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面对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
      退了回来。
 “空头支票”喻指林肯签署的黑奴解放宣言,它没有得到兑现,对黑人来讲无实际意义。
B.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交响曲”是大型管弦乐套曲,多重乐声合奏,比喻作者梦想有那么一天,白人和黑人能像兄弟般
      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C.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停止思想了”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的手法,而且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
      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
D.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予答复。
 “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以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对敌人的
      诽谤和诬蔑毫不在意,充分表现了马克思的人格魅力。

试题答案

A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英雄的葬礼

翔子

(1)三叔,不,该称他是兄长更合适。现在,他,走了。已经永远地走了。小华是今天一早才知道的。父亲在电话里用凄婉的语调告诉他,昨晚发生了一次非常惨烈的车祸,三叔正走在回家的人行道上,一辆发了疯似的工程车冲上了人行道。三叔就是这样走的。

(2)小华在赶往焚化场的路上,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满脑子都还是自己跟这个忘了辈分的三叔在一起的历历往事。

(3)“三叔,如果有一天早上你起来时什么都看不见会怎么办?”

(4)“让我想想……”三叔仰首望天片刻,突然略有所悟地用手敲了敲头说:“嗯,对了!天还没亮嘛,笨蛋!”然后,一米七五高的三叔会抱起他在空中打转,发出一阵足以驱走任何恶魔恐惧的爽朗的大笑声。

(5)后来一次,该是高中的事了吧。三叔搭着他的肩膀走出眼科医务所时,已快和三叔齐高的小华沉郁地说:“三叔,瞎了眼是不是件很悲哀的事?”

(6)三叔喷出满口满鼻的烟说:“小华,不幸的大小,是由当事人来决定的,而不是局外者来衡量的。”三叔搭在他肩上的手掌慢慢收缩,他感到手掌透过自己坚实的肩肌,注入一股散发全身的信心。

(7)小华自小就喜欢三叔搭着他肩膀,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及至他对人世有启蒙性的认识,他才晓得这是种安全感的寻求。成年后,小华把这诠释为“一种松脱一切生命的桎梏和枷锁的坚毅与乐观。”

(8)每次他和三叔笑得扭成一团,三叔因输了棋或牌局时把棋牌搅乱大喊“你这小子玩臭”时,祖母总是责备三叔没长没辈的。于是三叔会立刻板起严肃的脸孔下令说:“听着,小华!立刻把棋盘收拾好!我说立刻收!”说完,他们又笑得扭成一团了。

(9)小华对孩提的事没太深的记忆。他只记得那一天,妈妈又因父亲酗酒夜归吵架了。那晚的情形真糟,两人越闹越凶,最后动起手来。小华吓得哭了。妈妈喊着说不活了。爸爸说,那就跳下去死个够好了。妈妈一把抢过小华夺门而出,父亲冲上前去一拳打在妈妈的胸上。她尖叫了一声,出于本能把手一抬,第二拳就结结实实的落在小华的右眼。小华只感到眼角周围一片温湿,整个世界突然发红,紧接着灯光突然暗了下来。

(10)三叔每天守在医院病床旁。爸爸很久都没出现。很多天后,小华才知道因为自己的右眼再也看不见东西了,妈妈跳下了楼。

(11)从那天起,小华就和三叔住在一起。爸爸变成了偶尔来访的冷漠宾客。身体的残伤使得小华对死亡有种联想性的恐惧,三叔也窥出了他的心事。一天,三叔仰天躺在沙滩上,小华默默地用泥沙往三叔的身上堆,海浪的节奏暂时赶走了可怕的沉寂。三叔突然抓起一把泥沙,自言自语地说:“只要活得心安,死亡将是这些泥沙留给我们唯一无害的礼物。”

(12)高中会考成绩揭晓那天,小华肯定了自己的无能,绝望得想自杀。三叔强迫他到沙滩跑步,他跑得很快。深深的脚印踏出了满腔的郁悲。三叔气喘喘的追上来,很生气的吼叫:“你给我听着!你想继续活下去,就要学会不灰心。其余的一切就不由我们做主了。希望和生活是两回事。你不成功,是因为力量不足。那就去干些你所能干的。你他妈的想成为英雄是吗?你对英雄懂个屁!我懂:一个竭尽所能而又不自怨的人就是英雄。慢慢去享受你的悲哀吧,超人英雄!”三叔说完转身就跑了。

