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试题答案

D
相关题目

课内文言基础知识(8分,每题2分)
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疏通)
②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气、福分)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做一样)
④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美妙)
⑤遥襟甫畅,逸兴遄飞(飞扬)
⑥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细微的预兆)
⑦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和、同)
⑧离骚者,犹离忧也(遭遇)

A.①③⑦⑧

B.①④⑤⑦

C.②③⑥⑧

D.②④⑤⑥

2.下列各句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
④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⑤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⑥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⑦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⑧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A.②④⑤⑦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⑧

D.②⑥⑦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C.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课内文言基础知识(8分,每题2分)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疏通)
②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气、福分)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做一样)
④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美妙)
⑤遥襟甫畅,逸兴遄飞(飞扬)
⑥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细微的预兆)
⑦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和、同)
⑧离骚者,犹离忧也(遭遇)
A.①③⑦⑧B.①④⑤⑦C.②③⑥⑧D.②④⑤⑥
小题2:下列各句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
④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⑤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⑥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⑦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⑧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A.②④⑤⑦B.①③④⑥C.①③⑤⑧D.②⑥⑦⑧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小题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C.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王兴甲兵,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寡妻:正妻
B.构怨于诸侯构怨:结怨,结仇
C.欲辟土地,秦楚朝:朝见,朝拜
D.乐岁终身苦乐岁:丰年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王兴甲兵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B.言举斯心加彼而已王之臣,皆足以供之
C.是其甚与其是,孰能御之
D.无恒产,因无恒心王欲行之,盍反其本矣
【小题3】下列各组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为长者折枝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③吾惛,不能进于是矣④盖亦反其本矣⑤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⑥皆欲赴愬于王⑦放辟邪侈,无不为已⑧俯不足以畜妻子⑨则盍反其本矣⑩奚暇治礼义哉
A.①③④⑤⑥B.②⑥⑦⑨⑩ C.①②④⑥⑧D.②④⑤⑦⑨
