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忏,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庭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调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祜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四十五注:元,宋哲宗年号。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尽心行已之要——咨:询问
B、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迁:提拔
C、初谏官,未拜命——除:免职
D、以即大用——啖:利诱
2、下列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
B、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C、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
D、梁师成用事
3、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初任谏官尚未接受任命时,刘安世认为任谏官要有胆识,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这样容易惹祸遭
      贬,因此禀告母亲,不愿就职。
B、刘母认为谏官是天子的重臣,其夫生前竭尽全力而没能做好,鼓励其子捐身以报朝廷大恩。
C、刘安世任谏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显赫。
D、本文三次提到司马光,目的是写刘安世在司马光的教诲和精神感召下,捐身报国,是一个忠孝正直的
      道德完美的人。

试题答案

C,B,B
相关题目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忏,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庭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调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祜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四十五注:元,宋哲宗年号。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尽心行已之要——咨:询问
B、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迁:提拔
C、初谏官,未拜命——除:免职
D、以即大用——啖:利诱
2、下列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     ]
A、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
B、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C、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
D、梁师成用事
3、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初任谏官尚未接受任命时,刘安世认为任谏官要有胆识,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这样容易惹祸遭贬,因此禀告母亲,不愿就职。
B、刘母认为谏官是天子的重臣,其夫生前竭尽全力而没能做好,鼓励其子捐身以报朝廷大恩。
C、刘安世任谏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显赫。
D、本文三次提到司马光,目的是写刘安世在司马光的教诲和精神感召下,捐身报国,是一个忠孝正直的道德完美的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虽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调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祐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1)以下对作者写安世之母的答话和“旁侍者”的表现的意图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

A.说明安世之母望子为官之心迫切,希望儿子完成其父“欲为之而弗得”的事业。

B.说明“旁侍者”为安世的安危担心,突出安世心正胆壮,敢于面折廷争的精神。

C.表现安世之母深明大义,说明“旁侍者”胆小。

D.以母亲的深明大义交代安世高尚品节之源,正衬安世;再借“旁侍者”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安世的忠孝正直。

2)文中有许多事情直接表现了刘安世的“耿直忠孝”,请写出三件来。(摘录原文即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虽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调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祐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1)以下对作者写安世之母的答话和“旁侍者”的表现的意图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

A.说明安世之母望子为官之心迫切,希望儿子完成其父“欲为之而弗得”的事业。

B.说明“旁侍者”为安世的安危担心,突出安世心正胆壮,敢于面折廷争的精神。

C.表现安世之母深明大义,说明“旁侍者”胆小。

D.以母亲的深明大义交代安世高尚品节之源,正衬安世;再借“旁侍者”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安世的忠孝正直。

2)文中有许多事情直接表现了刘安世的“耿直忠孝”,请写出三件来。(摘录原文即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刘安世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纵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注1]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佑[注2]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注:[注1] 啖:吃,引申为引诱。
[注2]元佑,宋哲宗的年号,公元1086至1094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咨尽心行已之要咨:询问。
B.初除谏官,未拜命除:授予官职
C.在职累岁累:劳累。
D.则执简却立却:后退。
【小题2】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光教之以诚                   (3) 吾欲为元佑全人
(2)主上方以孝治天下             (4)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安世忠诚正直的一组是(   )
①登进士第,不就选
②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③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④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
⑤家居未尝惰容,久坐身不倾倚。
⑥还其书不答。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初任谏官尚未接受任命时,刘安世认为任谏官要有胆识,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这样容易惹祸遭贬,因此禀告母亲,不愿就职。
B.刘母认为谏官是天子的重臣,其夫生前竭尽全力而没能做好,鼓励其子捐身以报朝廷大恩。
C.刘安世任谏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显赫。
D.本文三次提到司马光,目的是写刘安世在司马光的教诲和精神感召下,捐身报国,是一个忠孝正直的道德完美的人。
【小题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纵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5分)
译文:  
(2)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5分)
译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第进士,历知虞城、犀浦县。终太仆卿。安世少时持论已有识。航始监牧时,文彦博在枢府,有所闻,每呼安世告之。安世从容言:“王介甫求去,外议谓公且代其任。”彦博曰:“安石坏天下至此,后之人何可为?”安世拱手曰:“安世虽晚进,窃以为未然。今日新政,果顺人所欲而为人利乎?若不然,公当去所害,兴所利,反掌间耳。”彦博默不应,他日见航,叹奖其坚正。

  登进士第,不就选①。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擢右正言。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会吴处厚解释(蔡)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舆②,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宰相范纯仁至于御史十人,皆缘是去。召为宝文阁待制、枢密都承旨。范纯仁复相,吕大房白后欲令安世少避。后曰:“今既不居言职,自无所嫌。”又语韩忠彦曰:“如此正人,宜且留朝廷。”

  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③,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

(选自《宋史》)