(13)接下去的各种考试,小华再也不敢怠慢,成绩也奇迹般出现了转机,后来居然还让他考上了一所离家并不太远的大学……可是现在,三叔,他却走了,永远地走了。

(14)小华站在焚化场,看着三叔的尸体推进长长的焚化炉里。他已麻木得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麻木得忘了哭,整个世界仿佛在缩小、消失。

(15)爸爸吃力地把他拖出焚化场。小华像突然挨了重重的一拳而清醒过来,眼泪一下子充盈了整个眼眶。他抬起愤怒的眼睛注视着形容憔悴的父亲。

(16)父亲无力地垂着头让他瞪视着,很久才发出哽咽的声音:“三叔临死前只交待我一句话,要我转告你:三叔的右眼跟你的右眼一样也是瞎的,他要做个英雄,希望你也是个真正的英雄。”

(17)小华从父亲身上收回瞪视的眼光,回头默视着焚化场,足足有三分钟。

(有改动)

第(1)段,为什么父亲电话的声音是“凄婉”的,而不是“悲伤”的?

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7)和第(11)两段画线句的含义。

①一种松脱一切生命的桎梏和枷锁的坚毅与乐观。

②只要活得心安,死亡将是这些泥沙留给我们唯一无害的礼物。

“英雄”在这篇文章中的含义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英雄”这个词?

指出全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并简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有人说文章的标题“英雄的葬礼”有两种理解:一是“去参加英雄的葬礼”,二是“英雄去参加的葬礼”,这两种理解的关键在于谁是英雄。你是怎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孟子将朝王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也,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选自《孟子》)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寒疾,不可以风             风:吹风,受风

B.乡党莫如齿                   齿:痛恨

C.今天下地丑德齐               丑:相等

D.吾何慊乎哉                   慊:不足,少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B.①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未见所以敬王也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①岂谓是与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孟子的治国主张的一项是(      )

① 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② 辅世长民莫如德

③ 欲有谋焉;则就之          

④ 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

⑤ 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⑥ 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下面是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标题是“孟子将朝王”,它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样,均是以首句做标题。“孟子将朝王”也是行文的线索。

B.在景子看,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的一种手段。

C.本文的可读性强,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为一体。

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把文言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

译:                                                                                                                          

(2)辅世长民莫如德

译:                                          

(3)故汤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七言诗与楚辞体

赵敏俐教授认为:从音乐上讲,《山鬼》是楚歌,《今有人》则属于相和歌;从节奏上讲,楚辞体是二分节奏的诗歌,七言诗是三分节奏的诗歌;因而后者不可能是从前者演变而成。此观点极具代表性。

其实论证楚歌与相和歌的传承,只能说明两者在音乐上的关联,并不能证明七言诗源于楚辞,最核心的问题是楚辞与七言诗的音乐节奏问题。勿庸讳言,楚辞体的主要句式是二分节奏,七言诗乃三分节奏,但在与音乐配合的实际运用中,二分节奏的楚辞体通过调节,其节拍与三分节奏的七言诗是可能相一致的。节奏和节拍虽有联系,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不妨仍以《山鬼》中的两个句子为例:“被薜荔兮/带女罗”、“辛夷车兮/结桂旗”,虽是二分节奏,如果按演唱诵读的节拍,则可分为“被/薜荔兮/带女罗”、“辛夷/车兮/结桂旗”,它们与《今有人》中改写的相应七言诗句“被服/薜荔/带女罗”、“辛夷/车驾/结桂旗”,在节拍上完全一样。

赵敏俐教授认为,要把楚辞体的句式变成七言诗句,就必须把原诗中前面那个三字结构

变成两个二字结构,从而达到把原来的二分节奏结构变成三分节奏结构的目的,亦即由二分节奏的“○○○兮○○○”变成三分节奏的“○○/○○/○○○”,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如果仅仅因为在楚辞体句式转变为七言诗句时,新增的词语大多不会出现在原来兮字的位置上,而要更换位置,便断定“从楚辞体中是不可能自然演变出七言诗来”,那就很难令人信服了。