【小题4】下列各组加点字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舆薪之不见,为不用焉②吾老,以及人之老③幼吾幼,以及人之,然后知轻重⑤兴甲兵,士臣⑥轻暖不足于体与⑦固不可以敌强⑧然后从而之⑨五十者可以帛矣⑩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A.①③⑥⑦/②/④⑧⑨⑩/⑤
B.①②⑥⑦/③⑤/④⑧/⑨⑩
C.②④⑧⑨/⑤⑦/①③⑥/⑩
D.①③⑤⑥⑦/②/④⑧⑨⑩ 
【小题5】下列各句特殊句式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舆薪之不见百姓之不见保
B.何以异于邹敌楚哉未之有也
C.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是乃仁术也
D.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小题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分)
⑵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棣花到西安
贾平凹
①秦岭的南边有棣花,秦岭的北边是西安,路在秦岭上约300里。世上的大虫是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几十年里,我在棣花和西安生活着,也写作着,这条路就反复往返。
②父亲告诉过我,他十多岁去西安求学,是步行的,得走七天,一路上随处都能看见破坏的草鞋。他原以为三伏天了,石头烫得要咬手,后来才知道三九天的石头也咬手,不敢摸,一摸皮就粘上了。到我去西安上学的时候,有了公路,一个县可以每天通一趟班车,买票却十分困难,要头一天从棣花赶去县城,成夜在车站排队购买。班车的窗子玻璃从来没有完整过,夏天里还能受,冬天里风刮进来,无数的刀子在空中舞,把火车头帽子的两个帽耳拉下来系好,哈出的气就变成霜,帽檐是白的,眉毛也是白的。时速至多是40里吧,吭吭唧唧在盘山路上摇晃,头就发昏。不一会有人晕车,前边的人趴在窗口呕吐,风把脏物又吹到后边窗里,前后便开始叫骂。司机吼一声:甭出声!大家明白夫和妻是荣辱关系,乘客和司机却是生死关系,出声会影响司机的,立即全不说话。路太窄太陡了,冰又瓷溜溜的,车要数次停下来,不是需要挂防滑链,就是出了故障。到了秦岭主峰下,那个地方叫黑龙口,是解手和吃饭的固定点。穿着棉袄棉裤的乘客,一直是插萝卜一样挤在一起,要下车就都浑身麻木,必须揉腿。我才扳起一条腿来,旁边人说:那是我的腿。我就说:我那腿呢,我那腿呢?感觉我没了腿。
③90年代初,这条公路改造了,不再是沙土路,铺了柏油,而且很宽,车和车相会没有减减速停下,灯眨一下眼就过去了。
④⑷以前棣花有两三个司机,在县运输公司开班车,体面荣耀。他们把车停在路边,提了酒和肉回家,那毛领棉大衣不穿,披上,风张着好像要上天,沿途的人见了都给笑脸,问候你回来啦?就有人猫腰跟着,偷声换气地乞求明日能不能捎一个人去省城。可现在,公路上啥车都有,连棣花也有人买了私家车。
⑤我每年十几次从西安到棣花,路经蓝关,就可怜了那个韩愈,他当年是“雪拥蓝关马不前”呀,便觉得我很幸福,坐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
⑥过了2000年,开始修铁路。棣花人听说过火车,没见过火车。通车的那天,各家在通知着外村的亲戚都来,热闹得像过会。中午时分,铁路西边人山人海,火车刚一过来,一人喊:来了——!所有人就像喊欢迎口号:来了来了!等火车开过去了,一人喊:走了——!所有人又在喊口号:走了走了!但他们不走,还在敲锣打鼓。十天后我回棣花,邻居的一个老汉神秘地给我说:你知道火车过棣花说什么话吗?我说:说什么话?他就学着火车的响声,说:棣花——!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我大笑,他也笑,他嘴里的牙脱落了,装了假牙,假牙床子就笑了出来。
⑦有了火车,我却没有坐火车回过棣花,因为火车开通不久,一条高速路就开始修。那可是八车道的路面呀,洁净得能晾了凉粉。村里人把这条路叫金路,传说着那是一捆子一捆子人民币铺过来的,惊叹着国家咋有这么多钱啊!每到黄昏,村后的铁路上过火车,拉着的货物像一连串的山头在移动,村人有的在唱秦腔,有的在门口咿咿呀呀拉胡琴,火车的鸣笛不是音乐,可一鸣笛把什么声响都淹没了。我第一回走高速路回棣花,没有打盹,头还扭来转去看窗外的景色,车就突然停了,司机说:到了。我说:到了?有些不相信,但我弟就站在老家门口,他正给我笑哩。我看看表,竟然仅一个半小时。从此,我更喜欢从西安回棣花了,经常是我给我弟打电话说我回去,我弟问:吃啥呀?我说:面条吧。我弟放下电话开始擀面,擀好面,烧开锅,一碗捞面端上桌了,我正好车停在门口。
⑧在好长时间里,我老认为西安越来越大,像一张大嘴,吞吸着方圆几百里的财富和人才,而乡下,像我的老家棣花,却越来越小。但随着312公路改造后,铁路和高速路的相继修成,城与乡拉近了,它吞吸去了棣花的好多东西,又呼吐了好多东西给棣花,曾经瘪了的棣花慢慢鼓起了肚子。棣花已经成了旅游点,农家乐小饭馆到处都有。小洋楼一幢一幢盖了,有汽车的人家也多了,甚至荒废了十几年的那条老街重新翻建,一间房价由原来的几十元猛增到上万元。以前西安人来,皮鞋印子留在门口,舍不得扫;如今西安打一个喷嚏,棣花人就问:咱是不是感冒啦?他们啥事都知道,啥想法也都有。而我,更勤地从西安到棣花,从棣花到西安,我不再以出生在山里而自卑。车每每经过秦岭,看山峦苍茫,白云弥漫,就要念那首诗:“啊,给我个杠杆吧,我会撬动地球;给我一棵树吧,我能把山川变成绿洲;只要你愿意嫁我,咱们就繁衍一个民族。”
⑨就在上个月,又得到一个消息,还有一条铁路要从西安经过棣花,秋季里动工。
(选自 2009年07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5分)(  )(  )