  [注]①就:表示其种倾向,事情顺利达到或完成。“不就选”就是说虽然考中进士,却没有马上被选拔任命具体官职,只能候补。宋代以后科举选拔往往会有这种情况。“不就选”不可理解为“不去参加铨选”。②乘舆:本来是皇帝乘坐的车子,后来往往借来代指皇上。③讽:用含蓄的话暗示章惇、蔡卞是借这个使者的口要挟刘安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世少时持论已有识
持论:立论
B.窃以为未然
未然:尚未成为事实
C.胁使自裁
自裁:自杀,自尽
D.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
经纪:经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下列句中括号里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世)擢右拾言。

B.(范纯仁)召为宝文阁待制、枢密都承旨。

C.今(范纯仁)既不居言官,自无所嫌。

D.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同贬当死者)危得免。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刘安世忠正的一组是:①安世少时持论已有识。②文彦博在枢府,有所闻,每呼安世告之。③若不然,公当去所害,兴所利,反掌间耳。④登进士第,不就选。⑤安世谓其指斥乘舆,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⑥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  ]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安世少年时就很有远见,文彦博有事都会向他询问,并让他裁决。

B.对文彦博的退缩与推卸责任,刘安世从容坦然地加以反驳,指出事情其实就像翻转手掌一样简单,其为人的正直、刚毅与果敢跃然纸上。

C.刘安世的“忠正”赢得同情和尊重,所以政敌复出之后,皇太后也出面对他加以保护,这正从侧面表现了刘安世立身忠正的影响力。

D.“忠正”也带来迫害,政敌复出后不但使人威胁刘安世,更直接派人杀害,刘安世却不躲避,表现了他的“身正”;坦然就死,还要先安排好别人的家事,表现了他的“心正”。可见,刘安世的“正”是和他对国家的忠诚、对同仁的关怀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刘安世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纵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注1]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佑[注2]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注:[注1] 啖:吃,引申为引诱。

[注2]元佑,宋哲宗的年号,公元1086至1094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咨尽心行已之要          咨:询问。

B.初除谏官,未拜命        除:授予官职

C.在职累岁                累:劳累。

D.则执简却立              却:后退。

2.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光教之以诚                    (3) 吾欲为元佑全人

(2)主上方以孝治天下              (4)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安世忠诚正直的一组是(    )

①登进士第,不就选

②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③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④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

⑤家居未尝惰容,久坐身不倾倚。

⑥还其书不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初任谏官尚未接受任命时,刘安世认为任谏官要有胆识,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这样容易惹祸遭贬,因此禀告母亲,不愿就职。

B.刘母认为谏官是天子的重臣,其夫生前竭尽全力而没能做好,鼓励其子捐身以报朝廷大恩。

C.刘安世任谏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显赫。

D.本文三次提到司马光,目的是写刘安世在司马光的教诲和精神感召下,捐身报国,是一个忠孝正直的道德完美的人。

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纵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5分)

译文: 

(2)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5分)

译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刘安世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调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注:元,宋哲宗年号。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安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咨尽心行已之要          咨:询问。

B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    迁:升官。

C初除谏官,未拜命        除:免职。

D啖以即大用              啖:利诱。

2、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

A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

B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C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

D梁师成用事

3、  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是( )

光教以诚          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

啖以即大用        或师焉,或不焉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4、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安世忠孝正直的一组是(  )

①登进士第,不就选

②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③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④家居未尝惰容,久坐身不倾倚。

⑤还其书不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5、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初任谏官尚未接受任命时,刘安世认为任谏官要有胆识,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这样容易惹祸遭贬,因此禀告母亲,不愿就职。

B刘母认为谏官是天子的重臣,其夫生前竭尽全力而没能做好,鼓励其子捐身以报朝廷大恩。

C刘安世任谏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显赫。

D本文三次提到司马光,目的是写刘安世在司马光的教诲和精神感召下,捐身报国,是一个忠孝正直的道德完美的人。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登进士第,不就选。

(2)     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刘安世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调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注:元,宋哲宗年号。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安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咨尽心行已之要         咨:询问。
B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   迁:升官。
C初除谏官,未拜命       除:免职。
D啖以即大用             啖:利诱。
2、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
A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
B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C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
D梁师成用事
3、 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是( )
光教以诚         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
啖以即大用       或师焉,或不焉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4、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安世忠孝正直的一组是( )
①登进士第,不就选
②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③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④家居未尝惰容,久坐身不倾倚。
⑤还其书不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5、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初任谏官尚未接受任命时,刘安世认为任谏官要有胆识,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这样容易惹祸遭贬,因此禀告母亲,不愿就职。
B刘母认为谏官是天子的重臣,其夫生前竭尽全力而没能做好,鼓励其子捐身以报朝廷大恩。
C刘安世任谏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显赫。
D本文三次提到司马光,目的是写刘安世在司马光的教诲和精神感召下,捐身报国,是一个忠孝正直的道德完美的人。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登进士第,不就选。
(2)    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