二分节奏的“九歌”句型向三分节奏的七言诗句的转化,有如下几种情况:其一如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山鬼》“辛夷车兮结桂旗”在《今有人》中置换为“辛夷车驾结桂旗”。其二如汉武帝时唐山夫人所作《房中乐》为楚声,第六章中的“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乃由楚辞体“大海荡兮水所归,高贤愉兮民所怀”改造而成:《山鬼》中的“东风飘兮神灵雨”在《今有人》中改换为“东风飘摇神灵雨”。其三如阮籍《大人先生传》中的一首“楚歌”:“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山鬼》中的“子慕予兮善窈窕”,在《今有人》中变为“子恋慕予善窈窕”,“云容容兮而在下”变为“云何容容而在下”。

显然,“欲往从之梁父艰”与“欲往从兮梁父艰”、“东风飘摇神灵雨”与“东风飘兮神灵雨”,语言组构方式相类,在诵读或演唱的节拍上也完全一样,因此可以说,楚辞体的“九歌”句型,通过前两种途径转变成三分节奏的七言诗句,是在中国古代韵文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演变,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那么,为什么会有第三种情况出现,而且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呢?我认为,这主要是“兮”字去掉后,适应句式结构改变之内在需求而形成的张力所致。这种张力要求作者充分地运用灵活的修辞策略,在最适合的位置增添一个语言要素,以方便地改造并构筑一个三分节奏的七言结构。——选自《光明日报》2008、12、2有删节

下列不属于赵敏俐教授观点的一项是(  )  

A.《山鬼》是二分节奏的诗歌,而《今有人》则是三分节奏的诗歌。

B.楚辞体句式变成七言诗句关键是把“兮”和前面的三字结构变成两个二字结构。

C.即使楚歌与相和歌有传承关系,也不能证明七言诗与楚辞有渊源关系。

D.楚辞体不能自然演变出七言诗的主要原因,是新增的词语大多不出现在“兮”字的位置上。

对楚辞体句式向七言诗句转化情形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接将句中的“兮”字置换成有实际意义的词。

B.去掉“兮”字,将“兮”前的实词重叠。

C.去掉“兮”字后,在原诗“兮”字之前的某个位置增添一个字。

D.为了改造并构筑一个三分节奏的七言结构,新增词语往往需要很大的张力。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要证明七言诗源于楚辞,最核心的问题是要证明二者在音乐节奏上有联系。