A.本文堪称是一篇奇文,看似信手拈来、不经意间的选材,却是涉笔成趣,极富理趣美。“世上的大虫是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就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奔波颠沛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B.“我大笑,他也笑,他嘴里的牙脱落了,装了假牙,假牙床子就笑了出来。”采用细节描写。能形象地表现出因交通建设的发展而使棣花经济发展,人民富足后老人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C.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委婉含蓄,浓郁深厚的恋乡情结,使本文极具情趣美,表现为绵长悠远的乡情,乡思,乡恋
D.本文语言生动,辞藻丰富华丽,诙谐幽默,口语化,却极显机趣美。
E. 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线索和文眼“从棣花到西安,从西安到棣花”,正是这个时代发展与变迁的最好见证。
【小题2】从棣花到西安,道路交通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如何突出这种变化?(6分)
【小题3】第⑻段加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分析概括?(6分)
【小题4】贾平凹的散文,除了较少的篇章,一般都不需要多么深刻的生活感受。他曾告诫自己,不要在名山上做文章,不要在胜景上做文章,到日常生活中去,让日常生活走进散文中来。请结合全文探究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是如何体现他的写作风格的。(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棣花到西安

贾平凹

①秦岭的南边有棣花,秦岭的北边是西安,路在秦岭上约300里。世上的大虫是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几十年里,我在棣花和西安生活着,也写作着,这条路就反复往返。

②父亲告诉过我,他十多岁去西安求学,是步行的,得走七天,一路上随处都能看见破坏的草鞋。他原以为三伏天了,石头烫得要咬手,后来才知道三九天的石头也咬手,不敢摸,一摸皮就粘上了。到我去西安上学的时候,有了公路,一个县可以每天通一趟班车,买票却十分困难,要头一天从棣花赶去县城,成夜在车站排队购买。班车的窗子玻璃从来没有完整过,夏天里还能受,冬天里风刮进来,无数的刀子在空中舞,把火车头帽子的两个帽耳拉下来系好,哈出的气就变成霜,帽檐是白的,眉毛也是白的。时速至多是40里吧,吭吭唧唧在盘山路上摇晃,头就发昏。不一会有人晕车,前边的人趴在窗口呕吐,风把脏物又吹到后边窗里,前后便开始叫骂。司机吼一声:甭出声!大家明白夫和妻是荣辱关系,乘客和司机却是生死关系,出声会影响司机的,立即全不说话。路太窄太陡了,冰又瓷溜溜的,车要数次停下来,不是需要挂防滑链,就是出了故障。到了秦岭主峰下,那个地方叫黑龙口,是解手和吃饭的固定点。穿着棉袄棉裤的乘客,一直是插萝卜一样挤在一起,要下车就都浑身麻木,必须揉腿。我才扳起一条腿来,旁边人说:那是我的腿。我就说:我那腿呢,我那腿呢?感觉我没了腿。

③90年代初,这条公路改造了,不再是沙土路,铺了柏油,而且很宽,车和车相会没有减减速停下,灯眨一下眼就过去了。

④⑷以前棣花有两三个司机,在县运输公司开班车,体面荣耀。他们把车停在路边,提了酒和肉回家,那毛领棉大衣不穿,披上,风张着好像要上天,沿途的人见了都给笑脸,问候你回来啦?就有人猫腰跟着,偷声换气地乞求明日能不能捎一个人去省城。可现在,公路上啥车都有,连棣花也有人买了私家车。

⑤我每年十几次从西安到棣花,路经蓝关,就可怜了那个韩愈,他当年是“雪拥蓝关马不前”呀,便觉得我很幸福,坐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

⑥过了2000年,开始修铁路。棣花人听说过火车,没见过火车。通车的那天,各家在通知着外村的亲戚都来,热闹得像过会。中午时分,铁路西边人山人海,火车刚一过来,一人喊:来了——!所有人就像喊欢迎口号:来了来了!等火车开过去了,一人喊:走了——!所有人又在喊口号:走了走了!但他们不走,还在敲锣打鼓。十天后我回棣花,邻居的一个老汉神秘地给我说:你知道火车过棣花说什么话吗?我说:说什么话?他就学着火车的响声,说:棣花——!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我大笑,他也笑,他嘴里的牙脱落了,装了假牙,假牙床子就笑了出来。

