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项划线词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己欲立而

A.子曰:“食,足兵,民信之矣。”
B.欲其身,而乱大伦。
C.士志于道,而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D.老者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试题答案

C
相关题目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1. A.
    教育部和微软公司今天在北京签约“携手助学”项目二期和“长城计划”三期的合作协议。
  2. B.
    很多人可以从《士兵突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体会到相同的情感,很容易把自己移情到其中的角色身上:该剧的火爆和20年前《平凡的世界》的走红如出一辙
  3. C.
    在朝鲜核试爆后,各媒体盛传中国军队在中朝边界修建铁丝网的说法纯属小题大做,其实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按国际惯例从没有停止过在重要地段修建隔离网以加强国土防卫的工作。
  4. D.
    这些个矛盾心态,显现出马英九以一个“外省族群”者的身份在台湾政坛立足的困难性,使得他在政治考量方面多了一份顾忌和如履薄冰的心情。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南公①某文所书皆建昌②南城人。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③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④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⑤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质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 ②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带。   ③驵:音zǎng ,市场经纪人。 ④亢亢:指骡子的脊骨高。   ⑤帑:音 tǎng,库房。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向     质     果    缘

下列“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自追及,告以不堪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      D.闻公欲以嫁女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其驵舞秤权阴厚整”中“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子与猾驵计               B.则或咎其欲出者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其孰能讥之乎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危整对驵的态度是                                     ;事例中三人的共同品质是                                 。 (用自己的话回答)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13分)
南公①某文所书皆建昌②南城人。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③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④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⑤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质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 ②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带。   ③驵:音zǎng ,市场经纪人。 ④亢亢:指骡子的脊骨高。   ⑤帑:音 tǎng,库房。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向    质    果   缘
【小题2】下列“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2分)

A.自追及,告以不堪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D.闻公欲以嫁女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其驵舞秤权阴厚整”中“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子与猾驵计B.则或咎其欲出者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其孰能讥之乎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小题5】危整对驵的态度是                                    ;事例中三人的共同品质是                                 。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13分)
南公①某文所书皆建昌②南城人。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③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⑤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质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
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 ②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带。   ③驵:音zǎng ,市场经纪人。 ④亢亢:指骡子的脊骨高。   ⑤帑:音 tǎng,库房。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向    质    果   缘
2.下列“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2分)

A.自追及,告以不堪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

D.闻公欲以嫁女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其驵舞秤权阴厚整”中“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子与猾驵计

B.则或咎其欲出者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其孰能讥之乎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5.危整对驵的态度是                                    ;事例中三人的共同品质是                                 。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①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②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 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选自《晋书?左思传》,有删改)
注: ①钟、胡:即钟繇、胡昭,魏晋书法家。②籓溷(fān hùn):篱笆边,厕所旁。③伧父(fǔ):粗野鄙贱的人。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门庭籓溷皆著笔纸著:放置,安放B.思造而示之造:拜访,探访
C.世咸贵远而贱近贵:显贵,地位高D.专意典籍专意:心思专用于某事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恐以人废言
B.兼善阴阳之术  访岷邛之事
C.而辞藻壮丽抚掌而笑
D.造《齐都赋》,一年乃成乃诣著作郎张载
【小题3】下列四组句子中,能说明左思《三都赋》创作成功,形成“洛阳纸贵”原因的一项是(3分)
①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                    ②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③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④谧称善,为其赋序
⑤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  ⑥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陋,不善言辞,小时候习书法、学鼓琴都没有学成,经他后天不断勤奋学习,所写书信重修饰,文采壮美华丽。
B.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立即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并相继为之作注作序。
C.文章记述天资不算聪慧的左思成功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家庭儒学熏陶、后天不懈努力以及名流赏誉鼓吹等主客观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D.文章叙写了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写出《三都赋》的名重当世。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4分)
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3分)
②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使以马太官     衡少善

B.于是庄王优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C.待之               万物之得时

D.以文绣             风飘飘而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父死时             穷益坚

B.如孙叔敖为楚相     知来者可追

C.尽忠为廉治楚       木欣欣向荣

D.王惊问其故         襟三江带五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盂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拒;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重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之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优盂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D.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4.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A.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马者王之所爱也                            D.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2)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二)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1】对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正襟坐危:端正
B.沧海之一粟渺:渺茫
C.火尚足以也明:照明
D.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弄错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以”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余与四人拥火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夫夷近,则游者众
④挟飞仙遨游
⑤又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②/③/⑤
C.①④/②⑤/③D.①③/②/④/⑤
【小题3】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
江陵
⑥不知之将至
兴夜寐
A.①⑤/②④/③⑥B.①/②③⑦/④/⑤
C.①⑤/②③⑥/④⑦D.①⑤/②④⑥/③⑦
【小题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C.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偭规矩而改错
【小题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何为其然也
A.而今安在哉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何可胜道也哉
【小题6】下列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B.于是余有叹焉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共事二三年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小题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用侧面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厌恶从前官场腐败,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
B.《赤壁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C.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D.“力”和“物”有时难以强求,因此,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
E.人要观赏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必须有志向,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二)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正襟坐                危:端正

B.沧海之一粟            渺:渺茫

C .火尚足以也            明:照明 

D.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2.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江陵                   ⑥不知之将至         ⑦兴夜寐

A.①⑤/②④/③⑥                        B.①/②③⑦/④/⑤

C.①⑤/②③⑥/④⑦                      D.①⑤/②④⑥/③⑦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C.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偭规矩而改错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何为其然也

A.而今安在哉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何可胜道也哉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用侧面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厌恶从前官场腐败,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

B.《赤壁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C.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D.“力”和“物”有时难以强求,因此,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

6.翻译(8分,每题4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二)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正襟坐                危:端正

B.沧海之一粟            渺:渺茫

C .火尚足以也            明:照明 

D.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2.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江陵                   ⑥不知之将至          ⑦兴夜寐

A.①⑤/②④/③⑥                        B.①/②③⑦/④/⑤

C.①⑤/②③⑥/④⑦                      D.①⑤/②④⑥/③⑦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C.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偭规矩而改错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何为其然也

A.而今安在哉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何可胜道也哉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用侧面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厌恶从前官场腐败,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

B.《赤壁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C.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D.“力”和“物”有时难以强求,因此,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

6.翻译(8分,每题4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