B.二分节奏的楚辞体在与音乐配合的实际运用中,也可能会出现与七言诗一样的节拍。

C.认为相和歌不是从楚歌演变而成的人很多,但其理由却很难令人信服。 

D.楚辞体句型在转变成三分节奏的七言诗句时,新增词不出现在“兮”字位置是为了修辞的需要。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孟子将朝王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也,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选自《孟子》)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寒疾,不可以风 风:吹风,受风
B.乡党莫如齿 齿:痛恨
C.今天下地丑德齐丑:相等
D.吾何慊乎哉慊:不足,少
【小题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B.①请必无归,而造于朝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未见所以敬王也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①岂谓是与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小题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孟子的治国主张的一项是(     )
① 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② 辅世长民莫如德
③ 欲有谋焉;则就之          
④ 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
⑤ 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⑥ 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A.①②③B.②③⑥C.②⑤⑥D.③④⑤
【小题4】下面是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标题是“孟子将朝王”,它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样,均是以首句做标题。“孟子将朝王”也是行文的线索。
B.在景子看,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的一种手段。
C.本文的可读性强,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为一体。
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小题5】把文言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4分)
译:                                                                                                                         
(2)辅世长民莫如德(2分)
译:                                          
(3)故汤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4分)
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文人画的艺术境界是痴狂,这个论断似乎不怎么新鲜,但是,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痴狂与西方艺术家的痴狂完全是两个概念。
在中国文化的早期,就将痴狂当作一种智慧的表现。从人文的角度看,最早的狂人要推接舆。这位狂者的特点,一是看破世事,二是语发真情,三是独往独来,我行我素。从后人对这些典籍的注释来看,皆认为是先贤借狂人之语来寄托自己的某种思想观念。孔子与庄子这两位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都将狂夫之言之行看做是超凡脱俗之举,有发聋振聩之作用,以至于后代不管什么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对“狂狷之行”、“狂夫之言”都采用了容忍甚至予以关注的态度,造成了中国两千年文明史对狂人狂言的一种特殊认识:太聪明会致狂,所谓大智若愚。而愚者狂人之言行是客观真理的显现。从接舆到《红楼梦》里的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完整塑造出中国人心目中“狂人通道”的艺术典型。“狂”的寄情达意功能——“狂"所具备的种种特质,与艺术创作的规律无不息息相通,因而十分自然地引入了艺术领域。
由于狂言狂行能够得到社会的宽容与保护,所以艺术家就容易选择“狂”的艺术语言,隐晦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声,从而揭示客观真理。中国艺术史到了魏晋时代,“狂”就成为一种风尚。嵇康与阮籍两位狂士之别,关键是一个“佯”字上,这就是生存的智慧,正所谓“疯狂乃机变之一道"。魏晋之后,痴狂成为通达、脱俗、自由的代名词,成为文人艺术家生活的风格。或者说,他们的狂言狂行就成为自己的一种行为艺术。
我们再看,由于艺术创作主体的痴狂风格,就决定了艺术形式的痴狂性质,中国古典艺术中,书法的最高形式是草书,乃至大草、狂草。绘画的最高形式是写意,乃至大写意、泼墨大写意。达不到这个境界,那就沦为匠人、匠气。
西方文化从它的源头就对于非理性的“痴狂”持有否定态度。米歇尔·福柯有一句话概括得很好,他说:“希腊的理性没有反对命题。”中世纪以来,“癫狂”被西方人认为是一种“罪恶”,因此对精神病采取隔离、驱逐的残酷手段。到了l7世纪中叶,排斥的态度就更加激烈起来,笛卡尔的哲学占据主导地位,确立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癫狂被视为非人性的东西。
同普遍的艺术风尚相同,痴狂之风也是以“雅”始,以“俗”终。不狂而名之为狂的画家,为了向社会宣称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常常自称为“狂”。就说“扬州八怪”吧,其实他们一点也不怪,不狂,这些文人画家开始具备专业画家的性质,他们还要进行书画交易,借此为生。“痴狂”进入世俗化阶段,它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稳定下来。一方面,艺术家从事艺术而不必为此而发疯;另一方面,具有疯狂艺术个性的作品能够不断地创造出来,满足欣赏者那种歇斯底里的情绪。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在中国,人们对狂夫之言之行都采用了容忍的态度,那是因为当年孔子与庄子这两位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都将狂夫之言之行看做是超凡脱俗之举,有发聋振聩之作用。
B.扬州八怪”一点也不怪,不狂,他们的“狂言狂行”已成为自己的一种行为艺术。
C.中国艺术史到了魏晋时代,痴狂成为通达、脱俗、自由的代名词,成为文人艺术家生活的风格。
D.在中国古典的艺术创作中,书法的最高形式是草书,绘画的最高形式是写意,达不到这个境界,那就沦为匠人、匠气。
E.从楚狂接舆、癞头和尚、跛足道人到嵇康与阮籍,他们完整塑造了中国人心目中“狂人通道”的艺术典型。
【小题2】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狂人虽有真伪之别,但他们都一样会语发真情,道破真理。
B.l7世纪中叶的西方,理性是至高无上的。
C.文中引用米歇尔·福柯话是想说明,西方文化从它的源头就对非理性的“痴狂”持否定态度。
D.欣赏者歇斯底里的审美情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疯狂艺术个性作品的产生。
【小题3】文中说: “痴狂之风也是以‘雅’始,以 ‘俗’终。”请分别解释这“痴狂之雅”与“痴狂之俗”的具体内涵。(4分)
【小题4】根据文意,简要说明中西方文化看待“痴狂”的根本不同。(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英雄的葬礼

翔子

(1)三叔,不,该称他是兄长更合适。现在,他,走了。已经永远地走了。小华是今天一早才知道的。父亲在电话里用凄婉的语调告诉他,昨晚发生了一次非常惨烈的车祸,三叔正走在回家的人行道上,一辆发了疯似的工程车冲上了人行道。三叔就是这样走的。

(2)小华在赶往焚化场的路上,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满脑子都还是自己跟这个忘了辈分的三叔在一起的历历往事。

(3)“三叔,如果有一天早上你起来时什么都看不见会怎么办?”