⑦有了火车,我却没有坐火车回过棣花,因为火车开通不久,一条高速路就开始修。那可是八车道的路面呀,洁净得能晾了凉粉。村里人把这条路叫金路,传说着那是一捆子一捆子人民币铺过来的,惊叹着国家咋有这么多钱啊!每到黄昏,村后的铁路上过火车,拉着的货物像一连串的山头在移动,村人有的在唱秦腔,有的在门口咿咿呀呀拉胡琴,火车的鸣笛不是音乐,可一鸣笛把什么声响都淹没了。我第一回走高速路回棣花,没有打盹,头还扭来转去看窗外的景色,车就突然停了,司机说:到了。我说:到了?有些不相信,但我弟就站在老家门口,他正给我笑哩。我看看表,竟然仅一个半小时。从此,我更喜欢从西安回棣花了,经常是我给我弟打电话说我回去,我弟问:吃啥呀?我说:面条吧。我弟放下电话开始擀面,擀好面,烧开锅,一碗捞面端上桌了,我正好车停在门口。

⑧在好长时间里,我老认为西安越来越大,像一张大嘴,吞吸着方圆几百里的财富和人才,而乡下,像我的老家棣花,却越来越小。但随着312公路改造后,铁路和高速路的相继修成,城与乡拉近了,它吞吸去了棣花的好多东西,又呼吐了好多东西给棣花,曾经瘪了的棣花慢慢鼓起了肚子。棣花已经成了旅游点,农家乐小饭馆到处都有。小洋楼一幢一幢盖了,有汽车的人家也多了,甚至荒废了十几年的那条老街重新翻建,一间房价由原来的几十元猛增到上万元。以前西安人来,皮鞋印子留在门口,舍不得扫;如今西安打一个喷嚏,棣花人就问:咱是不是感冒啦?他们啥事都知道,啥想法也都有。而我,更勤地从西安到棣花,从棣花到西安,我不再以出生在山里而自卑。车每每经过秦岭,看山峦苍茫,白云弥漫,就要念那首诗:啊,给我个杠杆吧,我会撬动地球;给我一棵树吧,我能把山川变成绿洲;只要你愿意嫁我,咱们就繁衍一个民族。

⑨就在上个月,又得到一个消息,还有一条铁路要从西安经过棣花,秋季里动工。

(选自 2009年07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5分)(  )(  )

A.本文堪称是一篇奇文,看似信手拈来、不经意间的选材,却是涉笔成趣,极富理趣美。“世上的大虫是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就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奔波颠沛生活的厌倦和无奈。

B.“我大笑,他也笑,他嘴里的牙脱落了,装了假牙,假牙床子就笑了出来。”采用细节描写。能形象地表现出因交通建设的发展而使棣花经济发展,人民富足后老人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C.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委婉含蓄,浓郁深厚的恋乡情结,使本文极具情趣美,表现为绵长悠远的乡情,乡思,乡恋

D.本文语言生动,辞藻丰富华丽,诙谐幽默,口语化,却极显机趣美。

E. 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线索和文眼“从棣花到西安,从西安到棣花”,正是这个时代发展与变迁的最好见证。

2.从棣花到西安,道路交通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如何突出这种变化?(6分)

3.第⑻段加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分析概括?(6分)

4.贾平凹的散文,除了较少的篇章,一般都不需要多么深刻的生活感受。他曾告诫自己,不要在名山上做文章,不要在胜景上做文章,到日常生活中去,让日常生活走进散文中来。请结合全文探究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是如何体现他的写作风格的。(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写给秋天

黄厚江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依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临的神韵。

  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树木间,怡然的拥有了万物。有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天,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的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的把宇宙染上含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潇潇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林草间都是秋声了!

  想你一定还记得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寞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引导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你一定也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苍凉的日子。感情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寞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那感伤落寞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的涂染,将都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曾如此有力地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你接受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受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受了生命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愤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赞颂。你告诉我: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返回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详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生命不是虚空,它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它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记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中的刻骨的悲酸和伤痛!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平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然的豁达、不变的安详和永恒的宁静!

(1)

第二段内容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秋天安详明澈的特点?(原文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的涂染,将都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说:“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你智慧的低语。”请说说“智慧的低语”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开头写作者从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读到了秋天的消息,表现作者对秋天的一往情深。

B.

文章写秋天接受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也接受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表现了秋天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C.

文章的语言朴实通俗,平实流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自己对秋天的诚挚而深厚的感情。

D.

文章由现在想到过去,由过去写到将来,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E.

文章没有着力描写秋天的景色,而是集中笔墨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种种感悟,是一篇哲理散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