B.及馆职为:担任
C.许臣僚择燕饮胜:名胜美景D.执政莫所因谕:明白、理解
【小题2】下列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上谕之曰”中的“之”相同的是(  )
A.召之阙下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C.上面谕除授之意D.无可为之
【小题3】下列选项全都能体现出晏殊不隐的一项是(  )
①乞别命题   ② 公语言质野   ③臣若有钱,亦须往    ④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⑤直以贫,无可为之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③⑤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10分)
(1)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5分)
(2)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依烛之式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闻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晋函陵     军:驻军     
B.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C.朝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2.下列句中划线“之”与例句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微夫人力不及此
A.臣壮也,犹不如人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C.夫晋,何厌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过也
3.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国之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晋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
B.焉用亡郑以邻——陪:增益
C.朝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D.秦伯,与郑人盟——说:说道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缒而出,见秦伯
B.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C.济而夕设版焉
D.既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敢烦执事 ②阙秦利晋 ③夜缒出,见秦伯 ④若亡郑有益于君
A.①②两个“以”不同, ③④两个“而”相同
B.①②两个“以”相同, ③④两个“而”不同
C.①②两个“以”相同, ③④两个“而”相同
D.①②两个“以”不同, ③④两个“而”不同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侯、秦伯围攻郑国的主要原因是晋想报复郑,与秦国并无多大关系,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伏笔。
B.秦国和晋国的军队分别驻扎两地,难以及时互通信息,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C.烛之武因年轻时不得重用,而有委屈和牢骚,对此,郑伯颇为不满,但国难当头,最终还是给予安慰和许诺。
D.晋侯在秦退军后,经过理智分析,毅然决定撤军。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谋略,是他后来成就霸主的原因之一。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辞(拒绝)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C.晋军(军队)函陵                      D.朝济(渡河)而夕设版

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3.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

 ①吴广以为然    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 烛之武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分)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分)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

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拒绝)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

焉用亡郑以(增加)邻

C.

(军队)函陵

D.

(渡河)而夕设版

(2)

下列加粗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

无礼于晋

B.

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

C.

既东封郑,又欲肆西封

D.

还也

(3)

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

①吴广以为

②然得而腊之以为

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

[  ]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②⑤

(4)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

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

烛之武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