(4)“让我想想……”三叔仰首望天片刻,突然略有所悟地用手敲了敲头说:“嗯,对了!天还没亮嘛,笨蛋!”然后,一米七五高的三叔会抱起他在空中打转,发出一阵足以驱走任何恶魔恐惧的爽朗的大笑声。

(5)后来一次,该是高中的事了吧。三叔搭着他的肩膀走出眼科医务所时,已快和三叔齐高的小华沉郁地说:“三叔,瞎了眼是不是件很悲哀的事?”

(6)三叔喷出满口满鼻的烟说:“小华,不幸的大小,是由当事人来决定的,而不是局外者来衡量的。”三叔搭在他肩上的手掌慢慢收缩,他感到手掌透过自己坚实的肩肌,注入一股散发全身的信心。

(7)小华自小就喜欢三叔搭着他肩膀,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及至他对人世有启蒙性的认识,他才晓得这是种安全感的寻求。成年后,小华把这诠释为“一种松脱一切生命的桎梏和枷锁的坚毅与乐观。”

(8)每次他和三叔笑得扭成一团,三叔因输了棋或牌局时把棋牌搅乱大喊“你这小子玩臭”时,祖母总是责备三叔没长没辈的。于是三叔会立刻板起严肃的脸孔下令说:“听着,小华!立刻把棋盘收拾好!我说立刻收!”说完,他们又笑得扭成一团了。

(9)小华对孩提的事没太深的记忆。他只记得那一天,妈妈又因父亲酗酒夜归吵架了。那晚的情形真糟,两人越闹越凶,最后动起手来。小华吓得哭了。妈妈喊着说不活了。爸爸说,那就跳下去死个够好了。妈妈一把抢过小华夺门而出,父亲冲上前去一拳打在妈妈的胸上。她尖叫了一声,出于本能把手一抬,第二拳就结结实实的落在小华的右眼。小华只感到眼角周围一片温湿,整个世界突然发红,紧接着灯光突然暗了下来。

(10)三叔每天守在医院病床旁。爸爸很久都没出现。很多天后,小华才知道因为自己的右眼再也看不见东西了,妈妈跳下了楼。

(11)从那天起,小华就和三叔住在一起。爸爸变成了偶尔来访的冷漠宾客。身体的残伤使得小华对死亡有种联想性的恐惧,三叔也窥出了他的心事。一天,三叔仰天躺在沙滩上,小华默默地用泥沙往三叔的身上堆,海浪的节奏暂时赶走了可怕的沉寂。三叔突然抓起一把泥沙,自言自语地说:“只要活得心安,死亡将是这些泥沙留给我们唯一无害的礼物。”

(12)高中会考成绩揭晓那天,小华肯定了自己的无能,绝望得想自杀。三叔强迫他到沙滩跑步,他跑得很快。深深的脚印踏出了满腔的郁悲。三叔气喘喘的追上来,很生气的吼叫:“你给我听着!你想继续活下去,就要学会不灰心。其余的一切就不由我们做主了。希望和生活是两回事。你不成功,是因为力量不足。那就去干些你所能干的。你他妈的想成为英雄是吗?你对英雄懂个屁!我懂:一个竭尽所能而又不自怨的人就是英雄。慢慢去享受你的悲哀吧,超人英雄!”三叔说完转身就跑了。

(13)接下去的各种考试,小华再也不敢怠慢,成绩也奇迹般出现了转机,后来居然还让他考上了一所离家并不太远的大学……可是现在,三叔,他却走了,永远地走了。

(14)小华站在焚化场,看着三叔的尸体推进长长的焚化炉里。他已麻木得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麻木得忘了哭,整个世界仿佛在缩小、消失。

(15)爸爸吃力地把他拖出焚化场。小华像突然挨了重重的一拳而清醒过来,眼泪一下子充盈了整个眼眶。他抬起愤怒的眼睛注视着形容憔悴的父亲。

(16)父亲无力地垂着头让他瞪视着,很久才发出哽咽的声音:“三叔临死前只交待我一句话,要我转告你:三叔的右眼跟你的右眼一样也是瞎的,他要做个英雄,希望你也是个真正的英雄。”

(17)小华从父亲身上收回瞪视的眼光,回头默视着焚化场,足足有三分钟。

(有改动)

1.第(1)段,为什么父亲电话的声音是“凄婉”的,而不是“悲伤”的?(3分)

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7)和第(11)两段画线句的含义。(4分)

①一种松脱一切生命的桎梏和枷锁的坚毅与乐观。

②只要活得心安,死亡将是这些泥沙留给我们唯一无害的礼物。

3.“英雄”在这篇文章中的含义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英雄”这个词?(4分)

4.指出全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并简析其主要作用是什么。(4分)

5.有人说文章的标题“英雄的葬礼”有两种理解:一是“去参加英雄的葬礼”,二是“英雄去参加的葬礼”,这两种理解的关键在于谁是英雄。你是怎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孟子将朝王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也,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选自《孟子》)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寒疾,不可以风 风:吹风,受风

B.乡党莫如齿 齿:痛恨

C.今天下地丑德齐丑:相等

D.吾何慊乎哉慊:不足,少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B.①请必无归,而造于朝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未见所以敬王也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①岂谓是与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孟子的治国主张的一项是(     )
① 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② 辅世长民莫如德
③ 欲有谋焉;则就之          
④ 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
⑤ 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⑥ 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4.下面是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标题是“孟子将朝王”,它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样,均是以首句做标题。“孟子将朝王”也是行文的线索。

B.在景子看,礼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的一种手段。

C.本文的可读性强,在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为一体。

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轻慢臣子的年龄和道德,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5.把文言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4分)
译:                                                                                                                         
(2)辅世长民莫如德(2分)
译:                                          
(3)故汤之于伊尹,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4分)
译: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944年9月7日,爱因斯坦在给麦克斯·波恩的一封信中写道:“个人所能做的就是作出了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冷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爱因斯坦所说的伦理,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准则。荀子说:“圣人者,尽伦者也。”意思是,圣人能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科技工作者也应当成为这样的“圣人”。许多科学家不仅以伟大的科学成就彪炳于世,而且高尚的道德情搡也万

古流芳。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他们取决于品格的成就,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居里夫人数年如一日,从上吨的铀矿渣中提炼出一克纯镭,已传为科学史上的佳话。这里,生动地体现出坚定的伦理信念是一种多么巨大的力量。“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若不正己,岂能正物,不能正物,岂能愈疾?”从事任何科技工作都存在正己和正物的问题,都要有高尚的道德,而不能认为科学与道德无关。

然而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又确实不容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德国科学家为法西斯出力。爱因斯坦对此极为不满,讥讽他们为脊髓比脑髓起着“远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强调“坚定”,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特别是在成功和失败的时刻,同样要高举伦理的信念,讲科学道德。成功意味着名利双互,有的人在默默无闻的时候,尚能谦虚谨慎,一旦功成名就,则判若两人。曾发现胰岛素,荣获1923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巴丁,起初主动要求到麦克劳德实验室工作,请麦指导,还提出与麦联合发表文章。可是当他声名鹊起以后,却矢口否认麦的功绩,似乎麦不应分享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评选工作中的伦理信念是那么严峻的考验。

挫折和失败本来是常事,许多科技工作者正是从失败走向成功。达尔文甚至说,用一个词就可以道出他35年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不过,也有人经不起失败的考验,或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或者弄虚作假,投机钻营。什么“曙人”“N射线”“经络小体”“人工活细胞”之类的科学丑闻,大抵是那些经不起失败考验又不愿付出艰苦劳动的、道德堕落的人的“杰作”。

两极看来相反,实质相通。在成功和失败的关键时刻“缺德”,无非都是为了追名逐利。名利思想不除,伦理信念不举,试看古今中外之科学史,宁不信乎?

1)第二段画线语句的“后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画线语句流露出了爱因斯坦对________________现象的批评。(不超过25个字)

 

2)爱因斯坦为科学界弘扬“伦理”,采取的行动是怎样的?(不超过30个字)

 

3)从居里夫人、二战中“为法西斯出力”的德国科学家、巴丁、达尔文和那些“杰作”的制造者的事例,可见科技工作名的“伦理”有哪些具体内涵?请分项写出来。

 

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爱因斯坦所说的伦理。是指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荀子的话的意思是,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C.从事科技工作的人要重视道德修养,因为若不正己,岂能正物。

D.巴丁忘恩负义,过河拆桥,这种人能否给他诺贝尔奖,成了一桩“公案”。

E.成功和失败对于科技工作者都是严峻的考验,考验的就是他们能否具有“伦理的信念”。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